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选择国际学校不能只看孩子意思

2013年05月11日00:15  新浪教育 微博   

  没有中国文化的国际教育不是好的教育

  主持人:先尊重孩子的第一意愿,然后家长[微博]考察学校软硬件的设施、设备,还有师资力量,然后看孩子将来的走向,比如我要到哪个国家,偏重课程的选择上。这就要求了这些东西给我们的国际学校提出了很多高规格的要求,要有自己的特色。接下来时间里有请孔裔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孔令涛先生和大家分享一下经验,就是如何将国内的国际学校办出自己的一些特色?

  孔令涛:有一个著名的电视节目叫《一战到底》,可能有很多朋友记得,曾经有一场擂主挑战选手的时候,挑战者说你太逊了,我已经拿到了雅思[微博]多少多少分,已经被伯克利的一所大学录取了。然后开始比赛,第一个问题是,中国的端午节是几月初几,我们这位伯克利雅思高分讲八月十五,紧接着感觉不对就猜,三月初三、四月初四、五月初五、六月初六,试问这样的孩子去伯克利能吃得开这样一个学生吗,我想肯定不是,我想拭目以待这个学生的前途。所以当家长选择学校的时候教育理念是最关键的,首先像一条大船前进的方向一样,方向不对可能会南辕北辙、方向不对可能会触礁,教育理念是最关键的。

  还有孩子选择国际学校的时候,并不是一味的按照孩子的意愿去选择,因为我曾经接触过无数的孩子和家长,他们就问我想去美国,我想去英国,我说你去过美国吗?没有去过,你去过英国吗?也没有去过,那你为什么要去美国?我们同学都要去美国。孩子有极强的盲从性,如果一个真正负责任的,首先要分析解析孩子,给孩子一个规划,然后再决定上什么样的学,是否适应出国。这里我要说,我们的学校最后是面试父母决定我收不收这个孩子,因为当孩子想上这个学校的时候,我们教育理念如果和家庭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话,星期一到星期五,因为我们市寄宿制学校,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星期六、星期天对孩子的影响产生矛盾的话,我们是归零,所以教育理念非常重要。

  还有一点,我还是举刚才的例子,作为一个国际化教育何为国际教育?难道就仅仅把人家的课程拿到中国来就是国际教育吗?我在很多媒体和采访当中都斩钉截铁的来讲,国际教育没有中国文化、没有中国五千年好的文化底蕴和我们中国好的教育理念在里边不称之为国际教育,所以说在国际教育当中一定要融入我们中国很好的文明以及文化以及中国人聪慧的这个精神。

  在孩子选择国际教育的时候家长应该更多的了解什么是国际教育,而且你将给孩子的定位未来是像很早就出去将来也许成为香蕉人,还是一个在世界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中华骄子,还是回国传承家族企业还是回国报晓国家的孩子,首先给孩子这个定位。然后就是这个学校里是否有人性化的管理,是否有中国文化和国际文化的共融在里面。还有最关键的,看他的毕业生怎么样,如果这些毕业生,我们今年就遇到过,帝国理工已经上的孩子,读了一年半了,想回到我的学校里来,想到我的学校里重读,他毕不了业,对不起,这种孩子我不要,已经晚了。对于一个毕业生怎么样,你们选择学校的时候也看,你们看孩子三个月毕业都干吗,比如圣诞节的时候我的学生已经考到剑桥了,已经成为剑桥校篮球队的队员,在帝国理工上学的,在三个月的时候已经成为牛津大学戏剧社的演员,他为什么要到牛筋去,她要说是道牛津。这样的学校培养的孩子你不担心他将来出国之后能不能吃好、睡好、能不能听懂课,一切全都解决了。

  主持人:我觉得学校特色就是首先可能是听孩子的,就是说尊重孩子的第一意愿,但是我也不能说在孩子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随口说出来的东西就同意他,家长要起到辅助、帮助的作用。学校给孩子做定义的时候,可能先让孩子做一个对各个学校基础的了解,然后再通过比如类似于小游戏、小测试看孩子的基本情况,再来给他做一个基本的定位,然后再来面试家长。我觉得您说的这点特别有意思,就是说我招孩子面试家长。我想问一下,一般面试家长要面试什么内容?

