閸掑棔闊╅崚鏉夸簳閸楋拷

商科教育如何走“国际范儿”

2018年10月18日06:30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2018年6月,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随会议公开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再次强调“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并在具体意见中提及“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应“加强专业质量建设,提高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

  而在高职层面上,《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也指出,要“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发展攻坚战”。专业建设,已经成为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依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2015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分学科统计的在校学生数据,普通本科中管理学和经济学在校生占比已超过24%,接近总量的四分之一,仅次于工学;而从普通专科层面来看,财经大类普通专科在校学生数连续五年都稳定保持在21%以上,是所有专科学科大类中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一个。这充分显示出我国高等教育中商管类学科体量庞大,其质量与发展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学生个人的国际化发展诉求和社会相关行业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对高校商科教育提出了国际化建设要求。本文将从各项国际商科教育认证要求出发,从培养成效/学习成果评价理念入手,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商科教育的国际之路可以从何处起步。

  商科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需求

  麦可思数据显示,从社会对商科人才需求来看,不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金融业都在近三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三类行业中占有一席。从行业特点来看,金融业同时也是留学生就业的最主要去向。在2012—2014年出国的留学生中,近四分之一的人就业于金融行业,考虑到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行业结构中,金融业的就业人数占总比不足4%,而留学人才流入比例之高,表明相对于其他行业,金融业从业人员背景国际化的特点更突出。

  与此同时,从出国深造学生的专业去向来看,我国选择留学的2017届本科毕业生中,出国学习的专业类为工商管理学的人群占比高达34.7%,工商管理学成为留学生最主要的专业去向。而从国内读研学生的学科去向分布来看,管理学仅占比9.2%。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仅在就业竞争中相关行业从业环境的国际化特点更显著,且对商科专业有进一步学习意愿的学生对国际化发展的诉求也更强烈。

  综上可以看出,以国际标准培养商科人才与学生的个人发展诉求和社会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高度契合,这对高校的商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与高校共同探索新形势下与国际接轨的商科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检验和建设理念,我们综合整理了多个国际商科教育认证体系中关于培养成效/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从中提炼出四个突出特点展开讨论。

  一、多元参与,多视角评价减小主观局限偏差。翻看各类国际专业认证与评估标准,对培养成效/学习成果的评价都不是某一方人才培养相关者单一视角的评价判断。在培养成效/学习成果的评价上,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几项商科教育认证的标准均采取了多元评价的考察办法。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的考试或作业的评分结果、在校学生自我的成长感受、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的表现、校友的发展成就以及社会各方对培养单位的声誉反馈等都会被纳入考察范围,以确保最终的评价结果覆盖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反馈建议。

  二、持续监测,常态化周期性累计形成趋势。在各项商科教育的国际认证中,“连续,有一定数量周期以上的累积,可形成趋势”,都是判断一项评价结果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从具体认证操作来看,一些商科教育的国际认证周期往往较长,例如AACSB等认证项目更以边建设边考察的形式展开,在过程中通过周期性的评估与指导切实引导学校建立起常态化自评自检机制,不断改进提升以达成一定水准的建设目标。而一些周期较短的认证项目如ACBSP等,其对培养成效/学习成果举证的考察要求中,也会明确指出需提供一定数目以上的连续性、周期性评价结果,形成趋势性分析,达成评价目的。

  三、明确目标,为评价树立可量化参照。商科教育的国际认证理念多以目标驱动为核心。一方面,明确的建设目标是确保各项资源投入和工作规划相关决策得以科学展开的首要前提。另一方面,借由一组可量化参照标准,可以将各项培养成效/学习成果的测量结果由繁杂的数据描述转化为直接的质量评估:以目标的量化表现为基准,可以由各项成果的实际测量结果与基准间的差距直接判断各项目标的达成情况。

  四、建立机制,将评价结果切实应用于改进提升。针对培养成效/学习成果的评价考察,各项商科教育的国际认证标准均有一点共性关注,即:其考察目的不仅仅在于查验学校培养工作的落实效果和学生学习成长的增值获得,更强调对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切实将反馈信息作用于后续的改进提升工作当中去,将规划、落实、监测、改进环节有效串联,将学校带入一条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一套与国际接轨的培养成效/学习成果评价办法的建立,可以为高校探索商科教育国际化道路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对标准背后建设理念的理解与实践,高校切实提升专业/学院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引导专业/学院的建设方向高效并入到国际认可的路径中来。国际范式评估监测方法的引入,使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测结果的有效传递范围提高至一个更广阔的国际维度,为未来有可能的国际认证、合作与交流打下良好基础。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商科教育国际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