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机会 积“人脉”--留学生暑假回沪“镀金”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8/13 10:55 新闻晚报 |
暑假期间,不少在海外留学的上海学生都回国度假,在这段本该休息的时间内,留学生们却选择参加国内企业的实习或是进修中国文化,还有的忙着在各大城市旅游、结识朋友。他们纷纷表示,现在海归派不像过去那么吃香了,因此提前到国内企业实习,多学点祖国文化,积累一些国内的“人脉”,在国内的“镀金”经历对今后个人发展有利。 实习族:积累工作经验 “虽然有了国外的学历,但以后要找工作,有国内企业的工作经验更有竞争力。”牛津大学数学与统计系学生刘澄康这样告诉记者。由于所在专业很少有中国学生留在英国找到好工作,小刘已做好今后回国就业的准备。他今年6月底一回到上海就与中创大厦的一家市场调查公司取得联系,第二天就开始了实习。 小刘现在每天在公司利用程序处理数据,然后做报表。他认为上海的实习单位很不错,实习项目与专业挂钩,能充分发挥他的特长。这次实习,也让他感受到工作绝非想像中的轻松,有时甚至有点枯燥,但脚踏实地很重要。同时,他也学会了如何处理与同事的关系,学到了不少人际交往经验,为以后工作积累了经验。 爱尔兰考克大学的戴晓烨这个暑期则做起了“留学咨询”和“新生引导”工作。小戴读的是计算机系,向所在学校提交了她做的音乐网站,就得到了回沪实习的机会。她根据学校提供的资料在电脑上做中英文版的网页,介绍学校专业,并录入申请方面的常识等。对于那些要去考克大学的新生,小戴则跟他们碰头,告诉他们如何整理个人材料、出国应该带哪些东西。小戴说,现在的实习是为了将来找工作奠定基础,而且不低的实习工资很好地体现了她的价值。 学习族:“重温”祖国文化 由于平时国外读书大部分时间用在专业方面,很少接触中国文化,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会计金融系就读的徐静文最近常到书城和上图去阅读,通过翻看中国的古典小说、诗歌、散文,来温习中国文化。小徐说,以前在国内还经常看看中国的小说,但到了国外,学习专业课占去了大部分时间,根本没有闲暇好好学祖国文化。因此一定要趁这个暑假多读点好书。 小徐还告诉记者,除了读书,她还在“恶补”国内这两年的流行音乐。高二就出国的她原来会唱好多流行歌曲,但今年回来还是只会唱那几首,好多新歌和新歌手都没听说过,被上海的同学嘲笑为“落伍”。 因此她现在有机会就拉上同学去卡拉OK补习。 在澳大利亚一中学就读的许瑶是个“小留学生”,这个暑假她报名参加了书法班和作文班,小许说,在国外都说英语,回到上海发现说中文都不习惯了,所以爸爸妈妈要求她要好好练字和写作,她也很喜欢这些新课。 从伦敦大学回来过暑假的江景行则和很多上海同学一起,参加了交大昂立的暑期班。现在每天上午8点半到下午3点半,小江和一群同龄人一起上课,一起学二外,一起高谈阔论,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旅游族:感受各地风情 不少留学生还制定了旅游的计划,要利用暑假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各地的风情文化。 在加拿大留学的温一骋已经游历了两个名胜区,他和朋友结伴去千古名山庐山游玩了四天,没坐电缆,靠自己的双脚攀登到了山顶,在山顶看日出。最近他又去了避暑胜地青岛,感受到了“山、海、城”融为一体的青岛海滨风景区的魅力。 在德国留学的谢凌则成为了义务导游,暑假他带着很多德国同学来国内旅游,带他们去爬了长城,去西安看了兵马俑,也玩遍上海、感受了海派文化。小谢表示,以前读高中时间紧,没有机会出去游玩;而在国外,更不可能领略祖国风光。同时带同学旅游也能让他们充分了解中国。 [专家看法] 要多了解国情 对留学生暑假回国实习、学习的举动,多年从事留学工作的专家上教国际李维平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留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也懂得自我规划人生。 过去很多学生和家长往往认为只要有了出国经历,海归派总是很吃香。但现在随着“海归”成“海待”现象的出现,更多学生清醒地意识到海归不等于人才,留学生一样需要各种实践锻炼机会,扩大社交圈。尤其是年轻的留学生,即使某些人有一技之长,今后回国也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也要了解国内的国情。因此,利用假期积累各种实践经验,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将有很大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