  孔令涛:第一,我要了解他们的教育背景和他们的教育理念,以及这个孩子从生先来到现在怎么培养的,以及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有很多经过我们测试智商、情商包括学业成绩并不是很优秀的孩子,他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想上沃顿商学院[微博],这样的家长你要告诉他什么样的孩子才可以上沃顿商学院,如果他还要一意的讲我就给你交学费你就应该培养我的孩子,如果说是直接消费者的关系,对不起,你给我再多的钱也不要,我办学到现在两年,开办了五个国际学校,我没有赚一分钱,所以我不要这样的孩子,没有意义。

  主持人:就是你希望这个孩子能够真正的通过这个家长的面试了解这个孩子真正以后他的走势、他的方向,还有家庭给孩子所带来的影响。

  孔令涛:而且不仅是家庭给孩子的这种影响,还有家庭给学校的配合。在我们学校里学生家委会和学校的配合是紧密型的,学校所有的事情家委会都可以直接参与。

  主持人:其实这点我觉得还是挺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吗?因为国外很多现在的一些大学的院校,家长的教育背景和家长的学习背景,就如我们所说的家庭环境,现在也基本上渐渐的成为是大学录取学生的要素之一,所以我觉得在这点上,就是从孩子读国际学校开始跟家长这边进行接触,我觉得是很好的选择方式,也是特色方式。

  几位可以说是校方的嘉宾,都谈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今天我们还特意请到了一位学生家长代表,台湾美籍家长JUNE女士,她的两个孩子在国际学校就读了三年,2011年将两个孩子转到公立学校,现在又准备转到国际学校。在座的也有家长,您也认为这样转换来、转换去会不会担心接受不了呢。JUNE女士肯定也有自己的考虑和经历,您为什么这样选择呢?

  国内的基础教育更扎实

  JUNE:我很简短的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我在台湾受的教育,一般念到本科,研究生在美国念,之后两个小孩是在美国出生的,在美国念了几年书,后来因为先生工作的原因我们回到了北京。回到北京我们想都没想从国际学校里面挑两间合适的北京两所最大的学校,很幸运的都申请上了,后来在做抉择的时候我们也很简单,就是说离家近,因为那时候小孩子还很小,之后就在国际学校念了三年。在差不多两年半的时候,就是2011年的时候我们开始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国内的一些家长,还有一些学生,包括四中、人大[微博]附的一些小孩子,那个时候我女儿已经是6年级,在国际学校算是初一的小孩子。我们那时候就很挣扎,就想说国内的小孩子其实非常非常优秀,我接触到的是四中普通班的学生,人大附我想应该是出国班的学生。之后我就开始做一些学校的调查,也去拜访学校,同时就帮我的小孩子报名参加国际学生的考试,不同的是这个国际学校的考试他们还是进到不同的班,很可惜的是我们刚好两所学校是在同一天考试,所以我们只能选择一个学校考试,很幸运的我女儿考上了,我不知道为什么,绝对不是成绩,因为她根本不太懂中文,所以大家不要相信考试。

  做这个决定其实是很挣扎的,就是包括我的小孩跟我自己、我先生。不好意思,我今天是反向的例子。但是我们的想法是这样子,可能跟这位校长提到的,在初中阶段接受国内的教育我觉得还是挺难得的,首先,小孩子在这个阶段我想会特别特别想要了解自己是谁,这个很重要,我觉得是一个认知,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么长时间,虽然在中国住了这么长时间,可是他们一直在国际学校,没有真的认识到中国,这是一点。第二点,就是中文,说好听的话就是多一些语文知识就多一些问题,功利一点来说,她学完中文以后的市场更大。

  还有一个原因,我们觉得说国内的中学教育其实是挺扎实的,而且国内的小孩子我觉得在中学阶段大家还是满一致的,会认真学习。还有大环境,我们既然生活在中国,我希望我的小孩子能够认识他们生活的环境,国际学校可能跟这几位校长的概念有一点点出入,因为我们的国际学校真的只是收外国籍的学校,所以他们能够接触到的,我觉得就像生活在一个气球里面,出了这个气球他们不了解到底北部长什么样子。

  我要说的是说,当我们的小孩子不管是送出去,我们讲他是一个第三文化的小孩,或者是在国内接受这些国际学校的教育,我们讲他们是一个跨文化或者是多文化的孩子,其实都非常非常辛苦的,所以父母如果想好要走这条路的时候,能够多体谅、能够尊重你的孩子,因为他们会有很大的文化还有一些生活习惯的冲击,即使在国内也是一样的,因为他们接受了很多不同的国际课程,他会对自己的很多事情产生质疑,这个时候父母要理解、支持、鼓励他,给他们最大的力量。

  主持人:非常感谢JUNE分享的这些经验。其实我能感受到JUNE女士的感受,就是说孩子在国际学校读,现在有人身在中国这个大环境当中,刚刚也说考试绝对不是因为考试成绩而进去的,因为她看不懂。所以我觉得这点上让孩子转入公立的学校学习一些,可能也是希望孩子更多的接触中国的文化,了解中文的一些内容和学习的方式,这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后来又转回国际学校,可能就是希望她更多的感受一下中国的传统教育,我们所说的公立教育和国际学校教育不同的差异,让孩子能够在环境当中去感受、去跳出,这样孩子能够很快的去接受这个差异在哪里,从而让她能够更多的感受到原来中西文化的差异就在这里。这一点我觉得可行,还是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和孩子的意愿来进行。我看您在举手,您是有问题对吗?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国际教育失败的尝试者

