雅思考试中考生常犯的七个错误

2012年12月19日13:21  新浪教育 微博   

本文选自《迷鹿Sheila》的博客,请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错误一 ——誓与生词势不两立

  大多数的阅读段落首句都是主题句,呈现出总分结构的特征,接下来的支持具层层展开,保持着与主题句的线性支持关系,这样一来,阅读一段文章时, 思路只要按照首句的方向展开即可,如果第二句和第三句与首句保持一致,那么首句就是段落的主题句,除非中间出现了大的转折或者对比,改变了方向。而如果首 句是主题句,那么首句的方向就是整个段落的方向,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只要把握“主题”和“方向”,以及维持或改变方向的“关系词”,就能理解主旨,而段落 中的生词变得毫无意义。当然词汇对于阅读有致命的影响,我们鼓励烤鸭们用技巧和方法的同时,提高词汇是解决英语阅读的根本长期问题。

  错误二 ——指读和回读的不良习惯

  指读,顾名思义,用手指或者笔边指边读的习惯说明是在以“词”为单位阅读。以一篇剑桥七中的雅思[微博]文章为例,文章篇幅A4纸正反面,字数在 1300字左右,如果word by word,一是时间紧迫,无法在考试规定时间完成题目;二是容易断章取义,失去了对文章整体感的把握。

  回读就是一段话,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直到自以为读懂为止,这是典型的以“句子”为单位阅读的特征,因为读者虽然有可能最终读懂每一句 话,但是却不可能有效区分主题句和支持句,导致其不可能掌握段落主旨。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不自信和不放心的表现,担心自己有内容遗漏,一而再再而三地 读,其实掌握了雅思文章出题的思路,熟悉西方人表达上的思维模式,例如开门见山式,重要信息前置等原则,就可以大胆的在阅读时有“舍”有“得”。

  错误三 ——为什么此句又长又难

  面对少则二行,多则四行左右的雅思阅读中的长难句,许多考生苦不堪言。究竟要怎么阅读才能事半功倍呢 这里提出“拨笋理论”,将繁琐冗长的句子去除从句,修饰词,层层剥离,找出最重要的核心意思。Eg, Port cities become industrial, financial and service centers and political capitals because of their water connections and the urban concentration which arises there and later draws to it railways, highways and air routes. 请大家“剥去” 一些细节和次重点的修饰词,然后注意句子逻辑,找最核心的句意,快速阅读,你只需知道port cities become centers and capitals because of water and urban concentration. 这样既不会遗漏重要情节,又可以养成考场上答题时快、准、狠的特点。

  错误四 ——我粗心,我悔过

  其实对于聪明的中国人来说,许多时候雅思阅读的题目要求都可以给我们许多的暗示,例如题目中有NB这样的字眼,有些备选项会被用上2次,这无疑 是出题者给我们无声的暗示。还有对于一些notes/diagram/sentence completion的题目,一定要看清字数要求,要不就会出力不讨好了。还有些题干上会标明考查段落,千万不要不看题干,回原文通篇疯狂地寻找,既耽误 了时间,又降低了正确率。

  希望同学们可以带着“雅思阅读的七宗罪”来照照自己的复习和状态,更希望大家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雅思考试中一举中的!加油,可爱而勤奋的烤鸭们!

  错误五——“改革”不如“革命”

  许多同学常常问我国内阅读考试常常都是要先看文章,雅思阅读你却让先看题目,我们如果不读文章就不放心,因为他们常常开始就采取先读文章后做题 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法”。同学们大可不必这样,因为雅思本身不是高级口译考试,不需要你进行字对字的翻译或者精读,在考场上我们只做和题目有关的阅读,想 想要想获得阅读中的胜利,我们一定要采取“自下而上的革命法”, 才能革得彻底有效,实现高分。

  错误六 ——最后一秒,还有一点没答完

  前面已经提到的问题同时制约着时间不够的问题,在这里和烤鸭们分享一点点考场上的小细节,因为阅读时间加上誊写答题纸时间一共为一个小时,所以 建议考生在答题时注意时间分配,而在自己参加的几次雅思考试中,发现第三篇较前两篇难一些,所以考生们可以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做完前两篇就先涂写下答 题纸,更好地分配时间攻克第三篇阅读。

  错误七 ——再三犹豫答案

  殊不知在雅思阅读中有这样一句话time is a killer。尤其面对YES/NO/NG逻辑是非题,许多烤鸭非常纠结,不停地怀疑自己的答案。只要掌握判断的依据,找到原文中的相关定位句子, 做出判断即可,不用太咬文嚼字地去钻牛角尖。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