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年各国留学趋势深度分析:亚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6日 18:32   新浪教育

  欧洲

  欧洲留学国家平价留学的优势已在金融危机之下显露无遗了,欧元汇率下跌,对于留学欧洲是一个利好消息,留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实惠。而欧洲大部分公立大学免学费, 甚至会給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这使得留学市场又掀起新的一轮欧洲留学热。据前一项针对国际经理人的数据调查表明约46%的经理人会让孩子选择留学欧洲。我相信吸引大家的不仅欧洲的历史底蕴, 文化氛围, 学术权威,还有就是高品质严谨的教学风格以及含金量较高国际认可的大学文凭和特色专业! 比如法国和意大利的设计类, 艺术类, 和奢侈品管理等专业, 比如德国的机械工程, 意大利的声乐;荷兰的物流和国际贸易; 爱尔兰的电子软件工程, 环境工程, 俄罗斯的艺术类, 临床医学, 水电水利工程;无一不是留学生最好的选择。

  08年年底09年欧洲各国利好政策不断:

  1、 法国: 公立大学免学费, 国家补助每月生活费用, 商学院欧洲平均排名最高, 第二外语便于就业,法国公立大学仍然不收学费,法国2008年1月份放宽打工政策,法国留学的打工条件也变得更为宽松,每周20小时的工作不再需要申请当局批准。在学完第一年后可以自动获取6个月的工作居留,为毕业生在法国找工作或实习提供了方便。咨询德国和法国的学生量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2%,留学法国的学生的专业选择集中在设计,,艺术,机械,商科,奢侈品管理等

  2、德国:公立大学仍然不收学费,部分西德地区的学校收取每年1万元人民币左右的学费。所以德国的留学优势仍然非常明显,去德国留学的学生也是稳中有升比去年同期增长1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签证率一直是在98%以上,可以看出德国是非常欢迎中国留学生的。

  3、荷兰:是位于欧洲中心的一个国际化并且具有创新精神的国家,它以其开明的多元文化,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以及如商科、物流专业等全球领先的优势吸引着众多的中国学生前往。在最新的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行榜当中,荷兰共有11所研究型大学入围世界前两百强。荷兰政府不奉行商业化教育,所以在教育方面一直秉承严谨,公立,政府赞助为主。荷兰政府在2008年年初正式实施的就业新政策,允许学生在完成学业以后,有一年时间,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可以在当地寻找工作,去实习,找到一个公司机构雇佣你。一旦你和雇主签订一个长期的劳动合同,就可以申请为期五年的居留许可。相当于获得了一个工作的签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移民。

  紧接着在08年9月份正式推出了接受托福、IBT的网考成绩。并且在08年底初针对留学荷兰的硕士学生推出了橙色郁金香奖学金,橙色郁金香奖学金项目是面向中国学生的2009/2010学年度,大概40名到50名中国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奖学金到荷兰留学。

  在如此之多的利好政策下,09年第一季度比去年同期荷兰的咨询者增加16%以上。

  亚洲

  日本

  2008年1月日本政府提出至2020年“30万留学生接收计划”以来,日本这个传统留学接收国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此外,增加奖学金、完善宿舍设施、充实留学生就业援助体系等措施亦对中国学生极具吸引力。但是2008年日本 “30万留学生接收计划”中,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日方要求申请日本语学校的高中学生要参加本国的高考,分数至少要达到总分的50%以上。

  中国学生留学日本,很多都选择计算机、经济、动漫等热门专业,觉得这样有助于今后的工作发展。其实,择业须有前瞻性,在留学的专业选择也是如此,一些专业在中国现在被看成是“冷门”,也许正是今后若干年急需人才的行业。比如,如果你觉得随着中国老龄社会的到来,民政行业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不妨到日本学习福祉等相关专业,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日本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较快。

  另一方面,不管你选择什么专业,什么学校,只要你在日本生活过,了解日本文化,或者有在日本的工作经历,尤其是在正规日本企业工作过,不管是否回国或是到第三国,都能对你的人生有所帮助,对你的事业发展有所帮助。另外90%留学生毕业后在都能日本成功就业。之前日本法务省公布了留学生在日就业人数统计数据。2007年度,日本留学生大学本科学历以上毕业生在日就业人数首次突破1万人,创留学生日本国内就业历史新高,比上一年度增加24%。

  据法务省统计数据显示,持有“留学”或“就学”在留资格,以在日本就业为目的,申请在留资格变更为“人文知识国际业务”及“技术”签证的外国留学生人数达到1万1410人,比上一年度增加26%。由此可见,毕业后希望在日本国内就业的留学生人数亦创历史新纪录。其中,90%的申请者如愿以偿,在毕业后实现在日本国内就业。从国家和地域来看,中国学生仍高居首位,达到7539人,其次是韩国和台湾。总体来看,亚洲籍留学生仍占主体达到97%。

