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去住校的都是嫌娃烦的爸妈?

2017年04月15日 12:21 信息时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广外外校开放日,小学生们展示叠被子。  广外外校开放日,小学生们展示叠被子。

  对于该不该寄宿,现在的教育理念分成两派。

  赞成派认为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反对派认为缺少家庭温暖,不利孩子的情感培养及智力发展。

  这其中反对派占多数,聚德西路小学校长何卫常表示,不建议小学寄宿,“小学是孩子重要的成长期,要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发展,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护——陪伴、保护、引导。”尹建莉更得出这样的结论:“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

  但北师大南奥实验学校指导中心主任胡尚薇说:“住不住校要根据家庭实际情况来说,不是说寄宿就好,不寄宿就不好,不能一刀切。”

  专题策划 樊坚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温倩茵 李沁 蔡晓素

  为什么寄宿小学生?

  曾在广外外校读了一年的元宝,是被学校宿舍楼里巨大的滑滑梯吸引,主动要求住宿。

  妈妈小昭试图劝说他另作他选:“你去了没机会滑滑梯。”但他不信,还表示“住校好,不用天天听你啰嗦”。

  深圳的陈女士去年将二女儿送到东莞寮步一间学校寄宿,她说这是无奈选择,因为没有学位,最终选这家比较远的,因她们喜欢学校的教学理念。

  北师大南奥实验学校(下文简称“南奥”)的1200余名在校学生中,寄宿的学生有180余名,占了全校学生的15%。

  南奥生活指导中心主任胡尚薇说,这些寄宿的学生,一些是家长想要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培养孩子和同学打交道的能力;有些是因为家长工作忙,没空照顾;还有极少数是单亲家庭,家长让孩子寄宿。

  海珠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广州第二十六中学副校长陈燕菲则认为小学生寄宿对家庭、孩子自身成长有一定的好处。她说:“家长工作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管,读寄宿学校有利于孩子接受规范和系统的生活学习教育,还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此外,性情各异的同龄青少年朝夕相处,有利于学生养成宽容忍耐之心和关怀感恩之情,建立深沉的同窗之情而变成终身好友。减轻了家庭监护人的教管强度和精神负荷,有利于家长的工作开展和身心健康。”

  什么样的孩子易适应?

  在接受采访的几位家长看来,男生比女生容易适应;性格外向的孩子比性格内向的孩子更快适应。

  陈女士说:“男孩表现比较好一点,很快就适应。女儿的一个男同学,每次回学校都自己收拾东西、很开心去上学。女生感性一点,比较娇气一点,我家女儿很舍不得离开家,每次离开都会哭。”

  曾在广州市一寄宿走读混合学校担任教师超过10年的黄智敏这样分析,“要根据孩子的性格来判断他是否适合寄宿。对于有恋家情结的孩子来说,家是他们产生安全感的基地;对于喜欢独处、好安静的孩子而言,寄宿学校几乎没有私人空间,这两类孩子较难适应寄宿生活。但也有一些性格外向、活泼的孩子,他们会喜欢寄宿生活,和同学一起写作业,一起玩比一个人在家有趣得多。”还要看孩子是否具有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也有自己曾寄宿的家长说,性格太软弱的不适合寄宿:“性格较软弱或情商太低的孩子很容易被欺负,还不容易被老师发现,欺负她的孩子甚至可能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

  不适应时怎么办?

  胡尚薇说,从来没有寄宿过的孩子看适应能力,有的一星期就适应了,有的则需要三周左右的时间。不适应时怎么办呢?

  1。提前准备很重要。

  黄智敏建议家长必需先帮孩子做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能开学才突然告诉孩子,或以哄骗等方法把孩子留在寄宿学校。这样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他了?

