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09年自考自然科学发展史名词解释(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3日 14:53   自考365.COM

  81)波粒二象性:与宏观物体不同,微观粒子在运动中没有确切的运动轨迹,我们不可能准确地指出它的位置。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它所表征的是该粒子某时在某处出现的概率。微观世界里的这种现象称为“波粒二象性”,一切微观客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82)测不准原理:即不可能以实验的方法同时准确地测定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因为在测量时,测量装置就会改变粒子的运动状态。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柏在1927年提出的。

  83)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汤姆孙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地分布于这个球体中,带负电的电子则嵌在球体的某些固定位置上,它们中和了正电荷,因此原子就整体而言不带电,这个模型被称为“葡萄干蛋糕模型”。

  84)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他设想:原子内部并非是充满的,它的大部分空间的空虚的,它的中心有一个体积很小、质量很大、带正电的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这个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则以某种方式分布于核外的空间中。即原子结构的“有核模型”。他还设想原子的内部结构类似太阳系。

  85)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玻尔把有核结构的思想与能量子假说结合起来,对卢瑟福的模型加以修正。他认为,电子只能在具有一定能量的特定轨道上运行,电子在这些轨道上运行时,既不吸收能量也不辐射能量。电子所处轨道不同,它的能量也不一样。在离核较近的轨道上它的能量较低,反之能量较高。或者说,在原子内部,电子运动轨道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量子化的。玻尔模型的建立是原子结构研究的重大进展,也是量子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86)电子云:电子同其他微观粒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它们的运动轨道我们不可能确切地知道,只能知道它们在某区域出现的概率。若以图象来表示,可以用浓淡的不同来代表电子在某区域出现概率的大小,其结果有如在原子核的外围形成环状的云雾。这种图象被比喻为“电子云”。

  87)质子:是基本粒子的一种,是氢原子的核,也是其他任何原子核的组成部分。质子的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带正电,电量与电子所带电量相同。

  88)中子:是基本粒子的一种,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其质量与质子非常接近,中子不带电荷。

  89)核子:中子和质子同是组成原子核的要素,因此通常把它们合称为核子。核子能够结合在一起,是“核力”的作用。

  90)核力:原子核中的中子和质子能够结合在一起,是核力的作用。核力克服了核内质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使核解体的趋向,并且把中子和质子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核力是一种“短程力”,即它的作用范围非常小,但在此范围内它的作用力很强。

  91)人工放射性:即以人工方法使得一种非放射性元素转变为放射性元素。是1934年居里夫妇在用α粒子轰击铝的实验中发现的。人工放射性的发现是核物理学的又一次突破。

  92)重核裂变: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以原子的相对重量分为重元素和轻元素。重核指重元素的原子核。重核裂变是指重元素的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可以分裂为两个质量相近的核的裂变的过程,同时还放出中子,并释放出巨大能量。

  93)链式反应:在铀核裂变中放出的中子,又有可能引起其他铀核分裂。假如一个铀核分裂放出两个中子,这两个中子使两个铀核发生裂变并产生四个中子,再而使四个铀核裂变,产生更多的中子。如此下去,铀核裂变就将自发地继续进行,形成“链式反应”。一瞬间千万个铀核分裂,它们几乎同时放出的能量将巨大无比。

  94)轻核聚变:当轻原子的核在极高的温度或极大的压力下非常靠近时,它们聚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这就是“轻核聚变”。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大得多。由于轻核聚变只有在非常高的温度时才会发生,所以也叫“热核反应”。

  95)原子能反应堆:是使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能够有控制地持续进行的装置,是利用原子能的一种最重要设备。

  96)基本粒子:人们常把比原子核小的物质单元,包括电子、中子、质子、光子以及在宇宙线和高能物理中发现的一系列粒子统称为基本粒子。“基本”只是相对而言,不能把基本粒子看做是物质的最后、最简单的组成单元。很多事实已经表明基本粒子还有它的结构。人们常把50年代初期所发现的基本粒子,称为第一代基本粒子;把奇异粒子称为第二代基本粒子;把共振态粒子称为第三代基本粒子。质量、寿命、电荷和自旋是基本粒子最重要的性质。

  97)反粒子:人们把凡是质量、寿命等性质与某种粒子完全相同,但电荷以及一些量子数与这种粒子异号的粒子,称为这种粒子的“反粒子”。最早发现的反粒子是反电子。

  98)四种相互作用:物理世界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引力、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前二者属于长程作用,后二者属于短程作用。基本粒子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四种相互作用。由于基本粒子的质量极小,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也很小,常常可以不予考虑。目前,人们正在寻找一种统一这四种相互作用的理论。

