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鑫: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2日 11:43   新浪教育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2011年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组委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杨念鲁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2011年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组委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杨念鲁
学大教育集团CEO,2011年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组委会副主席金鑫学大教育集团CEO,2011年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组委会副主席金鑫

  主持人尹俊:各位网友大家好,接下来继续聊青少年教育的话题,再次给大家介绍一下演播室请到两位资深教育界的专家,首先是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2011年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组委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杨念鲁,杨先生欢迎您。

  杨念鲁: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尹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学大教育集团CEO,2011年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组委会副主席金鑫先生,欢迎您。

  金鑫: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尹俊:今天已经听了顾教授、四中的常校长两位专家的观点,同样的主题跟两位专家进行对话。请教杨先生,据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对子女发展的期望”,成为排在当代人生活动力的首位,你认为中国父母这种望子成龙的强烈心态是否健康,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杨念鲁:健康与否看怎么来看,总体来看,每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好的发展,能有更好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应该说是健康的,是值得肯定的。如果说每个家长对孩子将来的发展都无所谓,那社会进步就没希望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望子成龙的心态是值得肯定的。但问题是怎么来看“成龙”的问题,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成功,成一个什么样的“龙”,这里有很多问题需要澄清的。我个人感觉很多家长在这个问题上多多少少有一些盲目性。主要是不分析自己的孩子,他自身的条件,自身的因素,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在什么地方,而是跟着潮流走,社会上什么最热门,什么最受人瞩目,就希望我的孩子做什么。比如大家都在弹钢琴,我的孩子也不能落下,我的孩子也要弹钢琴;今天球星火了,希望我的孩子去踢球;明天歌星火了,就让我的孩子去当歌星。你的孩子究竟适不适合,这里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说到底是家长的教育观、成才观背后太功利。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太功利。我们对孩子成长的期望也不应该太功利,怎么样不功利?要根据孩子自身发展的特点,根据他的兴趣爱好特长,给他适合的教育,给他提供适当的环境,让他在这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最好的教育是适合的教育,什么叫适合的教育,每个孩子自身的特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充分的张扬,充分的展示和实现,这就是最好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望子成龙”要具体分析,至于说健康还是不健康,也要具体分析。

  主持人尹俊:有这个心是好的,别执行的时候,得采取正确的方法。我们还要请教金先生,学大教育是全国同行中最早提出一对一的教学方法,后面又提出了推进个性化教育的理念,这种理念在实践中是不是已经取得了成效?

  金鑫:学大在2004年提出来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当然这个理念是很早有的,比如原来2000多年前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就是个性化的理念。04年学大在做的时候,一对一只是形式而已,最重要是背后的遵循的是个性化教育理念,从04年到现在,有7年的时间了,这7年下来,我们学大也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一家现在中国最大最领先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机构,这七年下来,大概服务了几十万的孩子和家庭。无论是在实践当中,还是在理论当中,我们都取得一些进展,比如说07年的时候,成立了个性化教育研究院,专门对个性化教育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和探索。在2010年的时候,我们发布了个性化教育的白皮书,对个性化教育有了初步的定义和一些我们自己理解的阐述。从08年开始,连续三年都组织学大的老师,个性化的老师来撰写相关的个性化的论文。,08年到09年度是800多篇,09年到2010年是一千多篇,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1300多篇。对个性化教育服务模式,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进行非常多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也有成果。

  主持人尹俊:提到成果,请列举贵机构如何量身定做个性化教育方案,以此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优势潜能的若干成功案例?

  金鑫:其实挺多的,我们现在还是为孩子主要在学习上的辅导,刚才谈到了现在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上面或多或少的障碍和问题,影响他的学习成绩。我们传统做法可能就是你缺什么我们给你补什么。在学大来说,他要先去对孩子情况有一个科学的诊断和分析,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再加以诊断性的解决。比如最近拍了一个电视广告,看上去挺夸张的,其实那个来自于真实的案例,就是一个男孩他对数学是有障碍的,是没有兴趣的,他非常喜欢武侠,有大侠情结。老师没有从数学入手,他是金庸迷,先从金庸小说人物开始讲起,慢慢让他接受这个老师,并且接受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慢慢兴趣转移到数学上,数学成绩得以提高。第二,今年的一个案例,我们在宁波有一个高三的孩子,他的学习问题已经在学校或者他自己得不到解决,他潜力很好的,他的素质、能力都不错,但是往往在一些考试上发挥不太正常。他高考前一个月来到学大,我们老师根据他的情况,定制课程,定制学习方案,最后高考一个月的时间提高了152分。这是非常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进步了,但是这在个性化教育实施下,奇迹都是可以发生的。

  主持人尹俊:也想请教杨先生,您觉得个性的成长和创造性之间,两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杨念鲁:我个人认为有创造性的孩子一定是个性彰显的,但是这种张扬不是表面现象,一定是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否则不会有创造性。如果我们做事都是循规蹈矩,都是按照一个模式,按照老师、按照旁人的指点,不敢有求异的思维,不敢有批判性的思维,不敢有创新的东西,做作业都是标准答案,考试也是一个评分标准。长此以往这样训练下去,怎么可能有创新思维,怎么可能有创造性。真正要让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国家,一定要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才可能使我们国家成为创造性的国家。

  主持人尹俊:目前在这方面还是做得不够的。

  杨念鲁:我们在这方面差得非常多,过去更多的强调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评价标准,像工厂生产标准件一样,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按一个规格,一个标准生产出来。因为世界是多彩的,社会是多元的,对人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我们很难说他是高是低,是好是坏,但一定要对这个社会有贡献,只要这个人愿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体会到了职业的幸福,就一定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主持人尹俊:人与人完全不一样,不能一把尺子量所有的人。金先生也认真学习过教育规划纲要,出台之后,您是仔细学过,能不能跟我们谈谈教育机构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是不是应该大有所为?