  韩国

  2007年的年底,韩国留学经历了从平淡到达高潮的一个井喷阶段,韩国的政府出现了很多有利的政策,2006年初统计的韩国的中国留学生是1万多人,韩国的政府提出韩国大学留学生扩招政策,希望在2010年前,将赴韩留学生的人数从1万余增加到5万。2009年将是韩国留学的一个新高峰。

  但是,从09年开始,随着韩国留学政策日渐成熟,韩国在学生材料审核方面将会更加严格。大概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学历方面审查会严格一些,现在递交的复印件有可能变成公证件,并且毕业证明会要求留电话,学校会逐一核实学生的学历问题。

  2。毕业年限,会从现在的毕业3年以内逐步递减,名校会要求学生为应届毕业或毕业一年以内的学生。但是研究生没有毕业年限的限制。

  2。三校生可以选择的学校范围缩小;普通高中生申请名校,可能会提交高中会考成绩,才可申请。

  材料审核虽然变得严格,但是其它方面的政策相对变得宽松:

  语言零基础韩国读本科

  韩国大学现在放宽了对本科入学学生的语言要求。现在已经有部分韩国大学已经开始在中国直接招收没有韩国语基础的本科生,学生的到达韩国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课程,然后直接进入专业课的学习。

  勤工助学、奖学金申请放宽

  韩国政府逐渐放宽了留学生打工的限制。原来语言学院的学生不可打工。现在不论是研究生、本科生,还是语言学生都可以合法的打工。各学校还放宽了奖学金的申请条件并提高奖学金的金额,宽松的勤工俭学政策,逐渐完善稳定的签证体系使得韩国稳坐工薪阶层首选的亚洲留学国家!

  入学申请

  韩国大学主要看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其它方面的表现,并不把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入学审查标准。而且现在大专毕业生也可申请韩国名牌大学的专升本。

  就业

  现在韩国政府和企业都非常欢迎中国留学生前往韩国深造,而且三星、LG、现代等大型韩国企业每年都会有针对中国留学生的专门招聘计划。现在有不少留韩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留在韩国深造或发展。韩国政府也十分期望既有语言能力又有学识的中国学生留在韩国,以解决出生率低、思维僵化等社会问题。很多中国留学生已经获得在大型文化传播组织和大型企业就职的机会,如韩国最大的报社朝鲜日报,东亚建筑研究协会、大宇工业、三星、 LG 、 SK 、现代等。

  马来西亚

  在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和欧美等国家对中国留学市场争夺越来越激烈的现在,马来西亚政府也更加注重对中国留学市场的培养。马来西亚政府为了进一步打开在中国学生中的影响、鼓励中国学生到马来西亚留学,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留学生的优惠政策。

  1。马来西亚政府放宽了中国留学生在马来西亚留学期间的打工政策,将留学生在校外打工的时间规定在了20小时,更加方便中国留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

  2。马来西亚政府鼓励马来西亚的企业、院校,设置针对中国留学生的奖学金,例如马来西亚的英迪学院、精英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马来分校等,都和中国留学中介机构联合,推出专项奖学金。

  3。马来西亚政府还推出了马来西亚是我第二个家的新移民政策,放宽了外国留学生移民马来西亚的标准,让更多的留学生有机会在毕业后留在马来西亚生活,以此来增加马来西亚留学的吸引力。

  4。马来西亚留学除了在政策上做文章以外,也注重对本身产业水平的发展,马来西亚政府加强了对国内私立院校的管理和引导,提高学校对外国留学生的服务水平,从软件方面提高马来西亚留学的竞争力。

  专业方面,马来西亚有很多学校可以提供种类繁多的专业。比如林国荣创意大学提供的设计方面的专业,就吸引了无数想在艺术方面发展的学生。通常去欧美等国家读设计类专业的大学,每年仅学费方面的花费就在10万人民币以上,而林国荣大学每年的学费仅需3万人民币左右,只是欧美国家的三分一,但是却能学到同样精彩的课程。另外旅游管理方面,可以选择泰莱大学和法国图卢滋大学合办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在学到国际顶尖的酒店方面知识以外,还可拿到世界著名大学的学位。

  新加坡

  关于放宽资助比例的政策针对于新加坡的政府院校,以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为代表的新加坡公立大学均为世界顶尖名校,申请条件相对苛刻,一般国内学生很难申请到。

  目前赴新加坡留学的学生普遍就读于新加坡私立大学,私立大学学制紧凑灵活,课程更注重日后就业的实际,学费也相对低廉合理,同时新加坡的超低失业率为中国学生创造了很多就业的良机,部分优质院校开放了毕业后一年期的新加坡工作准证试用证,毕业生有一年的时间在新加坡合法居留并谋求工作。此外,新加坡移民政策也比此前更加宽松,持有SP(大专生即可申请)工作准证者即可申请新加坡永久居留权。

 本文选自《澳际留学2008中国留学年度报告》,点击可查看报告全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留学 的新闻

·谭东女儿的自述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