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一种分离。
它必然会让人痛苦。
我们害怕离别,
是因为我们的爱还在一起。
我小的时候,闹过一个笑话。
那时候,一家人在聊天,聊着银行存款选择哪种方式的利率更高,是活期,还是…。
我竖着耳朵听,觉得很奇怪啊。什么是活期?
于是我就问父母,存钱还有死期的吗?
在场的大人们都哈哈大笑,姨婆在旁边连忙说了几句,“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这件事一直印象深刻,除了好笑之外,便是认识了“童言无忌”这个成语。为什么姨婆当时要说童言无忌呢?童言无忌是什么意思呢?
后来才知道,原来大人们都很忌讳谈不吉利的话题,特别是和‘死’这个字有关的。
大人们忌讳谈及这个话题,甚至忌讳和这个有关联的事情。
忌讳,往往伴随着恐惧。
记得有次听朋友分享,女儿可能是在幼儿园的时候,跟其他的孩子学来的一句话,“哎呀,我死掉了”。在家的时候说了一句,结果被爷爷骂哭了。
孩子可能根本都还不明白这个词的含义,这句话也可能只是孩子们之间游戏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时会说“笑死了”一样。
朋友说,爷爷当时听到后立马对女儿大声说了句,“胡说,住嘴,你再乱说话就打你嘴巴!”
孩子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当场哇哇大哭起来。
我在网上还看到过一位网友的分享,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了手工折纸,在家里折了几朵小花,折完后小盆友很高兴很有成就感,就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孩子把折好的纸花挂在了胸口,给妈妈也挂上了,看到奶奶从厨房出来了,孩子跑过去也想送一朵给奶奶。
结果奶奶拿起一扔,这个都可以戴的吗?纸做的是给死人用的。
孩子什么都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做得不好,一个劲的在哭,这位妈妈说,都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解释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就是这样不经意的传递给了孩子。
孩子不知道‘死’到底是什么,但是,孩子会在大人们的眼神里、语气里感受到恐惧。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但是,死亡终究会有来临的那一天。
和‘死’有关的话题,也终会有被孩子提及的那一天。
你又会如何回应你的孩子?
家里的亲人去世,孩子会问;养的宠物猫狗死了,孩子也会问;甚至清明假期,祭拜祖先、参加葬礼,孩子都会问。
发生了什么事情?爷爷要去哪里了?我的小鸭子怎么不会走了?爸爸,如果我(你)死了,怎么办?
女儿三岁多的时候,家里买回了一只小鸭子,可惜没养好,鸭子死掉了。女儿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但是她感受到了一些东西。
我告诉她,鸭子死掉了,我甚至没有去诠释‘死掉’的意思,女儿的眼泪就止不住的流下来。
她很难过,我抱着她。“我不想鸭子死掉…。”女儿哭着说。
“是的,我们都不想鸭子死掉。”
“可是它为什么要死掉呢?”女儿继续问。
“我想,它走完了它生命的历程。”我回答道。
“那我想小鸭子了怎么办?”女儿又问。
“还记得爸爸用手机帮你和小鸭子拍的照片吗?当你想它的时候,你可以看看它的照片,你也可以在心里想着它的样子,想着你们一起玩的时候,当你想它的时候,它会从你心里出来。”
……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女儿几乎都会问我们同样的问题。“爸爸,如果你死了,怎么办?”
我会告诉她,我们已经住在你心里了,你想我的时候我就会在你心里出来。
她也会问,“如果我死了,你们会难过吗?”
我回答她说“我会很难过。”
“为什么呀?”
“因为我们很爱你!”
再后来,她偶尔还会问我们同样的问题,散步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她忽然想问的任何时候。
我依然是这么回复她。
她会感受我的态度,回想我的话语,我们非常坦然的去探讨这个话题。
作为父母,当孩子和你谈及生与死的话题的时候,你的态度比你谈话的内容更重要。
我们可以思考下自己,对于这个话题的态度。
自己是否愿意坦然的面对?
如果自己本身都很忌讳,很恐惧去谈及这个话题,那么无论我们怎么样去回应或引导孩子,孩子都会感受到成年人传递过来的焦虑与恐惧。
而成年人从容坦然的态度,可以让孩子无法承受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抱持,多次反复之后,孩子便可以在成年人身上学会面对死亡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孩子对于‘死’的理解,有时候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
比如文章前面提到的一个例子,在家说“哎呀,我死掉了”的那个女孩,她那句话很可能只是一个游戏方式,类似我们说‘笑死了’一样。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反问下孩子为什么会这说,孩子是怎么理解的。
有时候,孩子谈论死亡的时候,可能是在考虑一件比死亡更重要的事情,更让她恐惧的事情。
比如我的女儿问我,如果我(你)死了,怎么办?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养育者)便是孩子的世界,如果这个世界‘死’了,怎么办?无法想象。
所以,这个时候孩子在谈论死亡的时候,孩子谈论的更多的是他们需要的爱还在不在。
就像绘本《跳舞》里面的父亲说:“你一定要继续跳下去,虽然你看不见我,可是不管你在哪里跳舞,我都会一直看着你。”
因为,无论父亲在哪里,爱一直在心里。
看过一个新闻报导说,人们对在亲友患病时谈论死亡问题十分忌讳,所以对医院的善终服务队也是敬而远之。
当有亲友住院时,院方询问是否需要善终服务,大部分人的反应就是指责医院不救人反而想病人快些死。
死亡,必然会带来分离,必然带来丧失,必然带来悲伤、痛苦、难过。我们不但要告知孩子这些,还要引导他们面对现实的丧失,面对分离的悲伤。
亲人的离去,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很悲痛的一个话题,有时候,我们可能自己也陷入在悲伤和难过的情绪之中,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说这些事情,更不知道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
如果是这样,也请告诉孩子,你的情绪,你的感受,有些事情暂时还不能和孩子谈,等你的情绪恢复之后会再好好的告诉他。
让孩子知道,这些父母还不能谈的事情,是因为父母自己的情绪还没有恢复,跟孩子没有关系。
“别看,小孩子不要管那么多”,“他睡着了”,“他要去很远的地方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还会醒来吗?他要去哪里呢?他是不是不理我了?
成年人的搪塞回避,或不切实际的胡乱作答,只会加深孩子的不解及恐惧。
人们害怕谈及死亡的话题,认为说‘死’是不吉利的,忌讳、恐惧、焦虑,死亡就像镜子背后那面黑暗的怪兽,好像它随时要要夺走我们的生命一样。
生与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死亡,不过是生命的完结,生命的最后一步。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中说,“对于不知道的事,我们全都害怕,这很自然。不过,春天变成夏天你不害怕;夏天变成秋天,你也不害怕。这些都是自然的变化。那么,你为什么要害怕这死的季节呢?”
死亡,是一种分离,它必然会让人痛苦,我们害怕离别,是因为我们的爱还在一起。
如果我们铭记所爱之人,如果我们住在彼此的心里,死亡就不是分离。
作者 | 吴在天,心理咨询师,心理行业从业7年,始终在自我成长的路上。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