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为孩子打开一片星空

2018年05月08日11:08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编者的话:国际天文日一般在四月中旬到五月中旬,而最近我们又迎来了宝瓶座伊塔流星雨。仰望星空能带来什么?从哥白尼、霍金到马斯克,他们都给了我们回答了。从最初的好奇到衍生的探索之心,都尤为珍贵。当好奇成为习惯,学习就是快乐的过程。而天文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关系到整个人类的未来。

  4月27日晚,北方多个城市的上空,划过一道奇异的光束,像巨大的飞行手电,这道光瞬间刷屏了朋友圈,引发众多感叹和讨论。对此,中科院官方微博28日援引气象科普达人给出的解释是:这是夜光云版本的航迹云。

  天文现象引发全民讨论,这已不是第一次。作为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之一,天文离我们既遥远又息息相关,是最古老却也是最年轻的科学。这门遥望星空的学问,到底有什么用?

  好奇心是走向独特成就的第一步

  从红月、美国日全食引发的观看热潮,到冥王星被逐出九大行星,发现地球2.0的新闻刷屏,再到观看或是摄影日月食、流星雨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天文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也引发人问出更多的“为什么”:为什么这颗星那么亮?为什么这些星星排成这个形状?为什么能形成这样的奇观?……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从事多年天文研究,如今专注于天文知识科普。他认为,天文学的研究是从单纯的好奇心出发,希望通过对天文问题的研究,去了解更多宇宙的秘密。而正是这种催人不断探索的好奇心,往往才会给我们带来出乎意料的发现,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

  好奇心和人类发展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正是同样的好奇心,让牛顿去研究一个坠落的苹果,也让乔布斯构建起了一个苹果帝国。《腾讯传》里特别提到,马化腾中学时代也是天文少年,而现在微信的打开界面也是地球的图片。天文让人对遥远的世界产生好奇,让人对神秘的事物产生敬畏。

  好奇心一直是美国名校招生看重的一大特质。从普林斯顿到斯坦福,这些名校在招生标准中无一例外地强调了智性好奇心(intellectual curiosity)的重要性。

  2016年一位喜欢研究星海的长沙男孩,最终收到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4所海外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他当初因为科幻电影《星际穿越》迷上天文,这部影片让他想起了爷爷,他不禁思忖:人的灵魂能否作为介质穿越虫洞呢? 凭着对天文学的好奇,2015年“夏校”,他选择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天文系课程。因为出众的认真表现,他还获得了教授珍贵的推荐信。

  培养探索之心 下一个马斯克或许不远

  一个孩子要成才,关键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很多兴趣并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正是源于孩子对于某些事情天然的好奇心,换句话说,兴趣的初始阶段可能就是一份好奇。

  发展兴趣的关键就是鼓励孩子去探索,而不是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一个确定答案就草草收场。

  曾有一位果壳网的科学达人分享自己对天文的兴趣过程。小时候他在阳台玩,发现有一颗星星格外闪亮。于是他问父母一般小孩都会问的一个问题:这颗星星是什么星星啊?父母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告诉他我们可以查星图,看看它究竟是什么。通过对照《十万个为什么》的星图,排除了恒星,又对照木星的特点加以观察确认,完成了童年时代的一次探索。

  他又把这个经历写生日记,后来还在全班得到表扬。而这种奖赏和认可,更加激发了他的兴趣和探索之心。反观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沉迷游戏,也有观点认为他们沉迷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在升级打怪之后的一次次奖赏。可见,认可和奖赏对兴趣的发展多么重要。

  又要说到扎克伯格给新出生一个月的女儿读的是什么?《给宝宝的量子物理学》。在被问到“为什么给不满一岁的孩子读量子力学”时,扎克伯格回答:世界上很多东西不是显而易见的,我希望她能够自己去探索。

  对浩瀚星空感兴趣的还有今年年初把火箭送上太空的“科技狂人”马斯克。马斯克对太空的兴趣,源自小时候读到的《银河系漫游指南》,这本科幻小说仍旧是他的挚爱。他说:我一直有种存在的危机感,很想找出生命的意义何在、万物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或许带着这个“终极问题”,他开始了无尽的探索。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本科和博士学位都读得追求本质答案的物理学。

  美国的天文科普绘本常常建议小朋友6岁就可以阅读,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已经可以接受这方面的内容,年幼的孩子学东西很快,孩子的大脑很开放,并且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心怀宇宙 人生的那些负能量算不了什么

  天文科普不仅可以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还会让孩子心胸开阔。天文带给人的改变不仅是知识性的,还是格局上的,这点很独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天文学尤其珍贵。这也是很多美国高中开设天文学AP课程的原因。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工作、又献身天文科普的行星学家郑永春2016年刚刚被授予卡尔• 萨根奖。他感叹:天文知识让我们知道地球、人类在宇宙中是很渺小的,卡尔·萨根有一本书名为《暗淡蓝点》(编者注:这本书在豆瓣评分高达9.0),说的就是从遥远的地方看过来地球只是一粒浮尘而已。从事行星研究对他的世界观影响很大,他更是创新地提出,人应该有四观:除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三观之外”,还应该加上个宇宙观,胸怀宇宙天地宽。他说:“我的一个梦想是,中国每个学校除了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之外,能再加上一张图——太空地图。”

  一位知乎网友从另一面理解了宇宙的浩瀚——人虽渺小,却也有独一无二的珍贵:“对我而言,天文是一种爱好,也是生活的情趣所在。终其一生,我们的生命都被圈限在这颗太阳系内算不上庞大的蓝色水球上,以生命的短暂而言,它确实也已经很大了,但是以生命长久的传承而言,这颗星球的存在,只是一个起点而已。我想天文的意义,是让更多的人能够想到,在这个世界上,再渺小的人,也是可以成为宇宙中独一无二的一份子的存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322431/answer/55915769)

  对天文有好奇,手边材料又有限的孩子,不妨可以让他去Ask an Astronomer at Cornell University提问(需要英文基础),这是康奈尔大学天文学专业志愿者运营的网站,大多数是研究生(感觉像是谢耳朵这样厉害的人物了)。

  美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奈尔·德葛拉司·泰森曾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抱有好奇之心,但我们在他们接下来的生命中告诉他们的却是闭嘴和坐下。”

  其实不仅仅是天文学,从天空到陆地,这些科学珍贵之处在于它们天然地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而这正是兴趣和探索的开始。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天文学星空兴趣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