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再亮红灯 “职场高富帅”陷困境

2016年02月19日11:02   教育专栏  作者:爱生活推荐  

  据麦可思研究报道 自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以来,法学专业一直在报告的“红牌专业榜”上占据着一席之地。传统观念中培养“职场高富帅”的法学专业如今为何长期“亮红灯”?

  法学专业培养亮红灯

  在传统观念里,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法官、律师、公司法律顾问等体面、收入高的职业。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自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以来,法学专业一直在报告的“红牌专业榜”上占据着一席之地。法学专业的就业质量真的陷入困境了吗?我们可以先通过一组简单的数据对比一探究竟。

  麦可思对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研究显示,法学专业中“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71.2%,比全国本科平均水平(76.6%)低了5.4个百分点;处于“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状态的比例为4.8%,比全国本科平均水平(2.7%)高2.1个百分点。

  薪资方面,2014届本科法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3543元,比全国本科平均水平(3773元)低了230元。毕业三年后,薪资方面也不具有优势。麦可思研究显示,2011届本科法学专业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为5940元,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6155元)相比仍有215元的差距。

法学专业再亮红灯“职场高富帅”陷困境

  这样的数据呈现不免让人发问:传统观念中培养“职场高富帅”的法学专业如今为何长期“亮红灯”?

  培养问题出在哪里?

  其实关于法学专业培养质量问题,已经有不少法学教育专家做出过探讨。例如,2013年7月,在中国政法大学[微博]中欧法学院举办的“法学教育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和前景”际研讨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薛刚凌曾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

  1.法学人才供求不平衡

  提到法学毕业生就业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供大于求”。由于法学专业投入少成本小,有师资就可以从事教学活动,使得该专业成为有条件的学校都愿意开设的专业。有媒体进行过统计,1977年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3所大学设有法律系,每年招收200多人。而如今全国已有600多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每年招收法学本科生超过10万人。

  但生源数量的扩张只是法学人才供求不平衡现象的一个方面。薛刚凌认为,学科设计上的缺陷造成了另一种供求不平衡。“比如许多大学法学院都在发展刑法、诉讼法等学科,产生了大量同质化的学生。而另一方面,许多领域存在人才的空白,没有人去研究,或者很少人研究。”北京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先生在接受本文作者采访时也表示,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法学毕业生“千人一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性需求。他认为需要大学在创新教育模式和法学特色教育方面多下功夫。

  2.本科培养其他知识不足

  当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专业门槛太高,或是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毕业后转而从事其他领域工作也是一些学生的就业选择。通过对2014届本科法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的分析可以看到,有62%的毕业生从事与专业对口工作,比全国本科平均水平(69%)低了7个百分点。法学专业毕业生选择与专业不相关工作最主要的三个原因分别为“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31%)、“达不到专业相关工作的要求”(23%)和“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21%)。毕业三年后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有一定提升,2011届本科法学专业的该比例为65%,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持平,但事实上仍有35%的群体从事着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他们的跨行之路是否顺利呢?在薛刚凌看来并不乐观。“本科生培养中,专业过窄,其他的知识不足。这意味着学生出去后,如果找不到法律部门的工作,很难找到其他领域的工作。”因此他建议本科阶段本应注重学生素质培养。现在的法学本科不以素质教育为主,侧重“专”,但是又达不到职业化要求。这个可能跟社会需求不太对路有关。

  而即便毕业后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专业以外的工作能力也不容忽视。例如李先生认为,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是法律人才最需要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在律师行业打拼多年的符先生认为,较高的情商、面对挫折摆脱困境的能力,以及同甘共苦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样十分重要。

  3.职业化教育实践能力不强

  谈及法学专业毕业生自身存在的短板。李先生认为,中国法学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动手”能力明显不足,大学需要改善和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

  薛刚凌在“法学教育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和前景”国际研讨会上也提到,职业化的教育方面,现在最缺的是技能训练。但是现有师资力量不具备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90%以上的老师是搞研究的,他自己就没有实践技能,要怎么去培养学生的技能?

