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这样对待儿童安全的

2017年06月16日11:39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长春婴儿随车被盗后遇害一事让所有人惋惜不已,罪犯虽一审死刑,却换不回可爱婴儿的生命。孩子的爸爸进商店生炉子,把孩子留在车上,怕孩子着凉而不熄火,原本是为孩子着想,却没有想过同时也给偷车或偷孩子的人提供了方便,直接开着车就可以很快消失。事实证明,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任何不周密的举动都可能搭上孩子的生命。惋惜之余,我想还是把美国的社会、学校、家长和孩子安全教育的情况介绍一下,尽管也不是十全十美,意外总会有发生,但有很多可取的地方,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小孩出生之前,许多美国公立医院都会提供一个免费的教育课程,这个课程鼓励临产妇与准爸爸一起参加,内容除了产期临近和生产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外,还有婴儿出生后的喂养和安全问题。由于婴儿没有行为能力,保证安全的责任就落在了父母身上,具体来讲就是贯彻到衣食住行的每一个环节,吃什么、怎么喂、穿什么、什么样的衣物应该避免、不同的年龄应避免什么样的玩具、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哪些、出行的车座要求、出行时父母随时应该注意的环节和事项等等。我记得课程中曾有一个妈妈现身说法的录像,一个妈妈带着不到一岁的婴儿开车去上班,半路应该在幼儿园停下来送孩子,那一天本来就有些迟到了,加上孩子出生前开车的惯性使然居然忘了停下来,加上一岁以前的孩子爱在车里睡觉,且都必须放在车的后座,这妈妈没有意识到孩子还在车里,下车后跑到办公室忙了一个多小时才突然想起来把孩子忘在了车上,不幸的是这事发生在大夏天,短短的一个小时孩子已经中暑死了。孩子妈妈被起诉,而真正难过的还是失去孩子的自责和痛苦,这将伴随一个母亲的一生。

  孕妇的安全带是这样特制的,一旦急刹车或车祸不会伤害胎儿

  当然几堂课能讲到的内容很有限,美国政府和机构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安全孩子”的教育网站,这里能解答不同年龄的孩子居家、玩耍和出行的主要注意事项。在美国,把小孩子独自放在车上、家里或在外面玩是违法的,若被发现的话很有可能被剥夺孩子的监护权,因为这些法律的建立都来自血的教训。曾有必须上班的单亲母亲把小孩子锁在家里去上班,结果火灾发生孩子被烧死;也有小孩子在车里睡觉家长不忍心叫醒,于是把孩子锁在车里自己去办事,结果孩子被别有企图的人盗走等。不光是孩子必须随时在家长的眼皮底下,就是家里所有的门锁、抽屉、壁橱、冰箱等都得包上保险套,孩子轻易打不开,楼梯口堵上儿童门,家具尤其是婴儿床要选用政府检测通过的,家具的尖角处都套上橡胶缓冲垫,电源堵上塑料套,装药片的瓶子要孩子打不开的那种,洗洁杀虫等用品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或上锁等。总而言之一句话,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要防患未然,准备充分,不存任何哪怕是一丝的侥幸心理。

  孩子四、五岁以后开始逐渐有了一些自主能力,安全意识的养成开始渗透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内容之中,有关这一点从《英国十大儿童宣言》对欧美的安全教育可见一斑。

  平安比成功更重要。

  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不与陌生人讲话。

  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遇见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坏人可以骗。

