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李国庆三个月后便答应他的求婚,结束了自己在美国的公司,回国和丈夫一起创办了当当网。这是俞渝给自己选择的人生。
文/ 李晓玲
走进俞渝办公室,正对窗户的墙上贴着醒目的当当LOGO,在阳光下显得异常耀眼,小
茶几上她和丈夫、儿子的照片让人倍感温馨,简单的办公桌、柜子、沙发,和大多数CEO拥有的豪华办公室有很大差距,倒是更接近人们对“新经济”中“技术创业者”的定位:简单而实用。
留学给了俞渝选择的机会:知识的选择,职业的选择,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独立意志的成长,还有包含着更多可能性的人生经历。
俞渝1986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学毕业后,俞渝到了一家合资企业当翻译。因为业务能力强,常有单位借她去做翻译。1987年,外交部组织一个团到美国12个城市宣讲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还要合作很多项目。俞渝随团去美国1个月,跑了十几个城市。她顺便带着成绩单和推荐信,走到哪儿就把电话打到哪儿。就这样,她考取了奥瑞根大学。
22岁的俞渝,口袋里装着工作几年才积攒下来的200多美元,带着满脑子的好奇与兴奋只身一人来到了旧金山。上了几天课后,俞渝发现不对劲,上课学的不是自己所要学的,她注册的是国际商业专业,理应研究国际环境下的商业理论问题,可是,她的导师却是个泰国问题专家,又娶了个泰国太太,所以无论谈什么,也不管怎么谈国际商业,最后都能扯到泰国问题上。申请学校时,俞渝不知道国际商业专业属于文学院,她想学的专业应该是商业专业。幸好文学院旁有一个商学院,商学院要考过GMAT,还有很多其他条件,俞渝别的没多想,赶紧换课、补课,终于进了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
上了不到一年学,俞渝口袋里就没钱了。情急之下,她给原先工作过的合资公司的美方头儿写信,说明现状,请他帮忙找一个工作。对方问她会用计算机吗?她说会。其实她那时计算机课程尚未学完,只能勉强打字,于是俞渝又赶紧注册学Dbase、Lotus,等学期完的时候,基本上能用了,就到那个公司去工作。公司有个MBA毕业的女同事,有一段时间常开车捎俞渝上下班,鼓励她读MBA。但因为攒的钱不够,后来她又去了一个搞森林制品的公司搞销售。她先后在美国的电站设备公司、木材公司、轮胎公司、速递公司担任过职务。
1990年春天,俞渝已经攒了些钱,准备到纽约大学去读市场营销。因为总想着要攒那点小钱,就四处翻报纸查哪家银行的利率高一点,好把钱存进去。有一天,俞渝看到一家投资银行的利率挺高,就去咨询,碰巧遇到那家银行当地分部的负责人。当负责人听说俞渝来自中国的时候,感到很好奇,便问她将来打算做什么。俞渝回答:“我准备做市场营销。”那人听罢摇摇头,说:“读市场营销干吗?你看我,金融专业,一年挣30多万。”30万,这对当时的俞渝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于是,俞渝当即决定一定得去读这个可以使她一年能赚30万的专业。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