  对这个问题学生是怎么认知的呢?麦可思近几年对本科生教学满意度的研究均发现,“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一直是大学生认为母校在教学中最应该改进的地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该比例尤甚。研究显示,70%的2014届本科法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实习实践环节薄弱是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环节,该比例比全国本科平均水平(68%)高了2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有30%的法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需要改进,该比例比全国本科高了6个百分点。

  法学教育从课程改革开始

  上文从学科建设、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三个角度列举了目前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法学毕业生供需平衡问题需要从长远角度对学科进行调整。对法学专业学生“软技能”的培养需要学校教务部门进行整体规划。如何在专业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在这个问题上,或许美国法学院做出的一些课程改革尝试值得中国高校法学教育借鉴。

  1.课堂内外“真刀真枪”

  前几年,美国法学教育也饱受质疑。2011年,《华尔街日报》进行的一项分析称,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只有55%的学生在毕业9个月后找到了需要法学学位的全职工作。严酷的就业环境让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为了偿还6位数的学费贷款疲于奔命。一些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也向学校发出责难,认为学校提供的课程没有传授给他们足够的实用技能,使他们不论是在求职还是实际工作中都感到能用的知识捉襟见肘。

  学生、用人单位以及部分法学教育人士对“实践能力”的诉求迫使一些法学院改造他们的课程,使毕业生在求职时更具市场潜力。例如从2010—2011学年开始,华盛顿与李大学法学院改革三年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进行国际法、证券法、税法、刑法等专业领域的教学时,将模拟法庭设置为基础必修课程,并且在“真枪实战”中使用模拟甚至真实的客户,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州和联邦法院,现场听审,了解真实的法庭辩护、审判,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政策孵化器”服务大客户

  当然,做律师并不是法学专业毕业生唯一的出路。“斯坦福大学法学院不仅要将毕业生培养成传统的优秀律师,还要教他们如何制定地区、州、联邦和国际层面的法律和政策。”斯坦福大学法学院院长M。伊丽莎白•马吉尔表示。

  在斯坦福大学法律政策实验室里,法学院的学生与客户一起,在专家教师的指导下制定政策解决方案。有人将这个法律政策实验室形容为法学专业学生的“政策孵化器”,学生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下工作,通过一个个实习项目为真实世界的客户在政策事务方面提出建议。这些政策建议的提出均体现了该实验室建立的初衷,即通过严格的数据分析系统性检验社会问题,以改善政策决策和成果。由于学生有必要将他们的研究发现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措施,因此除了政策分析,学生还要学习法规的起草和沟通技巧。

  这些项目强调体验式学习、团队协作,所产生的想法可以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公共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且许多实习项目是跨学科的,让法学专业的学生有机会与精通技术、环境研究、医学或其他学科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工作。

  2013—2014学年是法律政策实验室运行的第二年,当时有137名学生加入到22个实习项目中。2014—2015学年,参与的学生达到159名,任课教师有49名。3︰1的生师比配置让他们可以制定自己的政策分析,以满足每个客户和事务的具体需求。

  实习项目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国际安全、著作权法、野生动物贩卖、医药卫生、能源和环境、社会和城市政策、法规的实用程序、犯罪和治安等。美国国务院、美国财政部、美国版权局和注册,以及白宫环境质量委员会都是他们的客户。法学院学生劳拉•沙利文说,这些经历为学生架起了学术和政策制定之间的桥梁,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像一个决策者一样思考。

  结语

  需要说明的是,法学专业虽然长期被“亮红牌”,但并不能说中国所有高校对法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不合格,还是得“因校而异”。出现培养问题的是那些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跟不上学校的法学专业。同时,法学屡上红牌专业榜的现状也应该让其他专业有所警醒。在没有良好教学资源的情况下,盲目地开设专业很可能会让其毕业生陷入就业难的困境。

  而且《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每年发布的专业预警信息是对全国层面各专业供求关系、培养质量的一个分析。各高校也应该对本校的“专业红牌榜”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每年能对本校每个专业的就业和培养质量进行跟踪,相信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也能有针对性地找到改进的切入点和方法,确保本校的专业摘掉“红牌”帽子。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红牌专业 法学专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