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规范小升初需从源头下功夫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9日 09:46   中国教育报

  这位校长说,民办学校刚出现的年代,为了扶持民办学校,让民办学校先行招生,公办学校再摇号招生。很多民办校在这种扶持下迈向优质后,开始收高昂学费,大张旗鼓地搞测试、争抢生源,公办学校优秀教师也经常被“挖”,最终导致一些民办学校好生源快“撑死”,另一些公办学校却“饿得慌”。他提出,政府是否应该考虑改变这种政策,让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地位的同时,也注意到招生过程中不公平的现象。

  对民办校的招生行为,游永恒认为,民办学校按照市场化运作,举行选拔考试、收取高昂学费无可厚非。家长(微博)们对民办学校表现出浓厚兴趣、争着报考的现象,也在提醒政府要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以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民办学校还起到了弥补优质公办教育资源不足的作用。”游永恒说。

  但他同时也认为,家长们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民办学校身上完全没必要,社会和媒体是该给小升初火爆场景降降温了。“现在的家长过分夸大、渲染‘输在起跑线’概念,总觉得孩子要没进一所好学校,就可能落在别人后面。”游永恒说,其实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每天都有新的起跑线。家长们也不要老是用旧的观念看待所谓的好学校、差学校,只要给孩子提供的是合格、健康、上进的教育,就是好学校;而孩子只要保持一种向上的动力,在大多数学校都是可以成才的。

  游永恒认为,部分家长送孩子去读民办学校有攀比的心理。看到人家的孩子读民办学校,就想方设法也把自己的孩子也送去。他认识一位家长,每天早上要花2个小时送孩子上学,自己和孩子都很累,得不偿失。“在我看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就应该实行按居民所在地、社区就近入学。”

  就当一次练兵,考上了也不去?

  一些家长认为,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现在小学里的考试基本上拉不开差距,而民办学校小升初测试的题目相对较难,专门带孩子参加考试,仅为练兵。

  还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见下世面”、“权当练兵”,让孩子参加考试。

  从四川省内江市赶来的潘先生就是其中一例。为了赶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的考试,五一前夕,他就带孩子住进了成都亲戚家中。

  “我就是想让他来见见世面,感受下氛围。”潘先生说,孩子在内江市当地最好的一所小学读书,在班上的成绩也算不错,可就是有些心浮气躁。“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次出来,就是想让他看看和成都娃娃的差距。”他笑着说。

  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在考完第三天就放榜了。“娃娃考了152分,距录取线差了23分,特别是数学只考了70多分,和成都孩子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潘先生说,拿到成绩单回家后,他立即给孩子请了一位数学教师到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不过,潘先生也表示,即使孩子考上了,他也没打算送孩子读民办学校,“每年学费都要近3万元,我们工薪家庭怎么供得起?”

  家住成都市新南门的汤先生倒是有这个经济实力,不过,他也没打算让孩子读民办学校。“我就想通过民办学校考试检验下她这六年学得怎样,顺便也长长见识。”汤先生说。

  汤先生说,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现在小学里的考试基本上拉不开差距,而民办学校小升初测试的题目相对较难,能检验孩子的真才实学。

  最终,没有任何压力的小汤参加了成都外国语学校的测试,虽然距离录取线差了16分,汤先生也还满意:“说明孩子学得还不差。”

  不过,对家长们拉着孩子到处考试,美其名曰“练兵”的做法,游永恒并不赞同,认为这“毫无意义”。在他看来,孩子成绩怎样、综合表现如何,通过平时在校的学习就可以看得出来;拉着孩子到处赶考,反而会把孩子和家长们的心态搞坏。

  “因为报考人数众多,民办学校为了挑选学生,就会在试题上增加难度,出现超出国家课程标准的内容,甚至会出现奥数题目。”游永恒说,这样连续考下来,本来在学校很优秀的孩子,反而因为做不出题,使自信心受到打击而垂头丧气。“孩子考得越多,挫败感就会越强。家长也可能会变得更加焦躁,甚至指责孩子。”

  不过,游永恒也谈到,民办学校在测试时出偏题、怪题、考奥数的做法对整个小升初起到了误导作用。他建议政府要对民办学校给予规范和指导,民办学校自身也要有社会责任感,在国家课程标准的范围内选拔学生,同时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艺水平纳入考查范围,而不仅仅看考试成绩。

  今年3月,成都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规范2012年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民办学校在确定招生标准时,应以国家教材大纲为准,不得涉及奥数等超课标内容,也不得使用奥数等各类学科竞赛和学科等级证书作为招生依据。

  而几所民办学校校长在记者见面会上也郑重承诺,遵守国家教育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在招生过程中坚持测试内容素质教育导向,坚持课程标准和能力导向。

  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教育专家姚文忠认为,家长要不要带孩子参加报名小升初考试,这是他们的自由。但鉴于教育文化储备的不足,现在大多数家长对如何教育孩子、选择怎样的学校,都没办法透彻理解,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进行更加明晰的引导。 

  【亲历】

  艺体特长,独辟蹊径进名校—— 一位家长的小升初选择

  除非孩子最终就读的学校确定下来,否则尤先生心头一直都不踏实。

  尤先生的女儿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就读,一年前他就开始“谋划”孩子的小升初学校了。

