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是以爱的名义的剥夺

2018年01月31日10:38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爱的温情下,却是对孩子自由选择权的剥夺。父母在单位被体制化掌控,又反过来掌控孩子。“好孩子”叛逆期被压抑的自我,终于不可抑制地冲出心灵壁垒,吞噬魔咒般的父母之爱!

  001、牢笼中的雏鹰

  网上曝光了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洋洋万言的绝交信,把自己与父母隔开了,爱也宿命般地变成了哀愁。措辞强硬的字里行间其实只有两个字:剥夺。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近乎绝望地责难家长剥夺了他选择的自由,正像他留学美国的间隙,在心理咨询师面前近乎崩溃的整整6个小时的倾诉。

  记者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

  会不会真如儿子所言,是父母从小的掌控和过度保护导致的呢?这一点上,母亲老刘似乎也不认同。“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照这样说,反而是掌控不够。”

  显然,直到现在,父母仍然没有意识到他们对孩子小时候看似呵护的限制,已经剥夺了他日后健康成长的自我选择权。被关进牢笼的雏鹰,最终很可能丧失高空飞翔的能力。

  我并不认为如此绝情的举动对一个三十多岁的成年人而言算得上理智,他更像一个重度抑郁患者,用仇恨回击父母出于爱的“保护”。本来他应该像个男人一样把握自己的命运和生活,而不是怨天尤人地折磨父母。但他面对挫折时的不知所措、无力挣扎,恰恰是父母多年“掌控”的结果。

  002、剥夺的传承

  采访中,父亲提到了他的掌控力的来源。

  “我们单位是讲政治的,那时候就有一个警示片,里面讲一个儿子犯错后,在生命最后时刻都在埋怨他父母为什么不能多告诉他一些‘不’字,哪些是不能做的。我可能也更多的是在这些方面给他说了一些不,收得紧了些。”

  按照记者的背景分析,孩子成长的环境是大院子弟的圈子,“单位”更容易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于是“不”字当头,处处设置禁区。

  父母便是在这样的中国“单位”里被纳入到自上而下的规范里,一天天地人云亦云,一天天地个体淹没。被体制化的父母,反过来又去束缚孩子。一切都是为了安全,为了不出事儿。

  父母被剥夺了“不安全”的自由,而孩子也顺理成章地被严防死守。

  003、什么是“好孩子”?

  不难想象,与安全配套的“好孩子”就是听话、成绩好、让父母有面子,而孩子的选择权因为可以预见的风险而被一次次地屏蔽了。

  当体制化与应试教育结合的时候,“好孩子”便可以批量生产了,并形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于是,需要遵规守纪、全面发展的模范时,有相对应的“三好学生”;需要成绩突出、金榜题名的学霸时,有相匹配的“高考状元”。

  社会舆论标榜的“好学生”是安全、掌控的结果。而谁又真正研究过,“好孩子”叛逆期被压抑的自我,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膨胀,终于不可抑制地冲出心灵壁垒,吞噬魔咒般的父母之爱!

  004 “父母之爱则为之计深远”?

  “可怜天下父母心”,悲凉而悲催的感觉。父母之爱的下场注定如此吗?

  我的美国朋友A娶了中国太太,他喜欢中国大家庭的其乐融融,但也很厌烦丈母娘的“掌控”。与大多数美国人相仿,过了18岁A与父母的实质性关系便终止了,他们变得更像客人,而不是亲人。即便在18岁前,美国父母的“掌控”也是微弱的。

  这松松垮垮的美国父母之爱,遭到的“报应”是老年人在美国不被重视,缺少子女的照顾,还常常遭人白眼。

  中国父母之爱的结局能好些吗?

  “这些年,老俩口搬了四次家,丢掉了所有与自己大学相关的书籍或笔记,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讲,这些东西意义非凡,但惟独没有丢弃的是,孩子从小到大的所有物品,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手工,都在家里放着。”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国际教育知名专家,常年担任英国大学中国区总监;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传播工作,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欧洲情调之旅》等;资深自媒体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好孩子父母掌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