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主题辩论:孩子的未来到底由谁做主(3)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6日 09:16   新浪教育微博

  杨鹏:比如说你去超市你特别喜欢那个玩具,你不交钱,然后把它拿走,这个时候你爸爸会不会管你?

  心龙:他会当作没看见,这种情况没发生过,我也不知道,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由我爸爸回答。

  杨鹏:当你的儿子他想做主的那件事你认为是违反法律的,或者是违反社会正义和道德的,你觉得你必须要去拦他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时候?现在没有,也许将来会有?

  心龙爸爸:现在就有了,怎么说呢?对于学生来说吧,要是说想老师提出不做功课,或者说向老师随便请假回家读舒,我觉得这个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违法,在座的大家都笑了,可能都认同这个观点。突然有一天他就跟我说,爸爸,我小时候,7岁以前那么爱读舒,现在哪有时间读舒啊?你说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爸爸,你想一想,你睡不着觉你想一想?后来我一想,怎么办?那我就和老师协商一下,我说给孩子的作业能不能减一减?后来我和校长谈了几次,和班主任谈了几次,终于谈下来了。

  后来,这个孩子的想法,他有点儿太贪了?怎么太贪了呢?他又说爸,我这点儿时间也不够,能不能半天不上学?这简直是犯罪了,要走邪路啊。你说对于家长来说,这样一个想法,在座的各位都是家长对吧?双重身份,您能同意吗?但你想如何来表达我的观点呢?这个时候我就矛盾了。我跟大家说实话,我又经过一番斗争,一般12点半以后才睡觉,现在你没看我眼睛都睁不开,终于老师也同意了,班主任也同意了,校长也同意了,后来我赶紧的,在我们学校里面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做到的,而我们做它干什么呢?我就给他提供一个博览群舒的机会。因为在小学期间,我觉得我们的小学如果因为时间上的问题丧失了对读舒的热爱的话,我觉得我们家长是有罪的。

  杨鹏:那您是有意识培养他读舒的习惯是吗?那这个层面上是不是也是为他做了一些主吗?

  心龙爸爸:这个是不可回避的,就像他刚刚说的,他身上有我的影子,我身上也有他的影子。他刚才说得非常好,他是蒜,我顶多是个酱,我还得听他的。

  主持人 杨芮:好的,刚才我们两方的家长,还有我们的特别嘉宾都已经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我们也看到了这个地方真的是有一些交锋所在。接下来我们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就是我们的专家深观察,刚才我们的王晶老师和周教授已经听了大半天,首先我们请王晶老师谈一下您的观点。

  王晶:就具体问题他们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了,我一边听着一边想一件事情,其实今天让我来做这个点评的时候我就觉得还用点评吗?孩子的未来谁做主?肯定是孩子。但是我又转身想,这个问题之所以放在这儿讨论肯定有它存在的理由,这就让我想到了文化,其实任何一个问题的产生都跟它的土地是分不开的。

  昨天我在钓鱼台宾馆也听了一个报告,有个人就是讨论中西文化的背景下,孩子成长的模式和家长怎么来教育孩子的不同。其中我给他提供了很多大陆的数据,他在台湾采集了一些数据,然后在欧美拿到了将近19000张量表,这是一个很大规模的调查。最后他有一个结果,他说中西文化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中国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好,是因为他努力学习的这种美德,有了这种美德之后他才变得才华横溢。而美国或者欧美教育发达国家的父母认为这个孩子有才华才能学习好,才支持他去读好的大学,而他没有学习的才能可以做一点别的,他学习不好不是美德的问题,而是他遗传的问题,也就是刚才说的基因的问题,所以在他们国家这个问题不是在讨论的,在我们这儿,仍然学习是一种美德,不管怎么样,不努力家长都会说,你稍微考一点高分的时候家长就说你努力了吗?它跟思维方式和文化是有关系的。

  回过头来说今天的文化,我们为什么讨论这个问题?还是离不开文化。上午黄教授讲了一个简例,说国外的人摁电梯摁一下就不管了。在台湾的时候可能还要摁一下“关”,黄教授已经觉得多了,在中国的时候摁五下,所以国外说中国电梯的返修率特别高,因为我们的文化里有急躁,等不得。可是一个人这样,两个人这样,那我们就要想一想这是偶然吗?这一定是在文化中产生出来,那么这个文化是什么?我在清华里也经常看到这样的事情,那些人也是有学问的。其实回过头来看这个民族的文化中,第一,缺少安全感;第二,我们这个文化中缺少诚信,当跟别人说了之后,你回答是真的吗?然后再说一遍,真的吗?然后我摁了一下电梯之后电梯真的能反应过来吗?于是我们再摁一下,于是我们感觉到了安全。

  好,那我们又反过头来说今天嘉宾的问题。能有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舞台上出现,我相信在座的人肯定都相信孩子的未来肯定孩子做主,那为什么讨论这个问题?就是说孩子的未来不是孩子在做主,是家长在做主,不让家长做主行不行?不行,比如说择校的问题,那么这个显然家长要去做主。包括家长要去协调学校的这方,这方应该是孩子做主,可是你还是要跟学校老师协调。

  那么我们今天要清晰一个问题是什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父母是有做主的成分的,完全靠孩子这是不可能的。但是生命是一个成长过程,如果按照一万里的话,孩子能够做主他的命运的时候,一定是他来掌握自己的命运,我觉得这个大家都知道,最重要的还是文化的问题,所以大家刚开始热烈地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是我们身在这个文化之中。