  99)宇称守恒定律:宇称可以粗略地解释为左右对称,对称现象在自然界事物中普遍存在。在粒子物理学中人们一向认为,粒子体系和它的“镜像”体系必定遵循同样的变化规律,这就是“宇称守恒定律”。

  100)无机化学:它所研究的是一切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化学变化的规律及其应用。元素周期表中的100多种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除了碳的衍生物之外,都是它的研究对象。

  101)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起到加速或减缓反应速度的作用,而它自身在反应后则不发生化学变化的元素或者化合物。

  102)化学键: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和晶体。原子间比较强的结合力称为化学键。它大致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基本类型。

  103)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可以共有一对或多对电子,从而形成稳定的分子。这种共有电子的情况就是分子的“共价键”,它被称为“路易斯——朗缪尔共价键”。

  104)核酸:是细胞核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核酸分为核糖核酸(DNA)和脱氧核糖核酸(RNA)。

  105)高分子化合物:是指以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高分子量的化合物,其分子量通常够大于10000。一般高分子化合物由一种或几种简单的低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所以又称为高聚合物。

  106)当代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三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们的技术水平和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被合称为“当代三大合成材料”。

  107)显性律:具有不同性状的纯种亲本植物杂交后,子一代所有个体都表现出显性性状的现象具有普遍性。这是孟德尔发现的,后来人们把这一事实称为“显性律”。

  108)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一种很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它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可以自我复制,从而把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携带到子细胞中去。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每种生物的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的数目是固定的。

  109)减数分裂:是以有性方式繁殖的动植物生殖细胞成熟时的分裂过程。一个母细胞连续两次分裂形成了四个子细胞,但在整个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因此这四个细胞的染色体的数目都只有原来那个细胞的一半,这就是减数分裂。

  110)基因:基因是现代遗传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丹麦的植物学家、遗传学家约翰逊提出来的,其含义与孟德尔的遗传因子相似。基因是DNA分子上特定的区段,在遗传上,它是决定性状的作用单位,即携带遗传功能的单位;在变异上,它是突变的单位;在杂交中,它是遗传物质进行重组和交换的单位。

  111)中心法则:是美国科学家克里克于1958年提出的,他认为遗传信息可以从核酸传递给核酸,也可以从核酸传递给蛋白质,但不能从蛋白质传递给核酸。沃森也曾作出猜测:DNA      RNA       蛋白质。他们的看法基本上是对的,但都有不完善之处。

  112)遗传密码:是指DNA分子或R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和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携带着遗传信息。

  113)细胞生物学:是运用现代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原理,以现代实验手段来研究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它的生命活动的学科。

  114)反射现象:所谓“反射”是指感觉器官所接受的刺激与反应器官之间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对反射现象的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脑的反射》中提出了大脑反射学说,认为人和脊椎动物机体的每一种活动都取决于神经系统,把反射活动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非条件反射是该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条件反射则是个体所特有的。

  115)反馈:1948年美国科学家维纳将“反馈”概念引进神经生理学,他认为生物体实际上时时处处存在着反馈作用,在运动输出的同时,附近的感觉把运动情况重新馈入,自动调节运动的输出,使运动达到预期目的,负反馈更是使生物体维持稳定状态的必要条件。

  116)种群:是现代达尔文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美国遗传学家多布赞斯基提出的概念,他说种群就是生活在同一生态环境中能自由交配和繁殖的一群同种个体。这个派别的学者认为,物种的形成和进化的基本单位不是生物个体而是生物种群。

  117)宇宙胚胎说:是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问题的假说。此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源于来自宇宙的物质,它又分为两派,一派是“陨石发生说”,主张生命物质随着陨石来到地球;另一派是“辐射发生说”,主张这些物质因宇宙中的电磁辐射的驱动而来到地球。至于宇宙中这些物质是如何产生的,他们都没有回答。

  118)化学发生说:是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问题的假说,倡导人是前苏联生物化学家奥巴林。他认为,地球形成至今已有46亿年,大约在地球形成后的10亿年的某个时候地球上出现了生命,而在此之前地球上先有了一些有机物,有机物是由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直接转化的。虽然已得到部分模拟实验证实,但仍不圆满。

  119)细胞工程技术:即细胞水平上的杂交技术,主要包括细胞融合技术和细胞间的遗传物质转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是分离出单个细胞后,再分离它们的原生质,然后使两个不同种的细胞的原生质融合形成为异核体,以此为基础培育新品种。遗传物质转移技术是通过细胞核移植或遗传物质注射等方法以改变其遗传特性,从而培育新品种的技术。

  120)遗传工程技术:亦称基因工程技术,即DNA重组技术和人工组装基因技术,这是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生物遗传特性的技术。利用这一技术,人们已成功地制造出了人胰岛素、人生长素和干扰素等产品。

