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到英美国家后,英语自然会提高。这种论调高估了中国留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和自觉性。国内教学体制下的大学英语,除了外语院校和英语系外,普遍停留在“过级”(四六级)的水准,并不符合交流所应具备的培养方向。
大学毕业二十年了,回想1993年高考前填报英语专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检验,我仍然庆幸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英语专业人才济济,全国人民都熟悉的马云就是其中一个。
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那天,以BBC为代表的英国主流媒体,很快注意到董事局主席马云演说时流利、“正点”的英语,英文素养带给他与众不同的知性,颠覆了中国企业家或“官气”或“匪气”的公众印象。
“英语派头”在中国商界、政界、文艺界、体育界都是稀缺资源,也是中国与世界产生隔膜的原因之一。
中国是英语的重灾区,中国人一般从小学(体制内的公立学校)开始就接触英语,而且校外的英语培训班(体制外的私立机构)更是多如牛毛。
但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培养出的中国学生,在国外学习、生活、工作所遇到的最大挑战依然是英语。
我担任英国大学东亚区首席代表时,有一次被财会金融系的主任狠狠地质问了一次:
“Andrew,按照咱们大学的录取标准,雅思成绩应该是6.5分以上,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在7分左右。但他们的学习表现并不好,他们的英语我听不懂,我说的英语他们也听不懂,写作问题最多,很多中国学生的小论文(作业)很难读懂,不符合学术写作的要求……”
系主任不容我解释,咄咄逼人地说:“如果以后学生的质量还是这样的话,我准备向校长反映,要求减少中国地区的招生量。”
我 们曾讥笑印度人古怪的、听不懂的“大舌头”英语,但实际上他们说的英语,英国人都听得懂,而我们发音再清楚,却经常得到对方迟疑、困惑的表情,总让我们再 说一遍或若干遍。可见我们的英语是不地道的,是“中国制造”的,我们凭借英汉或汉英词典引入脑海的单词可能根本就经不起语境的考验。
实际上,这就是“中国式留学”面临的活生生的尴尬。
很多人以为到英美国家后,英语自然会提高。这种论调高估了中国留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和自觉性。
国内教学体制下的大学英语,除了外语院校和英语系外,普遍停留在“过级”(四六级)的水准,并不符合交流所应具备的培养方向。
无论是托福还是雅思,再难的英语考试,中国人也可以想尽种种办法通过,甚至得到让世界震惊的高分。
但考试与听课几乎是两码事,一到听课、发言、讨论的时候,我们“四六级”的老底就暴露出来了,只知道乱点头,头脑中的英译中和中译英乱成一团,开始“不着四六”了。
当然,高考后选择的英语专业,也有它自身的问题。
从北外英语系毕业之初,刚进入工作岗位,最不愿意听的一句话就是“哎,小赵,过来给翻译翻译”,总觉得像个碎催。
在很多人们眼中,学英语就跟没专业差不多,不就是个传声筒吗?只不过是在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传话而已。
而真到了需要技术含量的英语问题,还真不太明白,经常也解决不了,由此更让人低看一眼。
现在看来,如果不是做同声传译等高级翻译,学英语的最终出路还是要与行业衔接。
我是北外最后一届纯英语专业,此后大学增加了经贸、外交等专业细分,走的是所谓“英语+专业”的道路,从一个侧面也能反映出英语行业化的趋势及市场需求。
单从专业含金量的角度看,大学四年的英语系统性专业训练,对我日后的国际化成长至关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四年对我的英语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大大超出了后来在英国留学期间得到的相关帮助。
很多工作岗位的晋升条件就是英语,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企业中高层管理职位等等。很多人拼命地抽时间报班学英语,但这种碎片式的训练是无法与大学本科英语专业的训练相提并论的。
在繁琐的工作、生活之余,挤出时间学英语,除非有超强的毅力,否则不可能达到自己的预想。
即使出国留学,也未必就一定能使英语有本质性的提高。
能否具备过硬的知识和技能,并依靠英语在工作中独当一面,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优秀的“英语+专业”的精英,即使是在中国这样的人才大国,仍然是凤毛麟角。
当时我学英语的时候,很多人把这个专业戏称为“万金油”,其实这里面包含着适应性强的含义。英语毕业生有时候信心不足,其实他们更容易在行业领域掌握新的技术与专业。
另外,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有“先天”的跨文化交流冲动,更容易进入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工作,符合中国在全球化发展中的定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