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感叹青春的沦陷

2014年12月22日14:41   教育专栏  作者:薛涌  

  作为“老屌丝”,我的青春属于七八十年代。我1961年生人,1976年文革结束时15岁,1979年幸运地作为应届生考入北大中文系文学专业。室友最大的32岁,文革开始时是上海的高中生,因为给《解放日报》写信反对批判《北国江南》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北大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那时刚刚落实政策。室友中的老二,是广州来的一位工人,也28岁。这让还不满18岁的我感到几分年轻气盛。直到1994年33岁出国时,我一直还习惯于被称为“小薛”。工作头几年,我几乎在任何场合都是最年轻的,甚至被视为“小屁孩儿”。即使在90年代初临出国前,也还被当作年轻人。

  这种青春心态,拜托十几年的旅美的生活,被冷冻了起来。等到本世纪我重返国内媒体,特别是上网玩起微博时,才感受到“青春的沦陷”。先是对被叫“薛老师”感到不习惯,后来听到“老薛”的称呼,心说我只听到过别人这么叫我的爸爸。直到有个甜蜜的女粉丝叫我“薛叔叔”,我才明白自己已经被青春给开除了,心里老大的委屈:我还能穿我上大学时穿的裤子呀!无论比万米长跑还是引体向上,我还是能击败90%的高中生活大学生呀!凭什么不要我了?

  我终于醒了,知道不能冒充80后、90后了。不过,和他们之间的距离,与其说是年龄,不如说是心态。我们这茬人,幸运地没有让文革侵占自己全部的青春,在告别青春期以前,读了《哥德巴赫猜想》,描写的是苦心孤诣地钻研数学难题的陈景润。那时每天晚上等着看的电视连续剧,是《居里夫人》。尽管我是个“文科生”,但我的青春偶像,也是居里夫人这样的人:能抛弃一切世俗之念,埋头在实验室里追求真理、造福人类,哪怕很长时间不为人所知。我们进中文系,同样是被告知“要坐十年冷板凳”。当然,我们也有一种近乎盲目的崇拜权威的心态,总觉得自己冷板凳没有坐够,没有资格说话,要听从权威们的指导。我们似乎更尊重世界上的权威构架。

  80后、90后这代人则显然不同。他们的偶像往往是扎克伯格这样的少年大亨(乔布斯、盖茨等等,也无不是少年得志)。扎克伯格们的一大创造,就是社交媒体,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玩儿。网络似乎一夜之间改变了世界的构造。在这样的构造中,冷板凳,特别是与世隔绝的那种冷板凳,早就不是一种青春的样板。恰恰相反,互联网、手机让人们即时互动。《时代》周刊最近有篇封面故事,叫《我,我,我的一代》,讲的是1980-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即所谓“千禧一代”,相当于中国的80后和90后。文章认为社交网络已经使得全球年轻一代变得非常类似,并引用PEW的民调指出,美国的年轻人平均每天收到88条短信。中国的情况不清楚,想必大家也半斤八两吧。怪不得有不少人担心:人类伟大的创造,往往是在孤绝的环境中诞生的。如果你几分钟就收发短信、上微博,怎么可能还有安安静静想问题的时空?

  《时代》周刊的那篇故事,用的是一位自拍女孩儿的照片。我不妨称之为“自拍的一代”。这代人不象我们年轻时那么敬畏权威。其实,我们那会儿非常反叛,对计划经济的意识形态嫉恶如仇。但是,一提起梁漱溟、钱钟书、宗白华、朱光潜、金克木等属于计划经济时代以前的“老先生”,马上毕恭毕敬,觉得那确实是真正能给我们教诲的权威。现在的年轻人,则动不动就能到网上和大V们互动,不高兴开口就骂,甚至不必等对方把话说完。在我们那一代,上报纸是个不得了的事。如今的年轻一代则不那么依赖传统媒体的关注。他们自己可以开个博客、微博,拉一群粉丝,仿佛是世界的中心,甚至通过自拍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实况转播。媒体成了全民行为艺术的竞技场。谁还管你权威不权威?

  但是,我这个老派人,差不多年过半百才感到“青春的沦陷”,心里还老大不服气。可如今许多在网上嘲笑我这位大叔的“年纪”的孩子,二十几岁就已经感到“青春的沦陷”了。为什么呢?在我看来,是这些孩子长得太快。长得快,自然老得快,青春沦陷得也快。

  《时代》周刊在评论这些年轻人时说:成长首先意味着和比自己年纪大的人相处,听他们的教诲。想想我当年,确实也是如此。记得刚到北大时,校园里总看到一个银白头发的小老头在跑步,个人比我这个被女孩子们称为二等残废的矮子还矮,跑得比我走得还慢。后来上课,老师告诉我们,这就是朱光潜先生,并竖起大拇指说:这就叫“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以后我再碰到他,总是诚惶诚恐地偷偷仰视。在班里,也有好几位都是比我大十岁左右的。我就爱和他们泡,和同龄同学反而交流少。我佩服他们文革期间经历了那么多艰难却不放弃的精神,自叹不如。我年过半百之所以还能穿大学时的裤子,就是受这些“上年纪”的人的影响。

  社交媒体,则主要是年轻人之间的互动。现在的青春文化排除上年纪的人。一切都是快节奏的。在很久以前(比如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你领悟人生恐怕要啃下一部《战争与和平》;在不久以前,你至少还要花三个小时看完一部好莱坞电影;如今,也许你只需要读这么几个字:“他,20年前大学毕业,应聘过30份工作,全部被拒绝;他,想当警察,和同学一起去,只有他没有被录取…… 他的名字叫马云[微博]。”书变成了博客,博客又变成了微博……扎克伯格二十几就创业成功、富甲一方,投资的天使们满天飞,连常青藤子弟都忙不迭地辍学,谁还有功夫傻乎乎地十年磨一剑呢?赶紧成长吧,否则什么都错过了。

  然而,“青春的陷落”也恰恰是从这里开始。就说以扎克伯格为标志的信息业,表面上是“青春饭”,其实创业成功率最高的还是那些有经验的中年人。网络中那些瞬间变幻的戏剧,在绝大多数年轻人身上根本不会发生。博客、微博等等新媒体,貌似是给每个人都提供了行为艺术的方便舞台,实际上还是若干大V们显摆的最佳工具。面对这种越来越短的媒体时间,能显摆的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生涯弄得更戏剧化呢?你不高兴可以对人家昂然宣布“取消关注”,但人家甚至很难意识到你的存在。在自拍中长大的一代,很快就觉得自己被边缘化,变得无足轻重。在这种现实的撞击中,他们难以进行心理调适,马上从把自己太当回事,变成把自己太不当回事。这,也是“屌丝心态”的一个重要面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屌丝 80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