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一年中阴气最重的一天

2014年12月22日11:44   教育专栏  作者:朱伟  

  又到冬至节气了,这个“至”是达到了极点——阳至而阴,这是夏至,一年中阳气最重的一天,所以夜最短,昼最长。阴至而阳,这就是冬至,一年中阴气最重的一天,所以夜最长,昼最短。

  一年中这两个至日因此也是两个转折点,夏至是在阳气最盛的午时,在地深处始生阴气,阴气逐渐上升而暑热,等阴气驱散暑热,便是金秋送爽季节。冬至则是在阴气最盛的子时,在地深处始生阳气,阳气逐渐上升而寒冷,等阳气驱散寒冷,便是河开燕来季节。

  冬至之日“蚯蚓结”,按古人说法,蚯蚓虽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最能感知气候,因此而被称为“土精”。蚯蚓因阳气重而舒展,所以夏天它频频出地游曳;因阴气重而在深土中蜷曲纠结,这就是“蚯蚓结”。

  冬至的阴阳交替对应着《周易》中的复卦,复卦是震在坤下,这个“震”就是阳气初生,其卦象是一阳初生,五阴压迫,可见阳气非常微弱。但这一阳却开始蓄意勃发,这其实是一季之始,所以,周代以它所在的十一月为正月,这也是冬至如年夜的原因。

  冬至之养身,其实原理都来自《周易》的复卦,因为复卦是个亨卦,亨通的前提是因为下面的震为动,坤虽是五阴压迫,性格却为顺,为什么顺应呢?因为一年一度的阳长阴衰,再阳衰阴长的“反复其道”是天理,那么,冬至之后是阳气一点点壮大,顺应它的壮大就是了。

  “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也是《周易》里的说法,这里的“至日”确实就是冬至,但“闭关”并非是放假,是为在阴最盛时呵护微阳,目的是以静养顺应阳生,所谓闭关是“闭关静摄,以迎初阳。”这是孙思邈的说法。“后不省方”的“后”是君主,“省方”:巡视四方。

  因此,《周易》复卦反复强调:“不远之复,以修身”、“休复,吉”,都是在强调以修与休顺应阳气渐生,生气复苏,修、休、养的目的是与新一季生态的活跃同步。这是古人特别了不起的智慧,就是把自己置身于自然界中,按季节而进补,并不是指你一定要求什么特殊的养身术。

  比如,《保生心鉴》中说,这个月,火气潜伏闭藏,需要养其本然之真,这是对应来春发生升动之本。而《岁时广记》说冬至日要喝赤豆粥,也因为这个月因对应严冬而肾脏旺而导致心肺弱,需要调理脾胃来护心肺。而赤豆就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行津液,利小便,是帮助调理肠胃的。萝卜的功能一样。

  许多人错误地理解冬补,就因为不了解顺应时节这门其实特别普通的学问。

  冬至日最需要记住的诗句,应该是杜甫的“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有老杜特有入骨的沧桑感。这个“泥”是“致远恐泥”的泥,是阻塞。面对新的一季“反复其道”,是悲观主义情调。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饺子 冬至 冬至饺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