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星期天,阳光灿烂,北京的春天说来就来了,室外温度白天已经到了接近20度。小区里鲜花说开就开了,杏花迎风怒放,玉兰花也在枝头婀娜多姿,黄色的迎春花闪烁着星星点点的欢乐。在鲜花盛开的树下走,能听到蜜蜂的嗡嗡声,看到它们忙碌地在花间飞舞。今年的冬天北京曾经有过零下十五的天气,这些蜜蜂当时藏在哪里了呢?怎么没有被冻死呢?春天一来,它们就欢乐地飞舞在空中,为人间带来春的热闹。
今天翻阅了昨天耶鲁大学校长Peter Salovey送的《情商》一书。该书的英文名THE EMOTIONALLYINTELLIGENTMANAGER,从英文可以看出来,不是纯粹谈情商的,而是谈管理者如何成为高情商管理人士的。实际上这不是一本新书,在美国80年代后期就出版了,在中国2006年就有了翻译本,这次是修订之后的重译本。因为PeterSalovey当了耶鲁大学校长,他的书自然就多了一份吸引眼球的光环,利用这一机会在中国再版,也是扩大耶鲁大学影响力的机会。发布会在北京耶鲁中心举行。近几年美国名牌大学为了吸引中国优质学生资源,纷纷在中国建立中心,而且都在五星级的办公大楼里面,我个人去过的就有哈佛中心、耶鲁中心、沃顿中心、斯坦福中心等,只能说这些美国牛X大学太有钱了,捐款者也趋之若鹜。中国大学在经济实力方面,包括北大清华[微博],只能望洋兴叹。哈佛大学的基金是400亿美元,北大的基金还没有超过20亿人民币。
▲ 耶鲁大学校长 Peter Salovey在《情商》新书发布会
这本书有两个作者,David Caruso和PeterSalovey。这两个人都是情商理论的先驱,好像EmotionalIntelligence(情商)这个概念都是他们俩最先提出来的。今天,情商在各个领域已经变成一个热门话题,作为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被人们广泛提出。我上Kindle查了一下,输入情商两字,跳出来的图书就有200多种,比如《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哈佛情商课》、《别让孩子输在情商》等。但在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尽管我们已经知道情商的重要性,但年轻一代孩子们,和老一代人相比,尽管智商进步了,情商却反而是退步的。
《情商》这本书尽管是写给管理者看的,但其中一些观点也值得任何希望培养情商的人借鉴。
书中认为,高情商的获得需要以下几种能力:
1、察言观色感知别人情绪的能力,甚至预料别人情绪的能力;
2、随时感知自己情绪,并且加以控制和利用的能力;
3、把情绪和理性思考结合起来,达到最佳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
4、通过记录情绪的变化,理解情绪带来的成败得失,并不断取得进步的能力。以上几点是书中重点,该书站在学术研究角度,语言比较严谨,读起来趣味性并不强,但表达的观点是切合实际和有效的。
▲ 《情商》David Caruso Peter Salovey/著
通俗来说,情商就是能够随时理解别人情绪和感受(也就是说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同时能够随时了解自己(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对自己的情绪做正向引导,用正能量去影响别人,最后达到和别人融洽相处的一种能力。分析我自己,我一直认为自己的情商比智商要高一点点。我从小各门课学习成绩都不算太好,尤其是数理化一塌糊涂,数学几乎没有考及格过,表明我的智商一般,最后能够上北大,靠的是坚忍不拔一次次不放弃的努力,而不放弃的努力已经不在智商范围内,是情商的一部分了。我能够比较敏感体会到别人的情绪和心情(善解人意?),比较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不开心也愿意配合别人做该做的事情,同时对于让我难堪的事情也能够恰当处理好。我常常和学生说,其实情商最大的能力就是赢得别人信任,同时不被别人欺骗,大家在一起共创事业的能力。在这点上,我可以给自己打个及格的分数。
80后开始的几代人,因为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宠爱甚至溺爱中长大,不需要察言观色,也不需要控制情绪,更不需要学会吃亏分享,都像小皇帝和小公主一样长大。这些孩子长大后个人主义色彩明显,自主能力强,做事果断甚至不计后果,大部分人智商很好,但情商方面确实有待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长处是做事情没有后顾之忧,说干就干,但短处是和人合作困难,互相不能够委曲求全,忍辱负重更谈不上,合伙散伙几乎成了常态,团队精神成了稀缺资源。
看到在网上流传一张情商和智商的坐标图,情商和智商都很高的是牛B,智商高情商低的是二B,情商高智商底的是装B,情商和智商都低的是傻B,话虽然粗糙了点,但确实很精辟的感觉。但还有一种人没有说到,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情商正常、智商也正常的人,我们就把自己叫正B吧,一笑。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在网上读到一篇回忆木心的文章,勾起了我重读陈丹青整理的木心《文学回忆录》的心情。记得陈丹青在《草草集》里,对于木心去世前后的回忆和叙述“守护与送别”,读得我涕泗横流。我在两年前就读过《文学回忆录》,不过读得比较潦草,当时就觉得应该等有了悠闲时光慢慢重读,但看来悠闲时光短时间内不会来到,所以我打算从今天开始,每天读一点,带着大家把《文学回忆录》读完,体会一位老人纵横文学世界三千年的心情和智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