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学姐:有话慢慢说,有气慢慢生。
▲ ▲ ▲
上个月,我接到姑妈的电话,说是表弟要实习,让我帮着找工作。
于是,我把自己找工作的渠道和经验全都告诉了表弟,还嘱咐他有哪些坑是一定不能踩的。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昨天,姑妈又打来电话,跟我说表弟要来北京,先住我那儿,等找到工作了再说。
我考虑了一下,觉得不方便,就拒绝了。
姑妈在电话里非常生气:“呦呦呦!在北京工作了,租了房子就长脾气了,不理我们这些穷亲戚了,你怎么变得这么自私?”
一瞬间,我整个人都愣住了。
说实话,很受伤,也很难受,整个人都不好了。
但是很快我就冷静下来,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觉得难过?真的是因为她说的话吗?
日常生活中,工作变动、人际关系、旁人的一句话、路人的一个眼神,很多事都会引起我们的情绪变化,可是仔细想想:
引发情绪的原因,真的是我们遇到的这些事情吗?
心理学中有个 ABC 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提出的:
A(Antecedent)指事情的起因
C(Consequence)指事情的结果
B(Bridge)指的是由起因通向结果的桥梁
他认为:同样一件事 A,在不同的人眼中会有不同的态度 B,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情绪 C。
比方说,小红和小明同时在电梯里遇到了老板,老板因为思考没理他们,这是事件 A。
小红就想,可能老板太忙了,这是桥梁 B1。小明就想,是不是上次自己汇报没做好,老板生气了?这是桥梁 B2。结果是,小红不受影响正常上班 C1,小明却开始惴惴不安 C2。
你看,引起情绪变化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我们对于事件的认知。
当我们碰到一件事情,第一反应肯定是从自己的角度,根据过去的经验、态度,表达对事情的看法,由此引发不同情绪。
或者说不是这件事引起了某种情绪,而是我们为这件事选择了一种情绪。
不过,这种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理性的,而是潜意识中存在的联系。
比如小的时候,你因为做错事,经常被父母过度责骂,当时会觉得很失落。长大之后,一旦遇到相似的场景,你就会联想到父母的责骂,并感觉到心虚、失落、自卑。
需要注意的是,情绪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面对事情产生情绪是我们的本能,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情绪。
那么,关键问题在哪儿呢?
在于我们对事情的认知和判断!
我有个情绪波动很大的表姐,她在带孩子的时候就经常失控。
我问她:“你为什么会失控呢?”
一开始,她给我的回答是熊孩子太难管了,可是说着说着,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控,其实是在气恼自己没能教好孩子。
带着这样的想法,每当孩子不听话,她就会生气。
这背后的逻辑是:孩子不听话 → 因为我没教好 → 说明我不是称职的父母 → 所以我生气 → 生气就要骂孩子。
可是,你不觉得这个逻辑很奇怪吗?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听到隔壁家传来的哭声,路边坐着的大爷就笑着说:“肯定是他妈打麻将又输了。”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当他们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就无法再承受孩子的情绪,因而当孩子产生情绪时,父母会感到厌烦。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小时候没学会如何管理情绪,长大后就很难承受别人的情绪,只能靠自己去补足这份能力。
稳定的情绪对一个人来说,特别重要,处变不惊,遇事不慌的能力也非常难得。
古人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个境界太高了,一般人很难达到,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做到:
有话慢慢说,有气慢慢生。
根据 ABC 理论,日常生活中的不合理观念往往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 要求绝对化
2。 评价概括化
3。 糟糕至极论
❶ 要求绝对化
把 “想要”、“希望” 等同于 “必须”、“应该”,认为凡事都有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而,当事情的发展与 TA 的想法不一致时,就会陷入消极情绪中。
常见的表现为:
每个人都必须对我好!
我没理由不成功!
无论如何,我必须做好这份工作!
❷ 评价概括化
把 “有时”、“部分” 等同于 “总是”、“所有”,认为万事万物现在如何,就永远都会如何,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
当这种情绪指向自己时,很容易生出自卑,引发不自信。如果指向别人,就会一味责怪,产生怨恨。
常见的表现有:
我没做好这件事,简直一无是处!
男/女朋友离开我,一定是因为自己太差了。
我工作总是出错,总是给别人添麻烦。
都是他们的错,就不该给我安排这个活!
