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德法并举才能真正减少校园暴力

2015年06月25日15:05  浙江日报 微博    收藏本文     

  事情曝光后,人们同情受害者,指责施暴者。但那些视频中咄咄逼人甚至变着花样施暴的未成年人,其实也是“受害者”,是失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受害者。他们在施暴后同样会产生心理压力,也需要心理疏导。

  根据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未成年的孩子之所以在同龄人面前表现得如此好勇斗狠,很大部分原因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遭受过暴力伤害,进而产生暴力解决问题的“暴力崇拜”。还有些家长[微博]没有尽到责任,让未成年人处于缺爱、缺管的状态。长此以往,孩子喜欢用暴力引起周围人的重视。

  事实上,校园暴力一直是隐藏在升学率、光荣榜背后的校园“暗角”。校园暴力发生时,学校试图掩盖,家长息事宁人,无疑给人一个错误的判断。对校园暴力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而不是法律议题,无疑也给校园暴力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因此,制止校园暴力,除了弥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缺位,更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解决导向问题。

  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法定年龄的青年,需要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思考一些惩罚的辅助手段。比如可以借鉴西方的“保护观察”,并不剥夺犯罪青少年的人身自由,只要该少年不再进一步实施违法行为,就可适用“保护观察”。让少年在原有的社区关系与人际关系中接受治疗和引导,按时上学、定期会见保护观察员等,恢复正常生活。

  只有将校园暴力上升到社会问题的高度,由单纯的道德议题上升到德法并举的层次,才能真正减少校园暴力。

 

文章关键词: 减少校园暴力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