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英私校标榜的文化多样性只是谎言?

2016年02月25日10:23   教育专栏  作者:外滩教育  

  因为采访的关系,外滩君常常会有和美国招生官对谈的机会,“展现你自己的文化(或真实个性)”,几乎可以跻身招生官最常说的话TOP10行列。代表学校的招生官们会提到希望校园文化多样性,但身处其中的美高学生感觉如何?尤其是那些在校园中绝对少数的国际留学[微博]生。方仁野目前就读马里兰州的Saint James School,在以下这篇由他撰写的文章中,他认为,贴着文化多样化标签招进来的学生,到最后实际只是边缘人。内容很有意思,尽管对一些论断外滩君持保留意见,但多数现状,还是颇引人深思。

  自80年代出版以来,《权威预科生手册》(The Official Preppy Handbook)在美国一直风靡不衰。究其原因,大约是成功刻(feng)画(ci)了一个预科生(preppy)的成长之路。

  书中不仅仅是记录了从私立预科学校到常青藤盟校或知名文理学院(或医学院、法学院)的看似辉煌的人生轨迹,就连穿什么衣服、参加什么运动都有详细的“规定”。比如:

  一个“合格预科生”该做的事有:

  -穿J. Crew或Vineyard Vines的衣服

  -热爱运动,最擅长高尔夫球、网球或曲棍球

  -会演奏钢琴或大/小提琴

  -定期参加乡村俱乐部(country club)的活动

  与之对应的“不合格”的事包括:

  -穿Gap或Aeropostale的衣服

  -热爱运动,但最擅长篮球、足球或摔跤

  -不热爱运动

  -只会演奏架子鼓或电吉他

  -定期参加漫展或其他很极客(geeky)的活动

《权威预科生手册》对“预科着装”的描述《权威预科生手册》对“预科着装”的描述

  于是,我们很可以想见一个“标准预科生”是什么模样——因为他们全都一个样。

  无论是中学母校(学费五位数,大多地处新英格兰地区,拥有格调满满的拉丁文校训),还是惯用词汇(比如用fourth form这种拗口词组代替简洁的sophomore),还是他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细节都极为相似,甚至连言谈举止仿佛都是从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当你看到一个标准预科生,你看到的不只是他,还有他背后的整个阶层。

  这些预科生们定义了预科风格,而预科风格又反过来定义了他们——他们按照一种既定的路线生活,分毫都不能偏离。这种风格代表长踞美国顶端的精英群体,他们的成功使其历久不衰;不过,与传承相伴的,也有单调和无趣。

  大多数预科生走过的路,早已被他们的父辈和祖辈走过;而他们踏在这条平稳的康庄大道上,目不斜视,一路狂奔,最终所有人都殊途同归,奔向某个从一开始就已经无比清晰的光明未来。

  多样性:是假的,是化学成分的?

  2014年,美国新泽西州的一所私立高中出了个大新闻:校内首位位非裔女性学生领袖(student-president),由于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群嘲同学的照片,在压力下卸任。

  照片里,她身穿耶鲁大学的衣服与L.L.Bean靴子(这也属于“预科着装”的一部分),手拿冰球棍(由于装备、场地昂贵,玩冰球的往往是富家小孩),摆出一番傲慢神态,文字部分还打了“罗姆尼2016”等标签。

  她表示,自己这样做就是想讽刺这所学校里最主流的人——白人、男性、新教徒、共和党、出身富裕。或者更简单地,用一个英文缩略词代替就是: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s)。

这位黑人女生对私校内典型白人男生的模仿这位黑人女生对私校内典型白人男生的模仿

  (此外,事发以后,校内一位来自上海的学生也表示,自己被学校此前所说的“多元化”欺骗了——现实其实完全不同)

  无论这位黑人女生的做法是否妥当,她引发的思考却意义深远:现今,越来越多的美国私校在标榜diversity(多样性、多元化)一词——我们的学生来自各个国家、族裔及家庭背景。

  这些听起来很美好,但是问题来了:这些所谓的“多样化”的学生们,到底只是学校用于吹嘘的资本,还是真真切切能在校内获得话语权、成为主流?甚至,他们真的这么多样化吗?

  曾有调查显示,在如此精英化的学校内,只有白人男性(预科学校最早只对这个群体开放)鲜少感到自己身处弱势;女性以及亚洲人、黑人等少数族裔都会受到更多社交压力,甚至感到被边缘化。

  而无论是真正的性别或种族歧视,还是潜意识里对异己的排斥,这些都造成了校内的“阶级分化”。有时所谓的“多元化”,只能沦为不同印度种姓般的“多元化”。

  另外,各类学生群体的扎堆现象在美国私校也不可谓不普遍。黑发黄肤的国际生、高大的黑人篮球运动员,大多三五抱团,不怎么和圈外人交往。美国私校希望通过多元化的招生政策使学校的文化更丰富,但学生却自发形成了封闭的小团体,此时文化的多元性就更加可疑了。

  还有一点,是美国私校向来被视为精英专属培养基地。奇怪的是,这个使私校得以鹤立鸡群、吸引无数优秀学生申请的优势,却也使其广受诟病。

  批评称私校太过排外,垄断最好的教育资源,只为培养权贵。尽管在许多私校,得到助学金(financial aid)的学生达到30%左右,但除了极少数慷慨而富有的学校,申请助学金会降低录取的几率。

  更何况,占据主流的学生永远是本地中产以上家庭的白人孩子。除了教师子弟,他们的父亲要么从政、要么经商,再不就是当医生或律师,几乎罕有例外(因为其他人都被高昂的学费拒之门外)。

  我们由此可以猜测这种学生构成有多么无趣——他们学不同的外语、参与不同的运动,但他们的背景与成长道路都惊人地相似。

  当一位私立高中的美国学生表示,在自己之前,家族里已有18位成员在该校就读时(而且这种“世家”不在少数),人们或许就会意识到:“多元化”是个很好听的口号,也是个美好的发展方向,但在现实的映衬下,它是那么苍白无力。(文/方仁野 编辑/吴慧雯)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私立学校 精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