  金鑫:纲要出来以后,我们还是很兴奋的,学大教育一直遵循的是个性化教育的方式,纲要提到了要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战略主题。并且说整个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我们认为全面发展和个体发展统一其实就是个性化教育,所以从这点来看,国家已经提出了指导,预示着我们教育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和改革和进步。这个孕育着很多机会,我们一直把学大教育当做对学校教育的补充,这种补充不仅是形式上的,更多是在理念上的补充,因为我们做的事情可能学校教育或多或少的原因,他们做不了,随着纲要的颁布和实施,这里的空间会非常大,不仅对学大教育,对一些能够读懂并深刻理解纲要的社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都预示很大的机会。

  主持人尹俊:杨先生,请您比较一下,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和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相比,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劣势,有哪些东西是值得互相借鉴的?

  杨念鲁: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自己去过的国家不是非常多,很难给一个比较全面的结论,凭我一星半点的感性认识和比较,我们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更多强调基础性,基础一定要打得扎实,打得牢固,特别是我们的数学,我去发达国家访问的时候,跟同行交流,他们最羡慕的是我们的数学教育。我们有这样的例子,身边的朋友的孩子在国内的数学算不上特别好,但是到了国外以后,被视为那个地方的数学天才。这种例子应该是很多的。我们比较注重严格严谨的训练,基础的扎实,考试的统一性,标准的统一性。而国外很多发达国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统一要求,更多强调的是孩子个性的发展,针对不同的孩子给提供不同的教育,只要在自身基础上,在他的兴趣爱好基础上,让他有充分的发展就可以了,就达到教育的基本目的。这两种情况都有积极的一面,同时有不足的一面,应该是互相借鉴。

  除表现形式上外,在教育理念上中、西方也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的家长都希望我们孩子上北大、清华,事实上不可能,北大清华就这么大招生量,北大清华不行,就上211,一定要上尖子学校。前年年底跟七八位咱们国家知名的高中校长一起去了趟美国,在美国加州一所高中跟他们员工和学生座谈,其中一个女孩子是校长非常推崇的,说这是我们学校最优秀的孩子,我们跟他交谈过程中,从对国际形势的看法,对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来看都是非常优秀的女孩子,后来我们一个同行的校长问起她,你马上毕业,准备报考哪儿?这个时候她没说话,她们校长说了:“她要考哈佛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她的理想是报考一所并不很知名学校的兽医专业。”我们感到很吃惊,这么优秀的孩子怎么学兽医,她解释说:“我父亲是兽医,从小看到这些小动物,对他们非常有感情,非常有兴趣,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这些动物免受病痛。”这在中国好像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举这个例子想说明我们对孩子期望,教育理念和人才观上有很多盲目性,而西方的国家可能更注重孩子自身有什么想法,他有什么需求,他是否有职业幸福感。

  主持人尹俊:我有个朋友报考的时候报了京外的大学,他爸妈动用资源,把志愿改了,改成北京,让他没有离开父母的怀抱。

  杨念鲁:我们有个副会长说过一句话,非常深刻,他说高中应该是做梦的地方,西方发达国家的孩子在高中阶段做梦,有自己五彩缤纷的梦,而我们的孩子却在做题。

  主持人尹俊:接下来请教金先生,您刚才谈到了学大的老师在结合培训经验的同时,发表了几千篇关于个性化教育方面的论文,这些论文加在一起已经出三本论文集,请您介绍您是如何把一只培训机构的师资打造成如此专业的专职的个性化教育的师资队伍的。

  金鑫:学大教育无论从教育的理念上,还是从教育的方式上,都是围绕着个性化教育做的,我们的师资也必须是个性化的老师。刚才顾老先生讲的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学大的师资观就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老师,不一定说是有多么高深的理论,多么丰富的资力,只要适合这个孩子的个性特点、风格,能把这个孩子教好,他就是最好的老师。从这个意义上讲,学大首先是让我们的师资队伍是一定要接受我们的个性化教育的理念,他的舆论基础就是深深烙印在我们老师的思想里。第二,我们的个性化的教学教法,很多都是一对一的教学,这跟班级制的集体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一对一的教学怎么去做,怎么跟孩子沟通、互动,怎么发现孩子的学习问题,学习的障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种种方法都会有相应的培训教材和培训的体系。