  121)仿生学:就是模拟生物的特征和功能的理论和技术。生物体的机理有其天然的合理性和优异性,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弄清楚其中的机理,以工程技术的手段把它们移植到各个方面,这就是仿生学的目的。

  122)类星体:是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桑德奇等人首次探测的一种前所未知的天体,1960年荷兰天文学家施密特判明了这种天体的谱线,确认这是一种具有很大红移量的天体,定名为“类星体”。它是本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项重大发现之一。

  123)星际分子:是指存在于银河系或银河系之外星际空间的无机分子和有机分子。首次发现于1963年,现已知的50多种中大部分是有机分子。它是本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项重大发现之一,它的发现有助于揭开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奥秘。

  124)微波背景辐射:是指存在于整个宇宙空间的、各向同性的、在微波波段的电磁辐射,这是美国射电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于1964年发现的。它是本实际60年代天文学四项重大发现之一。

  125)脉冲星:是不断地向外发射短周期脉冲辐射的恒星,这是美国天文学家休伊什等人于1967年首次发现的,是本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项重大发现之一。脉冲星是具有很强磁场的、密度极高的、其外部由中子组成的星体。

  126)白矮星:当红巨星内部能够发生核反应的物质都耗尽时,它的末日也就来临。其质量小于1.44个太阳的,就成为白矮星,其温度较高、颜色偏白、体积较小。

  127)中子星:当红巨星内部能够发生核反应的物质都耗尽时,它的末日也就来临。其质量在1.44~2个太阳之间的,成为中子星。它的直径一般只有几十公里,而密度则大得惊人。

  128)黑洞:当红巨星内部能够发生核反应的物质都耗尽时,它的末日也就来临。其质量超过两个太阳的将成为“黑洞”。黑洞也是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存在现时还没有最后证实。

  129)空间科学:就是利用空间飞行器来研究发生在宇宙空间的天文、物理、化学和生命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包括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空间化学等许多分支。

  130)大陆漂移说:是1912~1915年间德国的韦格纳提出的。他认为:大陆为较轻的刚性硅铝质所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硅镁质之上,大陆从原来单一、完整的大陆分裂成若干块,并且各自漂移,最后形成了今天的大洲、大洋的面貌。他认为使大陆漂移的力量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力;二是太阳和月亮的吸引所产生的推动力。

  131)海洋地质三大发现:即全球裂谷系、洋底热流异常和洋底磁条带。

  132)突变理论:其任务在于寻找描述突变过程的数学模型。

  133)模糊数学:是1965年美国控制论学者扎德提出“模糊集合”的概念从而开创的。模糊数学使得数学不仅能处理界限分明的事件,而且也能处理界限模糊的事件。

  134)运筹学:是运用和筹划的科学。包含有:规划论、库存论、排队论、决策论、对策论等分支。

  135)优选学:优选学所研究的是运用数学手段迅速和合理地确定最优方案的理论、模型和方法。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发展和推广优选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136)P型半导体:主要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

  137)N型半导体:主要靠电子导电的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

  138)PN结:把一块P型半导体和一块N型半导体连接在一起,由于N型半导体有多余的电子,P型半导体有多余的空穴,所以就产生电子向空穴扩散,正负电荷的积累形成电场,电场力将阻止扩散的进一步进行。这样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就形成一个电荷层,叫PN结。

  139)集成电路:在一块半导体底片上同时制作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等元件,并把它们按一定的设计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以取代为数众多的分立元件,这样的完整电路就叫集成电路。第一块集成电路由美国人基尔比于60年代制成。

  140)激光: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一种光学现象。意思是:“基于受激发射而产生的光放大”。由爱因斯坦最先提出,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梅曼制成了以红宝石为工作物质的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

  141)光导纤维:是光纤通信必不可少的设施。由芯子、包层、涂敷层和外套四部分构成。当光从光纤一端的芯子处射入,光线就会在光纤内辗转反射,呈“之”字形前进,达到光纤的另一端。

  142)光纤通信:是使信号成为光信号而在光纤内部传输的通信方式,保密性能好,可靠性高。它与无线电通信各具优势。

  143)硬件:是指电子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存贮器、输入和输出控制系统以及包括电源在内的各种外部设备。

  144)中央处理器:即CPU,是电子计算机硬件的主体,它的功能是解释和执行指令,由运算器和系统控制器等组成。

  145)存贮器:即计算机的记忆装置,用以存放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及其中间结果。又分为内存贮器和外存贮器。按其功能,又可以分为只读存贮器和随机存贮器。

  146)输入输出装置:输入装置是用来输入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指令的设备,它用机器所能识别的语言将信息输入机器内部,如键盘;输出装置任务在于把机器内部的电脉冲转变成为人所能识别的方式输送出来,向操作者显示机器运算结果的装置,如显示器。

