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家教:古代名人的20首教子诗

2015年02月28日15:12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家庭教育,许多名人教子诗文至今广为流传。下面这些教子诗文,里面蕴藏着大智慧呢。

  教子立志,爱国济民

  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节选)

  【唐】孟浩然

  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

  壮志吞鸿鹄,遥心伴。

  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

  <释义>孟浩然的外甥即将投笔从戎,看着外甥等人马上就要出发,诗人写下了这首诗以寄托自己的期望,教导他们胸怀大志,在战场上团结战友、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为国效力,并祝愿他早传捷报,得胜归来。

  五更读书示子(节选)

  【宋】陆游

  吾儿虽憨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

  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

  <释义>陆游在这首诗作中,教育自己的儿子们,读书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是为了解除百姓疾苦、为国为民效力。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节选)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释义>这首教子诗,是林则徐因禁烟而被革职,将要离家去新疆伊犁充军时所作。

  教子惜时,勤奋读书

  责子(节选)

  【东晋】陶渊明

  虽有五男儿,总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释义>诗人用通俗的语言、幽默的笔调对五个儿子进行批评,严肃而又慈爱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希望他们勤奋学习,不要懒惰贪玩。

  符读书城南(节选)

  【唐】韩愈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释义>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在长安城南别墅读书的儿子韩符的。既指出读书之重要,又指出勤读之可贵。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堕寸功。

  <释义>诗人要求弟侄在青少年时要抓紧时间读书,为终身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切不可面对宝贵的光阴,有一分一秒的蹉跎和懈怠。诗的最后两句,为后人广泛引用,成为千古名句。

  教子孙读书(节选)

  【宋】郑侠

  是以学道者,要先安其身。

  坐欲安如山,行若畏动尘。

  目不妄动视,口不妄谈论。

  俨然望而畏,曝慢不得亲。

  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

  眼见口即诵,耳识且自闻。

  <释义>诗人在这首诗中,系统地讲述了一系列的读书方法:一要做到“身定”,要能耐心地坐下来;二要“神凝”,要聚精会神,不可心猿意马;三要“眼见”,一字一句老老实实看,不东张西望;四要“口诵”,边看边读加深印象;五要“耳闻”,就是要细心地听自己诵读,纠正阅读错误;六要“默省”,即要注重思考、熟记。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释义>陆游在此诗中不仅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更强调了将书上的知识用于实践的重要性。

  示冕(节选)

  【明】于谦

  好亲灯火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

  衔命年年巡塞北,思亲夜夜梦江南。

  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

  <释义>这也是一首强调读书重要性的教子诗,是于谦在巡视塞北时,写给远在杭州家中的儿子于冕的,教育儿子重视读书,不要虚度年华,以免长大后悔恨终生。

  示儿(节选)

  【清】庄德芬

  范相未遇时,帐中盈烟迹。

  贵盛相门儿,贫贱无家客。

  青云与泥涂,勤苦同一辙。

  志学抱坚心,岂为境所易。

  <释义>在这首诗中,诗人告诫儿子,历史上的贤相如范仲淹等,都是与他们少年时借光读书、帐中勤学分不开的。对于每个人而言,无论贵贱尊卑,勤苦学习都是一样需要的。一个立志上进的人,应该抱定决心、勤攻苦读,不为客观环境所阻。

  教子修身养德、正直做人

  诫子益恩书(节选)

  【汉】郑玄

  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

  <释义>诗人在此诗中要求儿子结合言行实际,端正做人,注重德操。

  诫子书(节选)

  【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释义>诸葛亮在这首教子诗中要求儿子在宁静俭朴的生活中修身养性,并告诉儿子过分安逸舒适的生活会消磨人的意志,而急切躁动的性格也不利于陶冶性情。

  闲坐看书贻诸少年(节选)

  【唐】白居易

  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

  劝君少求利,利为焚身火。

  <释义>白居易在诗中劝导年轻人“少干名”“少求利”,并把“名”“利”比作“锢身锁”“焚身火”,教育他们廉洁做人,不要成为追名逐利之徒,这不仅在当时有其进步意义,即使在今天对我们而言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送次公子之官安仁监税

  【宋】杨万里

  汝仕今差晚,家庭莫恨离。

  学须官事了,廉忌世人知。

  争进非身福,临民只母慈。

  关征岂得已,垄断欲何为?

  <释义>杨万里的次子将去安仁这个地方做“监税”官,为此他特意写了这首诗,诗人用精练、概括的语言,教育儿子为官要做到几点:不要留念和牵挂家庭、要专心一意为国家办事,要注意学习、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要清廉奉公、不追求虚名、不谋取私利,要安守本分、不争权夺利,要爱惜民众、不能暴虐,不巧立名目征税、搜刮百姓。

  望耆儿二首

  【明】汤显祖

  雨过杏花寒食节,秣陵春色也依然。

  闲游不是儿家业,大好归来学种田。

  <释义>在这首诗中,诗人郑重地告诫远在异乡为仕途而奔走的孩子,不能游手好闲虚度时光,要及早返回故乡,参加生产劳动。

  治家格言(节选)

  【明】朱伯庐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释义>朱伯庐所撰写的这段格言告诫子女必须简朴节约、切勿铺张浪费,要认知生活艰难、牢记节约财物。

  再示知让(节选)

  【清】蒋士铨

  莫贫于无学,莫孤于无友。

  莫苦于无识,莫贱于无守。

  无学如病瘵,枯竭岂能久?

  无友如堕井,陷溺孰援手?

  无识如盲人,举趾辄有咎。

  无守如市倡,舆皂皆可诱。

  学以腴其身,友以益其寿。

  识以坦其心,守以慎其耦。

  <释义>诗人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学问、交友、见识、操守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性,要求儿子要努力学习知识以丰富自己的头脑,要结识亲朋挚友以免离群孤立,要增长见识使自己心胸开阔,要培养美好品德以求自身不断进步。

  教子慎交,友爱待人

  颜氏家训(节选)

  【南北朝】颜之推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

  <释义>作者强调要交品格优良的朋友,不可随便乱交。

  与长子文(节选)

  【宋】朱熹

  见友嘉言善行,则敬慕而纪录之。见友好文字胜己者,则借来熟看,或传录而咨问之,思与之齐而后已。

  <释义>朱熹教育子女要学习朋友的长处,克服自己不足,向朋友看齐。

  得吉水刘年侄同升喟然二首(节选)

  【明】汤显祖

  文情不厌新,交情不厌陈。

  能存先昔友,留示后来人。

  <释义>汤显祖告诉后人,“交情”重在深厚和真挚,交友应当“不厌陈”。

本文选自盆栽奶昔的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