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不过爹的寒门学子,除了努力还有什么?

2017年04月21日10:00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重点高校今年继续增加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招生人数。据此,2017年“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6.3万名,较2016年增加3000个名额。本届政府成立以来,这一面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已经4次“扩招”。从2013年到今年招生季结束后,将有累计超过25万名贫困学子通过这一专项计划圆梦重点高校。(《新京报》,2017-04-17)

  陆陆续续,清华、北大、人大等全国重点高校也公布了2017年的自主招生简章,而这些高校也纷纷对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高招问题表示了重视。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表示:提高农村生源比例、扩大中西部招生比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是近年来清华在招生工作中的重要导向。

  寒门学子上大学有多难?

  农村学子上名校,在今天的社会经济状况下,似乎已经是越来越难的一件事。时下网络上的很多书籍和文章,也在讨论同样的问题,还有研究得到过如下的结论:中产及以上的家庭,因为父母有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以及较为丰富的物质条件,对于孩子的教育投入就更加有方向、有力度,也比较容易将孩子送入好的大学。而城市中的贫困家庭,以及很多农村家庭,因为父母自身的水平局限性,和家中资源的匮乏,无法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帮助。如果孩子想考上好大学,需要自己付出更艰辛的努力,考入名校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要想进入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仅仅努力学习是不够的。孩子的成绩里面,还要加上家庭的一部分,即:父母自身的教育水平、眼界阅历、对时局的把控力度,以及物质条件、软性资源、教育参与度、对孩子投入的时间精力等等。而这些,显然是对于中产阶级及以上的家庭更为有利。所以,现在对于“寒门再难出贵子”和“阶层固化”的讨论愈演愈烈,人们似乎也更加肯定,寒门学子越来越难以与城市中产家庭的同辈抗衡。

  进入大学后,哪些差距开始显现?

  ①经济条件

  “有多少同学小时候是由保姆抚养的?”

  “春假就要到了,大家最喜欢去哪个国家度假?”

  类似这样寻常的课堂导入问题或是同学间的交流或许会让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们自卑难过。他们从成百上千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踏进大学校园,论经历,身为“丑小鸭”的他们与其他“白天鹅”相差甚远。

  河北某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四学生张歌清(化名)出生于陕西某县,小学文化的父母身有残疾,在张歌清入读大学时,她家中还有80多岁的奶奶要赡养,姐姐正在读大二。家里唯一的经济作物是核桃树。在她读大一时,核桃树刚栽下,还没结果,整整3年家中没有收入。依靠每年6000元的助学贷款和每学期评级最高2000元的学校助学金,她得以顺利进入大学继续学习,几乎没有向家里要过学费和生活费。不过助学金发放时间接近学期末,所以她也经历过手机临近欠费、银行卡中只剩十几块钱、几乎没钱吃饭的情况。她曾在大一寒假期间去上海的一家电子厂打工,用赚得的3800为自己买了一台电脑。但她并不喜欢纯粹迫于经济压力而外出打工,她认为,这样的打工具有一定短视性。可是有时打工的确是无奈之选:“我如果要去参加一个培训,我得考虑,我参加了这个培训,我接下来的饭钱怎么办。我要不要选择去打工?”

  ②综合能力

  光明网2015年做过关于“农村学子在北大”的报道,提到农村学子进入名校以后,会凸显出两个短板:一个是英语水平和城市学生差距较大,另一个是研究性学习上表现欠佳。长期以来应试英语的教育,会让农村学生对于实用英语的掌握比较欠缺。而如果在高中又缺乏综合性研究的训练,他们刚进入北大的时候,就会有明显的不适应,在表述和表达能力上都会与城市同学有显著差距。

  他们可能还会遇到这些问题:报名参加社团的招新面试,可结果却很不理想;想加入艺术团,却没有音乐或乐器特长;想加入学生会外联部,却在面试中因表达不好被刷掉;想加入文学社,却发现自己并未看过几本文学名著,面试时连问题都很陌生……

  大学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在求学过程中,个人努力和家庭环境是两个互补的因素,父母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越多,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就会相应减少,反之亦然。

  虽然其中存在着一种极端情况——因为资源实在太少,即使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机会上清华北大。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有许多出身寒门的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名校。

  尽管这些苦出身的人们,“晋级”的历程比别人辛苦,也有很多阶层烙印需要慢慢去淡化。但进入好的大学,才使他们有机会去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如果我们越来越多地质疑,“读大学有什么用?读好大学有什么用?还不是和普通大学毕业生一样艰辛找工作,重点大学学生有的是给初中生老板打工的。”社会也越来越对寒门子弟考入名校不抱希望,但不得不说:名校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精气神,给一个灵魂注入高尚的修养和纯粹的追求。

  在一所名校,你会看到一心做学术,不问功名一世的虔诚学者;也会看到热心于公益到执着的年轻人;还有关心人类未来,为国家科技做出卓绝贡献的科研人。哪怕静静旁观这些人,也会给人带来思想上的震撼,以及灵魂的洗涤。

  对于出身贫苦的寒门子弟,拼搏一把进入名校,更是最简洁、直接改变命运的途径。不平等的社会中,通过高考进入好大学,这已经是最公平的一条路了。

  大学是改变人生的唯一出路吗?

  当我们将“寒门学子”与“考上清华北大”捆在一起时,已释放出一种暗示:这是巨大的教育成功。这种界定有一定的世俗道理,却是以偏概全。

  能考进清华北大的只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只能是“路边的鼓掌者”。但是,很多人即便没有考入顶尖名校,却通过自食其力,努力拼打,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这就是我们一再倡导的“教育的真谛”:将孩子培养成快乐、向上的自食其力者,即便没有考上名校,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成就;让孩子养成豁达向上的心态,其难度不逊于让孩子成为“学霸”“分数高手”等。

  可是话好说,却不好做。教育评价的一贯标准就是“成绩好才是真的好”“考上名校才是教育成功”。为此,我们拼命强化孩子的智能发展,而将孩子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多元智慧以及服务于公共发展的品质都忽略了。当我们过分强调分数和升学率的时候,容易对孩子的远景发展、综合素养形成伤害,比如,不少孩子的生活能力非常弱、心智很不成熟,个别的甚至会走上极端道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寒门学子即便没有考上清华北大之类的名校,但如果他们拥有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等优秀品质,凭着这股精气神,也能得到人生发展。看看身边,这种“寒门式的奋斗”,不就是大多数人的发展轨迹吗?

  结语

  好的家庭背景,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资源,而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但家庭经济条件和文化地位处于弱势的孩子想进入名校学习成才,就要付出更多努力。

  教育有社会分层功能,能够促进社会流动,家庭背景“合理影响”孩子上名校、成才,其正向激励作用很大。一个家庭中哪怕只有一个人上了一层、进了一步,都会激励整个家庭乃至家族共同奋斗,这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高考恢复几十年来,千千万万人通过个人努力考进了理想大学并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种人才由底层向上层流动的方式,是社会活力所在,也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标志,应该值得肯定。大学是一个催化剂,可以让寒门学子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充分证明了努力的真谛和价值所在,也让我们看到了寒门子弟的希望。

  来源:本文综合整理自公众号“7080家长”(ID:jiazhang7080)、中国教育在线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名校寒门学子名校大学生拼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