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危机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教育投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0日 12:26   新浪教育
经济危机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教育投入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兼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成刚

  主持人:而且学校不会拿自己的品牌做赌注,不能因为就像您说的,金融危机不是说一直持续下去,仅仅一、两年就过去了,万一就因为金融危机把我们学校的牌子砸了,其实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情。我们家长在给孩子找学校的时候特别担心这一点,就是宽进严出,会不会因为金融危机的原因学生多了,严出的少了,毕业生还是那么多,但是招生数量很大,所以我就在读书中间会有很多学生被淘汰,会这样吗?

  周成刚:应该这么说,首先我们应该说特别相信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那种刻苦的奋斗精神,这点在全世界都是很了不起的,所以你会在国外看到很少有中国的同学,或者中国的移民,或者流浪街头或者生存不下去,可能过去的时候都是挺艰苦的,但是我们的生存能力比较强,所以我们适应能力也比较强。虽然这个制度和我们教学制度不是完全一样,但是中国的学生胜出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而且中国同学过去各方面基本功还是很棒的,惟一的一种就是语言和文化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所以只要坚持自己的刻苦努力,绝大部分中国同学都是最终能够顺利毕业的。但是也不否认个人有一些比如说找工作的缘故,家庭的缘故,某某缘故,比如说博士最后没有坚持下去,这个肯定都会有。

  主持人:其实这个在国内这种情况也是很明显。

  周容:总体来说,中国学生数理的基础比其他国家强很多,总体上来说,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学生优秀,中国学生聪明,所以在中国学生过去到那边学校的学生表现情况来看,也是好于他们的期待。虽然在入学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因为语言的原因,因为这个教育体制不熟悉的原因,他们在入学的时候显得不是非常有竞争性,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适应了以后,他们立刻表现比当地的学生要更加优秀。所以在美国的学校,或者说在其他国家的这些学校,中国学生的印象留下来是非常非常好的。

  周成刚:我如果要给同学或者家长一些建议的话,我们大部分的中国同学在读书本身这点上是几乎没有任何问题,我觉得如果说要改变的话,可能有一些比如说更多的要去适应他们的制度,认同他们的文化,或者有更多的参与,让自己变的更加独立,更加的关注社会,这些方面我觉得中国同学可以做的比以前更好一些。

  主持人:两位老师刚才介绍我们中国学生非常重视奖学金,因为奖学金我也知道是来自于,有的来自于政府,有的来自于一些民间机构团体等等,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包括一些民间团体的投入力度可能,至少不会增加,但是留学生的数量有了增加,奖学金的这个份额就相比较而言,这个比率就会下降,是不是可以说我们现在留学生的一些同学们想得到这个奖学金就比过去要难一点了?

  周成刚: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第一,奖学金它有两种,一种可能是一贯制的,就是说我申请的时候一申请到就是四年、五年连续给我的,这个申请到以后就不存在你未来能不能拿到,肯定就给你了,第二种,可能他会每年评估,根据你的表现给奖学金,这个可能会有一定的竞争,而且会有一定的难度。第二点,我们中国的留学生说到奖学金,严格意义上更主要的讲是到美国去留学,第二点是到美国读研究生或博士生才能拿到奖学金,而绝大部分学生都是自费的留学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可能对奖学金的竞争是集中在一小部分人,绝大部分的人可能更多的是自费。

  周容:另外中国留学生把奖学金翻译也是有问题,我们统而概之把它都翻译成奖学金,但事实上奖学金在美国有多种表现形式,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奖学金是一个学校给予的一种,根据优秀程度的评定的一种奖励,这种奖励的额度其实不是很大。所以大的这个金额它其实不叫奖学金,多数来讲是叫做资金资助,是一种助学金,那种助学金是根据学生的家庭收入情况,根据他的需求情况来决定的。这部分钱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因为这部分钱它有的是来自于企业的或者是个人的捐助,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可能这些捐助的数额会有所减少,这部分的钱可能会有所降低。

  而事实上去美国得到助学金的这些学生,或者给予助学金的这些学校的数量是非常非常少的,只有那些美国的顶尖学校目前给予国际学生这样子的一笔费用。而我们入读这些最顶尖学校的他们的经济状况几乎不受影响,所以对中国学生来讲,这样子的影响就微乎甚为了。另一种数额比较大的一种,这种助学金一般来讲是叫帮助研究的这部分经费,是给予那些研究生的,最多的是给予那些读博士的学生,这部分钱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由于企业它的经济不景气,它对研究的投入也会有所减少,我们现在已经得到这样子的反馈,就是美国很多的教授研究人员他们得到的经费赞助在减少,他赞助减少的时候,他必定这些教授们就要想到他减少开支,而减少开支的最大的一个渠道,就是先减少人手,减少对这些研究生的录入了。所以这部分,我们讲的研究生的奖学金会受到影响,主要是指这部分。

  主持人:我每年在做港校宣传报道的时候,跟港校一些招生人士对话的时候,他们在奖学金方面有一个做法我觉得很有意思,比如说因为奖学金是导师来决定给谁,他们就会把全奖分成半奖,这样就可以奖励两个人,但是每个人都是奖品的一半,于是这个奖学金的覆盖面就会大大增加。我特别想知道比如我们的资金的资金减少了,我们会不会也这样一分为二?

  周容:很多教授会这样子,一个奖学金两个人去分享。

  周成刚:它会是这样子的,甚至会变成半奖,三分之一奖励,还有一点,就是在中国的学生概念当中还有一部分奖学金,一个可能是参与研究,还有一个,可能你本身就参与助教这个工作,而这种机遇可能竞争会更加激烈。因为我们不否认美国华尔街的一些人失业以后也会重新再去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讲可能竞争也激烈一点。虽然此刻马上没有看出来,但是我相信会显现这么一种迹象。

  主持人:因为他们有工作经验,然后他讲课的时候可以结合我当初的感觉是这样这样的,然后大家会觉得更有可行性。

  周成刚:对,这样去读书的话很富有竞争力。

  主持人:看来我觉得奖学金,我倒觉得如果你真的决定要出国读书的话,这个奖学金倒不是你非常重要的一个参考线,说没有奖学金我就不出去读书了。如果你真的把这个当成你的一个门槛或者参考线的话,你可能在申请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周容:对,其实每年得到奖学金出去读书的人,从总数上来说是少数,本科来讲,一般来说4%的数量,研究生稍微多一些,但是也不会超过20%,所以多数学生出去读书都还是自费。总体上来看他不会有大的影响。

  周成刚:还有一点,对中国同学来说也不要过分的因为奖学金是不是明年就没有了,奖学金我相信作为美国一个政府来说,他对教育这个总体的投入是不会随意的,今年投几个亿,明年就减少到几乎没有,我相信这个是不会改变的。还有一点,其实在大学内部它有一个内部的机制,不成文的一个规定,就是说他希望研究生,世界的留学生他是希望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他有相对的一个内部的机制,就是他会有一个平均分配,就是说即便你亚州人考的成绩特别特别好,他也不会把所有奖学金全部给你亚州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欧洲永远会有一部分,亚洲也永远会有一部分,美洲本土也永远会有一部分。

  主持人:其实国际化也是学校希望看到的。

  周成刚:对。

  周容:每一个学校在介绍自己的竞争优势的时候,都一定会强调自己的国际化,所以国际化他们是非常重视的。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金融危机 出国 留学 新东方 周成刚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