  应该提前带孩子去参观学校,熟悉环境,告诉孩子他们可能遇到什么困难,要怎么解决。孩子有一定心理准备就会慢慢产生安全感,慢慢接受。

  黄智敏说,家长有时会陷入一个误区:因孩子独立性和自理能力不足,试图通过寄宿生活来改变。这是不对的。

  幼升小的孩子年纪小,独立性和自理能力不足会令他们在陌生环境中更加恐慌,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因此,家长应当更多地主动承担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的责任。如果需要小学入读寄宿学校,应从幼儿园中班开始训练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2。家庭教育不能缺位。

  家有寄宿孩子的李先生也表示,即便将小孩送去寄宿,家长的教育也不能缺位。“利用周末时间,创造更多机会与小孩交流,及时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小昭和陈女士都很注重孩子回家日子里的亲子陪伴,尽可能一家人在一起,带孩子吃、玩,去孩子想去的地方。

  元宝最初不适应寄宿时,父母想了些方法,“刚开始第一个月没哭,后来觉得家里更好玩,到第二个月,开始抱着我的腿死活不肯进学校。但我也没办法,其他学校都推掉了,这时退学没学位啊。基本上哭了有两个月,八个星期吧。”

  爸爸妈妈除了态度坚决的告诉他不行之外,还用了些心思安抚孩子。妈妈每周写一封信给他,让他想妈妈时打开看。信里会说些琐事:弟弟干了什么好笑的事情、父母怎么想他、计划周末带他去哪里玩吃啥、他幼儿园同学们的最新动态……

  有几周,爸爸为了鼓励元宝回学校,每周五接他时,趁他不备,藏一个小玩具在宿舍里。周日送他回学校时,就说你快进去找吧,看藏哪里了。他就飞快跑宿舍去了。再后来,元宝每次回学校都直接催家长走。

  儿子一年的寄宿生涯,让小昭得出和以前不同的评价:“我以前觉得送娃去住校的都是嫌娃烦的爸妈,去了才觉得这些爸妈都特别爱孩子,都特别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独立。”

  3。老师很重要。

  黄智敏说,除了家长,还要考虑学校是否具有“育人”的功能。不寄宿的孩子,有爸爸妈妈陪伴,会给他们读故事、做游戏,各方面的指导对他们成长很有帮助。当孩子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寄宿学校,那么寄宿学校就不能只是简单的一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保护孩子安全、提供晚自习课堂的地方,而应该是能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差异和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应教学服务的能滋养孩子成长的沃土。

  这一点,几个送孩子寄宿的家长都深有同感。李先生表示他最看重学校住宿管理是否规范。陈女士也说:“老师很重要,这么小的孩子离开家,在学校,老师是唯一可以倾述对象、可以帮助她的人。”

  “老师半夜起来好多次给盖被子。学校吃得也好,一天三餐还有宵夜。”小昭说:“男孩子其实寄宿挺好的,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都培养得不错。老师要求他们每个晚上睡觉之前至少阅读半个小时,至今都保持这个好习惯。生活老师都特别耐心,教他们自己洗袜子洗衣服。我们家至今都是元宝叠衣服最厉害,那是寄宿学会的。”

  4。若恐惧,建议回家。

  “如果孩子对寄宿有恐惧感的话,不是说老师等外人对他怎么好,学生就可以适应这个环境,还是看家庭的情况。为了学生的健康,学校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回家住,但是这种情况是极少的。”胡尚薇说。

  胡尚薇举了个例子,之前一个男孩不习惯寄宿。刚开始,得有夜班老师陪着他睡,或者把他的床铺搬到值班室去才能睡好。老师们了解情况后做很多工作,告诉男孩同个宿舍有很多同学一起住,他不需要害怕,晚上生活老师也不停地巡视。但后来,老师们了解到,由于父母关系不太和谐,男孩子从小没有安全感,无论老师们做多少工作,他都没办法适应寄宿的生活。后来,在学校和家长进一步沟通后,孩子回家住宿。孩子的安全感也好了很多。

  原标题:送娃去住校的都是嫌娃烦的爸妈?

  责任编辑:黄晓冬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TIE2017国际学校择校巡展: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北京上海广州家长免费索票: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中小学微信号

标签: 孩子住校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2999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8014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