  听众(高峰):对,我是一个孩子的家长,我觉得今天这位女士你们请错了,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谈的国际化教育主要是谈中国的孩子要往国外走,所以请我就应该对了,我想我应该能代表大多数学生家长的一些想法。我的孩子今年是初三考高一,现在也在选国际学校,北京市公立的国际学校跑了很多,现在我也很迷茫,我自认为我本人就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放的也是有一些创新思想的人,所以孩子从小我们应该让他在自由的环境下成长,他现在主动要求出国,平时我们也带他出国去转一转,他比较适合国外这种教育理念。但是我们也认为出去太早中国的文化,我非常欣赏孔校长的教育理念,我觉得还应该是一个中国人,所以希望念完高中。但是现在多数的学校,我看了课程设计,客气讲就是洋拥式,既没有学到中国的文化,也没有过于高中创新思想的教育。很多学校讲我的AP开了多少门,多么学校,事实上上周我到北大附,北大附说我们不考AP,我看北大附这些学生申请国外名校的也挺多。我就想问了,这个AP学它是为了什么?我们国际化教育难道真的从中国填鸭式到了洋填鸭?各位都是教育专家,一个公立学校的都没有,全都是私立,我也想听听各位校长对这种课程设置的一些评价。

  作为家长来讲,我想中国的孩子基本上一家一个,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失败的实验者,我现在老大上初三,老三才三岁多,所以我自己在用不同的方法实验,我今天希望能和各位专家请教请教,到底什么样的国际化教育是真正的能有助于孩子成长的国际化教育。

  范胜武:我现在还是十一学校编制,过三年还得回十一学校,我还是公立学校的干部,同时被派到私立学校。你刚刚说的问题说考察了这么长时间,而且非常非常对孩子负责任。

  你刚刚提的AP问题我说一下,AP课程是一个大学新增课程,之所以北大附没开他的学生照样申请的好,这没问题,为什么呢?申请大学AP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他要求有托福[微博]成绩或者雅思成绩、SAT成绩,这两个成绩加上他高中整个的学业成绩就足够了,包括一些他的实践成绩,足够申请这个大学了。AP成绩是大学下移到高中来学的,学习它证明你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一般优秀学生学的这个项目。同学他考上以后可以抵修大学的学分,可以缩短国外的学时,可以说既节省时间又节省金钱,所以即使不学AP也可以申请到好大学,这没问题。但是我觉得如果你的孩子学有余力有一定能力学它也有一定的好处,因为学AP课程,当然办AP课程本身都是英语教学的,本身也可以提升他的语言能力,不是说学AP只是为了学AP,在教学过程当中是教学相长的东西。

  同时刚刚说我们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一般来说国际学校的师资有这么三块,一个是外教,一个是我们一般情况下的海归在国外名校来做教师,还有一个是中方老师来打造我们的中方课程,这样我们开设课的时候一般可以这么说大家都在摸索中,什么是最合适的,就是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比如十一学校开设的课程非常高端,主要的老师全是外教,中方的包括北大、清华[微博]的博士只是助教,他们帮助他们完成教学,因为他们的录取分一般是530以上。所以课程的开设要适合学习的认知能力和学业能力,有的学校开的一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适合他本身,比如我们学校,我也招的学生,前几您没得选来一个要一个,现在好几比一,现在也分三个层次来教,最好的班、中间的班、差点的班,也叫常春藤班、精英班、基础班,因材施教,所以我们这三种班开的课程也都不一样。

  当然我也非常同意孔校长说的,我们提的口号就是“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的世界公民”,所以我们打造中国文化上也开设了非常多的课程,比如公民课,比如我们的国学经典,比如说我们的中国文化唐诗、宋词,我们高中的时候都开,这些东西对他形成中国根、中国灵魂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要开设适合他的语言课程,包括他的AP、SAT和托福,我们AP课程只有1/3的学生来学,也是根据他的学业水平。

  国际教育不能简单地变洋课程为洋高考[微博]、洋应试

  孔令涛:每个孩子特质、特性都不一样,所以在最初期的时候要分解,要来解析他,比如说咱们刚才讲的一批课程,他是一个在学业到了一定高度之后的学生才可以选择,如果说在中国学AP是为了将来大学少学习、少花钱,我觉得这个几乎不成立,因为在中国现在教AP的师资据官方统计没有多少适合教AP的老师,因为AP在美国都是非常尖端的课程,我们中国老师如果没有那样的生存环境、没有那样的语言环境、甚至没有那样的思维方式是很难教那个课程的,因为美国大学理事会我几次受他们邀请去做交流,我对这个课程是比较了解的。与其说用AP课程仅仅是完成一个报考的杠杆,我觉得是恰如其分的形容在中国AP课程的现状,我也希望将来真正的AP课程能使他成为真正的课程目的,真正的学生就是那么优秀,到国外就是少上学,家长就是少花钱,目前的阶段应该说还在路上。

上一页123下一页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