  接下来这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服务每个孩子过程中,不断有新的东西出来,我们会把他们提炼出来,会把他搜集起来,我们每年都会做评比,包括我们老师教学的评比,我们做课程的评比,包括论文的评比等等,这个是通过日积月累,积淀了一大批优秀的个性化的老师和一大批优秀的素材,慢慢地形成了我们的一个是服务体系,一个是课程体系和产品体系。

  主持人尹俊:请杨先生,能不能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给我们分析一下未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将会是什么样的,有可能会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

  杨念鲁:《规划纲要》已经描绘了未来的教育蓝图。如果按照规划纲要扎扎实实做下去,我相信若干年以后,中国的教育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但是做起来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障碍,问题还非常多,而且有些问题可以说是多年来,甚至是上千年积累的结果,改变起来也是相当地艰难,这需要我们做出很多的努力,需要我们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等,还包括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等等,方方面面要进行综合的改革,统筹来改革,我们才能够达到我们的目标。

  在这里想强调一点,就是教育理念的转变,不光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校长和老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全社会都应该转变教育理念。这个需要大家共同来做,需要全社会来做,因为教育观念的偏离,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的主流媒体,有时候不经意期间也会流露出不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举个例子,前两天中央电视台一个早间节目教大家怎么样填报高考志愿,这是非常人性化的节目,我感到很好。但听了以后,有些失望,他的主要观点是根据自己的考分确定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这本来没错,但他把高校的专业分为“好专业”和“差专业”。

  主持人尹俊:他没有提学生喜欢什么。

  杨念鲁:喜欢什么是一方面,另外关键是什么叫好的专业,什么叫差的专业?既然是差的专业,国家为什么设这些专业。应该说,无所谓好专业和差专业,关键看谁来读这些专业。要因人而异,不仅要看他的考分,还要看他自身的兴趣爱好是否适合这个专业。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讲,这个专业对我来说可能是非常好的专业,对你来说可能是非常不好的专业,因为我们的兴趣特长,各人的特长和学习基础都不一样,中央电视台在这个问题上都不经意之间流露出一些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可见不正确的价值观渗透在社会每个角落里。要改变这种观念,需要全社会付出巨大努力。

  今天之所以愿意到这里来,也愿和大家一起到这里讨论这个问题,就是希望通过公共媒介,向全社会传递一种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当然不是我说的这些就一定是正确的,希望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做这个事情。即将召开的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就是想搭建一个平台,让全社会和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个性化教育才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主持人尹俊:谢谢杨先生。最后问金先生一个问题,听说您在国内首先成立了第一家个性化教育研究院,请问这有什么意义所在,它的任务又是什么呢?

  金鑫:就像杨秘书长讲的,现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很多有一些问题,刚才谈到的中西方教育的差异等等,这个说起来差异很大,甚至有很多完全不同的观念,这个是跟环境有关的,因为中国的环境跟美国的环境或者跟欧洲的环境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资源、人口、还有传统,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可以借鉴,但是如果照搬过来,可能也有问题,我们成立个性化教育研究院的目的是怎么样跟中国的,我们把代表比较先进的教育理论,怎么结合中国的实际研究出来相应的模式、理念等等。因为现在中国的评价体系还是说分数是最主要的,我孩子的升学还是要看中考成绩、高考的成绩,虽然现在小升初没有的,大家都知道中学还是通过很多考试来选拔孩子的。这个环境如果不改变,很多东西,教育理念都是免谈的,因为这是主流,反而我们要学像瑞典、芬兰很多个性化教育,变成异类,很多孩子没法生存了。很多个性化教育就是要结合教育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做一些事情,做一些研究,做一些探索。比如说现在还是比较重视学业成绩,比较重视学科,比较重视考试,我们怎么能帮助孩子在这个基础上,达到他的目标,而不是让他痛苦地学习,而是对学习有兴趣,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个其实是能帮助他,并且在这个阶段受益,在长大成人以后,终身受益的事情。

  谈到个性化师资的时候,还有一个理念是爱,我们有一个口号:“爱,赋予人们学习的灵感。”跟顾老师讲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一样的。老师必须对教育有热爱,必须对孩子有热爱,他才能教好这个孩子。包括我们强调的教师要有爱心、责任心、平等、宽容,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主体,对他尊重。还有个性化教学方法中所提倡的或者说所应用的探究式、引领式、参与式、渗透式的先进教学方法,都是个性化教育研究院在一点点通过实践,通过研究所摸索出来或者探索出来的东西应用在我们实际一线的教学和教育环境中,才能上那么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通过过去几年的发展,从学大的成长速度就能看出来,个性化教育现在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但是蓬勃发展可能确实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在8月份召开的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非常荣幸学大教育能够承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高规格的会议,希望能把个性化教育,刚才杨秘书长说的代表教育生命力和教育理念,通过高规格的会议向大家展示,扭转一点我们比较陈旧或者盲目的教育观念和理念,能够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哪怕现在先做一点事情,能够改变一点也好。

  主持人尹俊:谢谢杨先生,谢谢金先生,希望今天不光是杨先生还有金先生,还有常校长、顾教授几位能给广大网友、家长、教育工作者还有全社会所有的人一起启发。谢谢大家收看今天的网络节目,再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教育 个性化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