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敲门砖:盘点各国看高考成绩标准大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4日 15:19   重庆晨报

  今年高考后,越来越多的考生及家长开始考虑另一条求学路——海外留学。但是,很多人不清楚高考成绩优异也会对留学有利。

  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在招收中国学生时明确规定——需要提供高考成绩或《高考录取通知书》;意大利、韩国、法国、德国看重的虽然是外语成绩和高中平时成绩,但也会把高考成绩作为参考。

  新加坡:

  分越高选择面越广

  新加坡的高等院校目前均接受高考成绩,分数越高,可以申请的学校越好,选择面也就越广。当然也要视不同学校不同情况而定。例如:新加坡管理学院(SIM)的入学要求是高考成绩400分以上,雅思成绩5.5分以上;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要求高考成绩在480分以上,7月参加校方面试,9月开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可申请80%政府助学金。

  具体学校要求,考生及家长可以登录新加坡旅游局教育服务署官方网站了解。

  法国:

  录取通知书是前提

  无论留学法国还是西班牙,都要参加中国高考并获得国内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高考成绩只需达到中等水平,分数在专科线以上就可以了。而且两个国家都需要学生在留学之前具备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

  不同的是,法国一般要求申请者有国内大学或大专(含成人高考)的《录取通知书》,并主要参考与专业相关的成绩及高中平时成绩,最重要的是学校的面试。高考成绩在二本以上的学生可申请巴黎五大、南锡大学、国立赛尔齐·蓬多瓦兹大学这些国立大学,高考成绩在二本至三本之间的学生可申请巴黎十一大、巴黎十三大、里昂二大、里昂三大。

  西班牙:

  西班牙则将中国高考分数对等成西班牙的高考分数,5分为及格、10分为满分,过及格分数线的学生才具备申请的资格。

  澳大利亚:

  成绩优可不读预科

  目前,澳大利亚的高等院校录取中国高中毕业生的标准各有不同。就澳大利亚的VET(职业教育与培训) 院校而言,一般会要求学生提供高中毕业的会考成绩,并参照其平时成绩来决定是否录取。与此同时,参加了高考的学生所取得的高考成绩也是院校录取时的一项参照指标。

  与澳大利亚的职业院校有所不同的是,澳大利亚的大学一般不直接录取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大部分的澳大利亚大学会要求学生在进入大学就读本科课程前修读预科课程,达到大学所要求的学术标准后再正式开始本科阶段的学习。

  但是,随着中澳两国教育往来的日益增多,以及澳大利亚的高等院校对中国高考体制的不断了解,中国学生的高考成绩逐渐在澳大利亚的高等院校中获得认可。目前已有几所澳大利亚大学可直接录取高考成绩在600分以上的中国学生,无需修读预科。高考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申请澳大利亚热门院校的热门专业时,也会较其他申请人更具竞争力。

  加拿大:

  顶级大学只选高分

  到加拿大留学,历来需要提供高考成绩或《高考录取通知书》,一旦缺少高考成绩,将很难申请加拿大公立学校。高考分数高,可考虑直接进入加拿大最顶级的大学,如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高考分数一般,但高中和会考成绩优良者,可以直接申请的大学有阿尔伯特大学。

  日本:

  高考最好超过400分

  以往不参加高考就可申请日本留学,但自2008年日本推出了“30万留学生接收计划”后,高中生将躲不开高考这道关。日本高等院校要求中国学生高考成绩基本达到400分,并提供国内150个学时的日语学习证明;而对于那些高考成绩在400分以下的学生,申请者则必须加考日本语能力测试,并达到J-TEST3级别才有可能被接受。放弃高考或者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在申请留学日本时,将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韩国:

  高考成绩只是参考

  高中生赴韩国留学,目前还不需要提供高考成绩,如果分数较高,可在申请时一同提供给韩国高等院校以参考。越来越多的韩国高校开始重视中国高中生学习韩国语的经历,同等条件下会首选有韩语基础的学生。另外,顺天乡大学开始参照高考成绩,规定考生全国卷分数在400分以上可以直接申请本科,低于此分数线的则要先读语言班。

  德国:

  很认可“211”院校

  德国高等院校要求中国留学生为国内的本科在读生,不过也有个别学校可以通过本校组织的考试录取中国高中生。如果今后有意留学德国,那么考生本周末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选择211工程大学,此类大学的学生只需上完一个学期就能申请德国大学,而其他大学则需上完三个学期后才能申请;

  二是慎重选择专业,因为今后申请德国大学时只能选择相同或相近专业。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