❸ 糟糕至极化
这种观念很容易怀疑或忽视积极因素,夸大消极因素。认为只要发生一件不如意的事,就一定会发生更糟糕的事!怀着这种情绪,很容易自暴自弃,怨天尤人。
常见的表现有:
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
领导说我工作不错,不过是敷衍我罢了。
要是对象离开我,我就活不下去了!
大清早就没好事,今天肯定又毁了。
或多或少,每个人都感受过类似的不合理观念,那么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摆脱情绪的困扰呢?
❶ 接纳自己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出错的是你的朋友或是亲人,你会怎么对待他们?你会那么绝对地去斥责他们吗?
看问题别那么绝对,试着用温和一些的词跟自己对话: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对我好,但是我爱的人都爱我呀。
这件事没能成功,不过我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下一次会努力做得更好。
这份工作我会努力做好,出了一些错误说明我在某些方面还有所欠缺,但并非一无是处。
❷ 关注事实
评价一个人,或是评价一件事的时候,尽量去描述,而不是概括。
比如说,我这件事没做好,是在哪一部分出了怎样错误,因为什么原因出了错。
再比如,说某个人是白痴之前,先描述一下事情的经过。分清楚是 TA 这个人就比较傻,还是 TA 做的这件事让你觉得 TA 很傻。
世界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很难用几个词准确概括出一个人或是一件事。
所以,当我们想要下定义时,先分清楚这究竟是我们的主观想象,还是客观事实。
❸ 别吓自己
古人说:人生除死无大事。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觉得一件事让人无法承受,只不过是在自己吓自己罢了。
没考上大学,人生就真的没有机会了吗?不一定,你只是没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未来还有无数机会在等着你。
离开了另一个人,就真的就活不下去了吗?不是的,你只是太伤感了,未来还会找到更适合你的人。
除此之外,如果你觉得自己要失控了,不妨试试下面的 STP 法则:
S-Stop:停下来,不要立刻行动,强迫自己停下来至少一分钟,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做,慢慢让自己稳定下来,再去回想刚刚发生的事情。
T-Take a deep breath。:深呼吸,感受自己的心跳,体会心率渐渐降下来的感觉,放空自己。这有些难度,但只要做到,就会受益匪浅。
P-Pull back:退后一步,从更高的角度去思考。试着把情绪产生的原因记录下来,跳出惯有的思考模式。就像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多年之后再回头看时,会觉得当初的烦恼其实不值一提。
有人可能会说:“我就是控制不住我自己啊!我就是会生气啊!怎么办呢?”
别着急,有情绪没关系,生气也不要紧。
因为情绪的产生是正常的,我们要做的并不是遏制情绪的产生,而是对情绪进行疏导。
情绪就像洪水,最好的办法绝对不是修建堤坝把情绪堵起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堵着堵着,抑郁了怎么办?
大禹治水不就是靠着“疏”和“通”吗?再者说,情绪的破坏力是直接的吗?
不是!情绪之所以会有破坏力,是因为情绪引发了冲动的行为。
就像是,遭遇不公,每个人都会生气,这没毛病。但是因为生气,就可以去砍人了吗?当然不能。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有情绪可以,但请别转化成对他人的伤害,尤其不该发泄在爱你的人身上。
能管好情绪的人,都是生活的强者。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情绪的产生,其实是为了提醒我们解决当下的问题,而不是让我们纠结于情绪本身。
要知道,世界上多的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事。
比如说,父母在电话讲:“隔壁家的小王现在年薪百万,还说过年要带他爸妈出国旅游呢!”
你听完之后可能马上就生气了!
但是别急,这时候我们先要分析为什么自己会生气?因为爸妈的话让你产生了不如小王的感觉,他们在说你没用!
可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也许他们只是随口跟你一说罢了。
但是你的潜意识却告诉你:你很想上进!你想年薪百万!你想带父母出国旅游!可是现在的你没那么优秀。
于是,父母的话让你觉得难过,因为伤到了那个最真实、最不愿意面对的自己。
通过分析,你会发现:原来这就是最真实的我!
还记得这幅图吗?
在《时间的朋友》中,这幅图用来说明 “无意识地受大脑控制” 与 “有意识地控制大脑” 之间的区别。
情绪,也是一样的。最后,用笑来老师的话做结束语:
不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翻身做大脑的主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