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无条件接纳孩子 有条件接纳行为

2015年05月17日17:21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分析一下所有孩子不良行为的背后,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没有错的心理需要。

  一次亲子讲座之后,有一位妈妈牵着八岁的孩子来咨询我,“马老师,我家这个孩子特别爱看电视不学习,我打也没用!能不能告诉我怎么办?”

  我没有直接回答妈妈,微笑着对低着头的男孩说:

  “孩子,妈妈对你光看电视不学习有些担心,你知道吗?”

  孩子:知道!

  我问:那妈妈说的是不是真的?你看电视上瘾是不是真的?

  孩子:是的!

  我:那你每天要看多久呢?

  孩子:大概两小时!

  我:哦,你除了看电视还爱做什么?

  孩子:玩!和同学游戏,我愿意和同院小朋友踢球!

  我:哦,原来除了爱看电视你还愿意和小朋友玩!那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呢?

  孩子:超人、奥特曼。

  我:哦,你愿不愿意告诉阿姨,你喜欢他们什么呢?

  孩子:勇敢!

  我:那勇敢又可以做什么呢?

  孩子:帮助别人、保护自己!

  我:哦,阿姨猜,你希望你也能像他们一样,可以帮助小朋友和保护自己是吗?

  孩子:是的!

  我:那阿姨猜,平常你经常感觉很无助,需要人帮助是吗?

  孩子眼泪下来,开始大声哭泣……

  妈妈在旁边也满面地泪水:“从来也不知道孩子心里是这样想的!”

  经过了解,孩子经常感觉自己的想法被人误解,在和同学以及老师的人际交往中非常有挫败感,回到家又不敢和父母说,怕继续挨批评。

  他自己有很多的方式调节自己,比如说和小朋友玩球等,但是由于小朋友们也经常有自己的功课要做,因此只好自己在家看电视,在电视中找到一些精神力量。

  看来,这个孩子并不是真正的电视成瘾。成瘾的表征之一是,为了这件事情而不能自持,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而这个孩子也仅仅是一种转移,如果有小朋友来找他玩,他立刻会去玩耍。同时尽管看电视的时间比较长,作业还是正常完成的。

  然而,如果他内在的需要没有被父母及时看到,给与及时的帮助,时间久了,这种临时性转移就可能变成了主动性逃避,问题就会变得严重的多。

  在这个事例中,我们看到,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的不恰当行为的背后,是人际交往中的不被理解、希望可以得到帮助处理的心理需求。

  这不但不是一个坏孩子,更是一个长期缺乏心理帮助的孩子。

  很多孩子遇到困难、无助的时候,父母首先看到的是他们不恰当的行为,没有看到那颗需要帮助的心,大人总以为帮助孩子就是帮助他调整行为,却忽略了那颗内在的那颗弱小的心早已经伤痕累累,于是容易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简单下定义“这个孩子怎么染上这样的坏毛病?真烦人!”

  当一个孩子一旦被贴上标签,被人说“不是个好人”、“不是个好孩子”,他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对自我的否认、而不是问题本身上!从而导致了孩子不敢把自己的问题说给爸爸妈妈,担心挨批评。这是很多孩子出现心理和行为障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实际上,这个“变坏的”孩子可能正在学习使用某项能力、或者他可能正在某种困扰中。

  一旦孩子被对以:“爸爸妈妈永远认为你是个品德良好的孩子,你做这样的事情一定有你的原因,只是我们觉得这个使用的方法不是非常好!我们可以探讨下吗?”他就容易清楚地把注意力放在具体行为的认知上。

  人的智慧来自于平静的心,无限的接纳会带来平静的心。当一个孩子感觉到被无限接纳,信任感、安全感、自我的价值感都会得到最大的展现和释放,他的前途将是不可估量。

  同时,当父母愿意相信“没有问题孩子,只有孩子的问题行为”,有机会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就更加知道能够为孩子做些什么样的有效帮助!这样一来,父母自身的焦虑感也会减轻很多!

  宗教有谈:“当我们看到他人的需要,知道这个行为背后别无恶意,我们会因此而放松”。所以,当我们去了解孩子、帮助孩子的时候,也是在帮助自己!

  当下开始,我们共同研习的科目就是接纳--无条件接纳孩子、有条件接纳孩子的行为!

  本文来自于马宁的博客,查看更多点击全文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孩子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