  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曾提过丫丫学校进行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因特殊原因孩子短时间自己在家的注意事项,包括一定不能接电话,一旦接了电话的话也绝对不能透露父母不在家的事实,这种情形中,孩子允许撒谎说家长在睡觉、冲淋浴、上卫生间等,礼貌地告诉对方留下号码回头要父母打回去。为了看看孩子们对这项教育消化接收的情况,丫丫的学校、政府教育部门、和父母一起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策划组织了一次“演习”,我假装突然有急事要离开五分钟,离开前故意和孩子说也许我会打电话回来,让孩子看来电显示确定是妈妈再接电话。我离开后政府工作人员用陌生的号码不断打电话到我家,丫丫始终没接电话,而我用手机一打孩子马上就接了。学校的老师还给每一个孩子的表现做了记录,通了电话的还录了音,在电话里一个政府的男性工作人员表现出对孩子的家长很熟悉,叫得出家庭里每个成员甚至宠物的名字,他谎称孩子父亲或母亲遭遇车祸,需要前来接孩子去医院等。这项演习的结果显示,一大半的孩子像丫丫一样不管电话怎么响都牢记父母和老师的嘱托,坚决不接电话;有少数的孩子看到电话不断地响,抑制不住接了,但说的是爸爸(很有趣,是不是爸爸有震慑力?)在冲淋浴、睡觉什么的,听到说遇到车祸一说也绝对不为所动;只有极少数的孩子到了这时开始慌神了,居然哭哭啼啼地上了“陌生人”的车。这项“演习”的结果最后老师、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总结评估,可以想像孩子们所受的触动。

  类似的教育在北卡罗来纳州也有另一种版本,政府教育部门为儿童特别制作了一个主题为“不要开门”的专题节目。一个男性工作人员乔装成送货员,带着大堆礼物和五彩缤纷的气球到一些父母不在家而孩子“独守空房”的家庭造访(当然事先已征得父母的同意),“送货员”对孩子百般诱惑要他们打开门,有些孩子要么不予理睬,要么隔着门应答;但也有半数的孩子不但引“狼”入室,还以小主人公的姿态带“送货员”逐个房间参观。可以想像,这次的演习结果引起了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和担心,也敲响了孩子们的警钟。

  总结丫丫学校家庭教育课程中的安全教育内容,以下的几点也十分重要,值得和大家分享:

  记住父母的名字、电话号码、家庭住址,但不告诉陌生人。

  不论到哪里玩,一定要在大人的眼皮底下。

  不要一个人到加油站、电影院、餐馆或其他公共场所的洗手间。

  任何不对劲的事请马上打报警电话,宁肯错误也绝不留遗憾。

  不接受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特别是饮料零食。

  无论如何,不坐别人的车,哪怕对方是爸爸妈妈的朋友。

  无论如何,除了爸爸妈妈亲手将你交给的人,不要跟任何其他的人走,哪怕对方保证带你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或和你玩一种很有趣的游戏,你都不能相信。

  学会打开、关上、锁上家里所有的门窗。

  如果陌生人抓住你,最好的办法是大声尖叫“我不认识这个人”或“火警”,尤其后者会引起周围人的马上关注。

  有关最后一点在美国曾发生过真实的案例,一个小女孩在沃尔玛被一个男子突然抱住并企图拖走,小女孩用学校中学到的方法大喊“火警”并同时拳打脚踢,男子马上松手逃离(后被捉),沃尔玛的录像清晰地记录了整个过程。

  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养成是一个需要反复强化的长期过程,也是父母和孩子同时投入、坚持、和一起成长的过程,有心的父母会把这个教育融合到亲子游戏之中,比如父母充当陌生人假装在游乐场把宠物狗丢失了,问孩子能否帮着找一找,看孩子怎么反应,并相机揉入相关安全教育的信息和内容,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和记住。

  写到这里,我突然又想到了不久前发生的蓝可儿悲剧,这里面也渗透了安全意识的因素,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根本就不该在那个旅店下榻,洛杉矶主城区的治安和脏乱差是出了名的,在网上订酒店的时候稍微看一下酒店评语就可以知晓,省钱却以生命为代价便没有任何意义了。

  最后我想再一次强调,对我们家长来说,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不是学特长、学英语、听话和考高分等,最重要的是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养成,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在孩子的安全面前,任何其他的事情都应该毫无余地地马上让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孩子安全父母美国课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