  我们今天在讨论的时候我们是否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在注入一些新的与时俱进的理念?可能会使我们的讨论更加提升,使我们更有效率。就像刚才杨老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在讨论孩子的未来是孩子做主,可是我们没有请孩子来,这两个是意外的嘉宾,我们也没有想过我们带着孩子来参加这个会议,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在我们文化中集体无意识的还需要很多新内容的东西。所以今天的讨论无论是胜与负,我觉得真正引起大家思考的是我们家长究竟能给孩子多少助力让他未来做主?在他不能做主的时候我们现在能做一些什么?但是我们现在做的东西是给孩子一个动力让他更好地做主,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个,我想我们可能就完成了今天的预期,谢谢!

  主持人 杨芮:谢谢王晶老师,接下来我们把话筒交给周老师,听一听他的观点。

  周老师:今天这个话题,因为孩子做主的问题首先是家长做主,因为孩子一生下来不可能自己做主,所以关键在于我们家长给什么样的文化教化。文化教化不一样,那么未来孩子做主是不一样的。孩子做主分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想不想;第二个是敢不敢;第三个是会不会,连想都不想那都不用说了。所以说在没有科学的塑造之前,谁做主?那不好下结论。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从今天双方谈的内容来看,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孩子教育,一个最大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说家庭围着孩子转,孩子围着舒转,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孩子是没希望的。孩子的培育应该是在生活过程中间取得的,根据生活孩子们自己自然地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才会懂得生活,懂得爱,不是说父母爷爷给孩子多少爱,孩子才懂爱,不是这样的,是一个家庭的家长的所有成员都能够相互有爱,能够感觉到爱,孩子在爱的生活中体会到爱,孩子才会爱,否则他是不会爱的。塑造孩子的爱也不是说一个标准,就像上午讲的,不是把茄子塑造成苹果,或者把土豆塑造成苹果,是苹果就是苹果。

  主持人 杨芮:好,非常感谢周教授的点评。我觉得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没有帆的船任何风对它来讲都是逆风,而在这个船上不仅是我们的孩子在掌舵,我们的家长也是舵手。在我们最后的小小的尾声,我们两位小朋友也为我们在座的叔叔阿姨们带来了节目,因为我们这两个小朋友也非常优秀,其中的杨心龙在过去一年当中,很多人都会在网络上点击他的视频,而我们的曹云舒同学的英语非常好,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先请心龙来展示一段你的口才,有请心龙!

  心龙:我发现有一个问题,我同龄的孩子不喜欢我喜欢的东西,但是这个情况对我来说我非常容易克服,但是我很快我就有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我喜欢这些东西,对其也感兴趣,而为什么我的同学对这些就没有兴趣呢?这个问题我一旦解决就是可以解决我的伙伴问题,所以我研究了它。最后我得出了答案,就是因为我们的目标不同。实际上我刚才没有说,刚才哪一方来着,问孩子的目标是什么?我现在开始问我自己,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儿童的探究团体,这个探究团体实际上也是我的一个任务,当然我再重生,这个任务没有任何人给我,是我自己给我自己下的,这个任务我没有想过尽全力去完成它,但是完成它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可能我靠我自己根本无法完成,但是完成它就有很大的意义,也许能帮我解决伙伴问题,我现在也得到了答案。我的目标是这个,我们所有的学习、研究、探讨,包括和我爸爸的交流,也会围绕着这一主题而进行。而别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目标,可是他们的目标和我不一样,自然他们的学习、研究和探讨,对为他们的目标而服务,这也是我没有伙伴的原因其一。

  所以通过这里我已经看得到我和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在这里。

  另外,我还是想说我的兴趣实际上在学校当中体现得很快。我想跟大家说一件事情,可能在座的教育专家、老师们你们都无法想像,在我的学校里有一个类似于孙中山建立同盟会一样,他们在QQ群里建立了反抗老师的QQ群,他们没有邀请我参加,但事实上这已经很令我满足了。我已经看得出来我们内心的发展是极快的,而且它的速度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这也让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我能不能把这些东西读懂它,分析它,实际上分析这个的过程也是分析我的过程。对于我来说我的父母没有说不支持我,同样他也没有说支持我,这一点父母做得很好,他们要我自己去猜猜他们的态度,而从来不给我明指。但是无论如何我会坚持我的兴趣,而且尽最大的努力把它完成。

  主持人 杨芮:非常感谢心龙,我刚才真的难以想象这是一个11岁的孩子说出来的。接下来我们把话筒给到的是云舒。来,云舒给大家来一段。

  曹云舒:心龙哥哥的口才可真好,我可比不过他。我呢,其实本来想给大家游一段泳的,但是不能游泳,所以我就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英文小故事。 主持人 杨芮:好的,谢谢云舒,谢谢!刚才我们经过将近有40多分钟的一个辩论,其实说白了是一个讨论,我们双方的家长和嘉宾,还有我们的专家都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不管是最后到底是谁赢谁输,其实没有关系。我们其实不管教育我们的孩子用这样的方法,或者那样的方法,而最终只要我们的孩子能够找到真正内心的幸福和快乐,才是我们作为家长最真的幸福。再一次感谢我们的嘉宾,谢谢各位,谢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