  147)电子计算机语言:是用以制作和表达程序的工具,人机对话的媒介。机器的内部语言是用二进制代码构成的,因此必须创造能供人机对话的特殊语言,即计算机语言。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编成了多种计算机语言,这些语言都比较接近自然语言,它们虽然不是机器的内部语言,但通过“翻译”可以由机器识别。

  148)软件:即“程序系统”。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软件是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扩大计算机功能的程序总称。

  149)人工智能:人可以赋予电脑以“思维”能力,可以利用它来代替我们的一部分思维。还可以用各种传感器使机器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又可以使机器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亦可以使机器能够行动。这就是人工智能。

  150)光计算机:激光问世后第三年,就有人想到利用激光技术同样可以制成计算机所必须具备的存贮器、处理器和传输系统,这样的计算机叫做光计算机。比起电子计算机来,光计算机的存贮量会更大,运算速度也将更快。

  151)材料科学:是以力学、固体物理学、热力学、化学、晶体学等为基础,结合冶金、化工等技术科学,从总体上研究材料的种类、功能、基本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及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的科学。

  152)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现在一般把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两大类。黑色金属指的是铁、锰和铬,因其色灰黑而名。其余的金属则统称为有色金属。

  153)稀有金属:有色金属分为普通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所谓“稀有”,是指那些发现比较晚,形成的独立矿物少,很分散,难提取,又不易提纯的那些金属。如钨、钼、铈、钇等。

  154)复合材料:是为满足某些特殊需要,为克服金属、非金属和高分子三类材料本身的弱点而研制和发展起来的,把不同材料结合起来综合它们的优势,就可以提高它们的整体性能。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复合材料主要有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陶瓷复合材料等。

  155)智能材料:是把光纤、传感器甚或微电脑嵌入某些结构材料之中,使其具有“神经”或者“大脑”的功能。智能材料的研制是近年材料科学的热点之一。

  156)可再生能源:从能源的来源考察,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由太阳能转换而成的水能、风能、海洋能等称为可再生能源,因为它们可以不断地由太阳产生,而太阳的寿命还很长。

  157)不可再生能源:从能源的来源考察,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反应材料等则是经过非常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或者是随着地球的诞生而存在的,对于人类来说消耗掉就不能够用任何方法再产生出来,所以称为不可再生能源。

  158)自然环境:即人类所处的自然界,也就是环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其构成包括大气、土壤、岩矿、植物、动物以至于太阳辐射等等,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物质世界。

  159)社会环境:亦称文化——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经过长期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物质生产体系以及所积累起来的物质文化所形成的环境体系。社会环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它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160)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改变和改变了的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所产生的问题。

  161)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其中也包含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的程度。

  162)环境管理:是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以及技术措施,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

  163)控制论:控制论所研究的是控制的问题,但它所研究的不是某一具体系统的具体控制方法或控制技术,而是探讨一般系统控制的普遍性质及其方法诸问题。其首创者是维纳。

  164)功能模拟方法:是一种模型类比的研究方法,它只考虑系统行为功能的相似性,而不问系统的结构是否相同。

  165)黑箱方法:就是通过对系统的外部行为的分析来探求其内部结构的方法,或者说是从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的状况来获取系统内部信息的方法。

  166)白箱方法:也是控制论的一种方法,是在认识了系统的结构之后,把其中的结构关系按一定的关系式表达出来,使我们能完全控制和预测这个系统此后的行为。

  167)工程控制论:是把控制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工程技术而形成的专门学科,它所研究的是比较复杂的工程系统的自动控制问题。其奠基人是钱学森。

  168)通信:香农认为,通信的实质就是:在通信的一端精确地或近似地复制另一端所挑选的信息。这就是说,通信是信息的传播,也就是将经过选择的消息由发信者传送给收信者的过程。

  169)信息社会:过去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人类的体力劳动,社会的财富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源的开发,信息社会则将是智力和知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社会财富将主要依靠智力和知识,或者说主要依靠信息来获取。

  170)系统:是由两个以上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所构成,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整体结构并具有确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71)耗散结构:是指远离平衡状态下的新的有序结构,这是需要耗散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的结构。

  172)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技术与以往的工程技术不同,它不以制造某种物质产品为目标而表现为一种方法,是一种软件工程技术。它是把对象作为系统来处理的一种工程技术,是组织管理各类人造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运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173)社会科学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是衡量现代社会进步程度的基本尺度之一。它不仅仅是科学通过技术而改变社会物质生产的面貌,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而且是科学活动和科学成果以其精神产品的形态,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处理事物的方式与方法,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自考频道 自考论坛 自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自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