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审视孩子“早恋” 情感教育亟待加强

2012年12月04日10:25  新闻晨报    

  邓海建

  中国人喜欢将孩子的爱情称之为“早恋”。早恋不比晚婚,虽然时间上一样是没踩准点,两者却有天壤之别——早恋,不仅是情感问题,更关乎道德与成长。据《楚天金报》报道,二年级的小学生写情书向心仪女生告白,没想到情书被撕了,理由是有人 “送了我一部iPhone4s,我决定跟他在一起”。孩子回家后痛哭:“我失恋了。 ”

  这故事真实性待考:谁家父母动辄给孩子买苹果手机玩?再说,小丫头如此“收彩礼”,家长[微博]果真能安然淡定?不过,此前有八卦调查称,随机采访武汉的80名小学生,其中54人表示同学间有“谁喜欢谁”这样的绯闻,14人承认自己有恋爱对象。于是,“两成小学生早恋”的结论漫天飞。

  以前是中学生“早恋”,现在连小学生都“着急”了,听起来挺吓人。不过,担心过多恐怕实在是有点“想象力太丰富”。一方面,“早恋”本就是个带有成人成见色彩的词汇,相互欣赏或者爱慕,不过是孩子审美能力形成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就孩子的“恋爱标准”看,无非是成绩好、长得靓,这种超乎功利取向的评判标准,与其说是早恋规则,不如说更像择友尺度。此前有学校为限制“早恋”,规定男女生之间要保持“44厘米以上”的距离,据说还是所谓专家的研究心得。问题是,单纯喜欢一个人,会因为这 “44厘米”而“绝缘”?

  因“苹果”而挫败的小学生,令人想起不久前某车展现场,几名身着比基尼的女童车模亮相,引来一片质疑声。这段时间以来,舆论在孩子的“爱情”或“身体”上大做文章,虽赚足眼球,迎合了“微传播”的癖好,却也是直接或变相“消费童真”的行为。

  当然,客观审视孩子们的 “爱情”,也不是没有值得慎思、甚至警惕的一些现象:一者,相较于“反腐”或“戒毒”等主题而言,更亟待从娃娃抓起的是“情感与健康教育”。最近,央视再一次推出了一个特别调查类的采访《我从哪里来》,结果,神一样的回复层出不穷。有人说,70后被采访者的父母会说,“你是垃圾堆捡来的”,80后被采访者基本是“买彩票中的”、“充话费送的”、“再来一瓶换的”,90后被采访者可能是 “网上下载的”——玩笑归玩笑,却也反映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即情感与健康教育要么 “羞于启齿”,要么完全依赖孩子 “自学成才”。随着孩子早熟年龄的提前化,该教育的不能及时教育,结果就是“野蛮生长”。

  二者,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新媒体触角下潜,资讯良莠不齐,价值碰撞更为常见,加之社会结构在开放与封闭中走向矛盾的两极,只能“宅”在家里的孩子更多接触的是电视、网络。家长越来越忙了,功利取向越来越多了,情感需求越来越被忽略了……所谓的“早恋”,也许不过就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一场感冒——虽能不药而愈,却也需要关怀。

  从《诗经》开始,中国人一直就在咏叹自由的爱情,却又在恋爱的身份与资格上纠结敏感了千年。小学生的“爱情”,是我们心虚的投影,或更像是柠檬味 “成长的烦恼”,有些酸涩,有些美好,有些单纯,有些不靠谱——却显然不是我们眼里的那枚正品“爱情果”。

  (作者为资深评论人士)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