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热门中小学招生擅自测心理 校长坦言为规避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3日 11:10   新闻晨报

  记者 李爱铭

  当前正值“招生季”,部分家长和学生反映,一些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民办中小学在自主招生面谈环节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既无监护人签字同意,又不告知结果。且各学校的心理测试五花八门,科学性和可参考性难免让人质疑。

  家长:心理测试有副作用

  家长阎先生透露,女儿去某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参加自主招生面试时,除了团队活动之外,还被安排进计算机教室,在电脑上填写了一套有关心理倾向方面的表格。由于女儿性格比较内向,阎先生担心,这种“心理素质测试”可能会对女儿录取造成负面影响。阎先生质疑:“学校最终只公布预录取名单,并不会告知其他考生落榜的理由。因此,有多少孩子是被心理素质测试拒之门外的,不得而知。”

  据调查,近年来学生的心理素质日益受到学校的重视。部分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网上公示的“提前批”招生方案中,明确将“心理健康”、“身心健康”等列入报名标准。有的学校在自主招生面试环节中,增设上机测试心理素质的环节;有的学校则通过团队活动观察考生的心理倾向和性格倾向、领袖素质等。在初中招生过程中,部分热门的民办学校也推出了类似的“心理测试”。

  校长坦言主要是规避风险

  学校缘何青睐心理素质测试?有校长坦言,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以往,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受关注;但近年来,由于学业压力较大、自我价值要求较高,名校优秀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学校通过招生环节筛选掉那些有心理问题的考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竞争压力态势下,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与成功。因此,一些学校也将心理素质作为新的考量指标。

  但直接或变相的心理测试,并未得到社会认可。一位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副校长介绍,考生都是未成年人,如果对他们采用国家统一的标准心理测试量表进行心理测试,必须经其监护人签字同意。这些学校在操作过程中,并没有让考生父母签字,应算违规操作。但如果各校自行进行五花八门的测试,科学结果根本无从谈起。

  专家认为,“之所以出现乱象,就是因为当前学校自主招生中,没有明确规定什么不能做”。如何保证学校招生方案的科学性?如何规范层出不穷的新标准?教育界人士建议,主管部门应设立指导性意见,划定“底线”。而对学校来说,招生改革的探索既要推进又应慎重。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升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