  按照今年“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要求,女儿小尤参与“微机摇号”的学校范围只能在青羊区内的两三所中学。

  尽管也有可能“摇”进一所优质初中,但尤先生并不满意,他看中了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成都七中(初中部)。

  尤先生和孩子的户籍并不在高新区,要通过就近入学就读这所学校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怎么办?尤先生想到了另外一条路径——通过艺体特长生的方式考进去。

  原来,尤先生在孩子小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她在艺体方面的特长,小尤从三年级开始就在培训机构学习唱歌、跳舞,特别在健美操项目上成绩突出。小学五年级时,小尤代表学校参加了国家级健美操比赛并获得二等奖。

  就是这个国家级奖项,让尤先生更加坚定了让孩子就读成都七中初中部的信心。而此前与这所学校的接洽中,尤先生也感觉到学校对女儿的兴趣:“他们看到女儿的全国性获奖证书,虽未作出明确答复,但仍表示希望很大。”

  6月5日,成都市中心城区初、高中艺体特长生招生办法和招生计划出台。今年,成都市招生艺体特长生的初中学校有56所,涉及球类、器乐、舞蹈、音乐等多个项目。

  报考条件要求必须具有成都市学生优秀艺术人才大赛三等奖以上证书或艺术考级五级(含五级)以上证书;而报考体育特长生必须具有某项体育专长且达到一定水平、在学校或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运动会中取得一定成绩。

  尽管条件非常苛刻,每所学校的报名计划也有限,单招艺术或体育特长生的学校按5人/班、兼招艺术和体育特长生的学校按6人/班实施,但由于没有“户籍所在地”的限制,很多家长,特别是具有一定艺体特长的孩子,家长都想通过这条渠道为孩子“谋”得一个优质公办初中的学位。

  而成都市教育局也加强了对各招生学校的过程管理与监控,严禁学校用艺体特长生指标招收不符合特长生条件的考生。而对每所学校申请招考的项目,教育局也进行了严格审批,如果三年内达不到效果,教育局还会实行动态调整,取消学校该项目的招生资格。

  今年,成都七中高新校区初中部的健美操项目招生计划为4人至5人。看到这么少的名额,尤先生感压力很大,不过他不想放弃。他准备6月19日带女儿到学校正式报名,6月21日参加学校的专业测试。如果6月26日,尤先生能在学校公示的录取名单中找到女儿的名字,那他悬了大半年的心也就能平静下来了。

  【观点】

  规范小升初需从源头下功夫

  每当进入小升初招生时节,家长们都会变得焦躁不安,为了让孩子进入一所理想的初中学校煞费苦心,虽然很多做法并不可取,但家长的心情也可以理解。

  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普遍寄予了很高期望。我们所做的一项独生子女课题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家长的期望值要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家长。正如人们常说,一个独生子女承载了家中几代人的希望。在家长看来,孩子能够在小升初中胜出,进入一所理想的初中学校就读,似乎向未来的成功又靠近了一步。

  另一方面,初中学校之间的差距仍然客观存在。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已经取消,但传统的优质初中学校在家长心中的印记一时还难以抹去。客观地讲,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校风和学风往往需要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淀才形成,得到社会的认可也绝非一日之功。因此,寄希望于短时间内消除学校之间的差距,实现学校之间的完全均衡,进而改变家长对学校的传统认知并不现实。

  规范小升初、缓解择校的任务固然艰巨,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真的无从下手,近年来,各地的一系列改革实践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通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了薄弱学校的硬件改造;通过教师流动,提升了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通过优质资源共享,提高了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生源差距是校际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在合理配置生源、缩小生源差距上下更大功夫,是当前缩小校际差距,缓解择校的重要之策。

  首先,应当合理调整片区。免试就近入学是各地小升初的通行做法。从今后的改革趋向看,需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合理调整片区,确保每个片区内都有家长认可的优质初中学校,使孩子在就近入学的原则下拥有更加公平的机会。

  其次,应当规范招生行为。由于实施免试就近入学,部分优质初中学校失去了选优的合法途径,各种变通的选优手段应运而生,特长考查、智力测试和面试面谈在小升初招生中屡见不鲜,生源争夺使教育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人为破坏。应当严格禁止各种考试及其变相考试,取缔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切实规范小升初的招生秩序。

  再其次,应当适度调配生源。在合理调整片区的基础上,应当确保片区内优质初中学校参与电脑派位。基于一些特殊情况,跨片区招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应当严格限定学校的招收比例。将部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有助于缓解初中阶段的择校压力,这一点在实践中会逐步得到印证。但这一政策需要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更科学,确定多大的分配比例更合理,应当从各地实际出发,并在今后的改革实践中逐步加以明确。

  需要指出的是,家长对心目中的优质学校趋之若鹜,某种程度上也是攀比、盲从的心态在作怪。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对学校的了解更多来自于熟人之间的口耳相传、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认知。事实上,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一大批初中学校的面貌已发生了根本改变,现实中的优质学校也不再仅仅是家长心目中的那几所,对此家长并不完全了解。应让家长和孩子走进校园,近距离感受教育改革给周边学校带来的变化,进而减少他们对这些学校的盲目排斥。相关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要把工作做实做细。(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小升初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