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外在中国喷饭事:吃午饭的趣事(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1日 11:02   新浪教育

吃饭趣事
吃饭趣事

  同样,一些西方人还经常发现, 中国人表达拒绝的方式也有点唐突。在遇到他们不想要的东西时,大多数人只是说“不”,或“不要”。这种说法让我们感到有点费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说“不,谢谢。”这样说感觉有点不一样。我们认为,恰当地运用拒绝方式很重要,因为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街头商贩、人力三轮车的车夫或其他卖东西的人,他们都希望我们能买他们的东西,而我们不要买那些东西。虽然不要,我还是喜欢说话委婉一些,因此我不太喜欢“不要”这个词。我想,这样听上去有些粗鲁,给人一种断然拒绝的感觉。

  然而,我很快就发现,最好的拒绝方式就是说“不要”。所以,我决定接受这种说法。但一年后,我丈夫初到北京时,他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他这个人很有礼貌,因而,他过去总是面带笑容,友好地用我们家乡的方式说“谢谢,不要。”可那样礼貌没有用。人们听了有点摸不着头脑, 因为刚听到谢谢,人们很高兴,接下来又意识到他说不想要,顿时感到很失望。后来,我告诉丈夫,只用说“不要”这个词,毕竟这是中国人的习惯嘛。

望子成龙
望子成龙

  望子成龙的中国人

  雅君和我不停地走着。过了一会儿,我们到了那座小山,然后就开始爬山了。那是一次高强度的锻炼,当我们45分钟后到达山顶时,我们坐在那里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小憩,同时欣赏着周围的美景。我又一次感到自己好像离北京城已经很远了,尽管我清楚情况并不是那样。我告诉雅君,我小的时候,父母常带我参加这样的郊游。我和朋友们也经常去骑马,在大自然中尽情地嬉戏、玩耍。雅君对我说,她小的时候没多少机会玩耍,就连电视也不看,因为她得不停地学习。我知道,中国孩子上学时要拼命读书。我不知听多少人讲过中学生学习的事情,听人说学生根本没有时间玩或看电视,或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孩子。我对这些孩子深感同情,他们那么小的年纪就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那么小的孩子就得拼命读书的确很少见。有些中国朋友告诉我,与中学的刻苦读书相比,他们觉得大学几乎有点像休假似的。对我们来说,情况恰恰相反。首先,我们的父母没有这么强烈的“望子成龙”的思想。当然,你能感受到这一点,但完全没有达到中国父母的那种地步。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所承受的压力会变大,而不是变小。随着你的年龄增加,日渐成熟,你会充满希望,主动去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好地应对压力。要不了多久,生活会让你认识到它的本来面目,而你会意识到压力无处不在这个道理。在西方,人们常有的一种观念是,如果你给孩子的压力过大,那么他会不堪重负,会给他造成难以抹杀的消极影响。

  在我们国家,你不可能看到10岁的孩子在周末学习或是请家教辅导。总的来说,那里的孩子没有很大的压力。人们普遍认为,要是孩子生活在太大的压力之下,他们童年时的快乐和灵感也就荡然无存了。

  我曾经跟一个中国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她说:“可他们毕竟是孩子嘛!你得逼着他们做事,不然的话,他们不可能主动学习。”她的看法也不无道理。比如说,孩子当然得做家庭作业,上课要认真听讲。我也赞同要教育孩子帮助大人做一些家务活,不要凡事总以为就应该那样。可是,我绝不会逼迫自己的孩子拼命学习,为的只是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同样,我也不会硬让他锻炼身体或是演奏乐器,除非他自己愿意。

  我们瑞典人觉得, 体育和音乐应该是充满乐趣和轻松愉快的活动,是一项你有兴趣做的事情。 可要是孩子根本就不想弹钢琴的话, 那么很少有人能让他们学好钢琴。那样只能使他们的抵触情绪更强,最终讨厌弹钢琴。但是,与我讨论的那位女孩却不赞同我的观点。“可如果你买了一架价格不菲的钢琴,那该怎么办呢?”她回答说,“那么,你就得逼着他学钢琴。”我说:“我绝不会先买好钢琴。那不过是件东西,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嘛!他们老是想要得到新的东西,可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厌倦的。”我对她说,要是我遇到那种事,我会送孩子去老师家上课,或是去有钢琴的学校。那样的话,你就知道他能坚持多久,从而决定该怎么做了。听我这样讲,那个女孩说,她能明白我的道理。

  在瑞典,一般来说,做完家庭作业后,孩子们都可以出去玩耍。不用说,他们很可能会去学习骑马、踢球或是参加什么别的体育活动,或是演奏乐器,跟中国的好多孩子没什么不同。可是,这些活动大都非常轻松,除了让孩子们得到乐趣之外,也没有其他目标可言。在中国,孩子学习演奏乐器,比如说弹钢琴的话,我听有人会问,“他考几级了?”刚开始,我不明白他们说的意思,可现在我才清楚:你可以参加音乐培训方面的考试,就像你参加学校的考试一样。我们那个国家根本没有这种考试,在来这儿之前,我可从来没听说过。我想,总体上说,与许多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可能还有其他亚洲人参加的考试可要多多了。在我们西方社会,学习可能稍微轻松点,不那么严肃。如果考试你不通过,或者你考不上大学,你经常会有第二个机会,不像这儿对考试和成绩那么过分关注。

  这应该与中国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少有直接的关系吧。除非你的成绩非常出色,否则,你就考不上大学;而要是你上不了大学,你的生活就不会像上过大学的人那样好,那样有机会。总想取得优异的成绩这种想法也体现在其他一些方面,例如音乐和体育。在中国,好像什么事情都离不开竞争:有论文大赛,有汉语演讲大赛,有英语演讲大赛,有测试演奏水平的各种乐器大赛和考试。我以前可从来没见过。我并不是说这种现象在西方不存在。我敢说在某些地方一定有,但无论如何,绝对不会这么声势浩大、影响巨大。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