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在孩子12岁之前就有打算送其出国留学的家长们,专家提醒说:“留学是把双刃剑,低龄留学,家长一定要慎重考虑。”
低龄留学并非一无是处。孩子越小,就越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所以从积极的方面讲,孩子越早出国,语言和文化的融入就越容易实现,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但孩子和家庭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巨大的。
幼童出国有点早,低龄留学风险高
12岁前
首先,过早留学对孩子不利。
12岁之前,孩子的心理成熟度尚不稳定,价值观也没有完全成形,此时留学对孩子本身就是有着极高风险的。
国外的留学生活必将带给孩子巨大的文化冲击,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全性格的形成,这将远比英语甚至是学习成绩不佳,给孩子造成的消极影响深远。
家长拔苗助长的心态固然可以理解,但是这一行为非但不符合孩子的成长节奏,反而会给孩子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其次,家庭也要为此付出很大代价。
孩子还小,只身出境显然不可能,家长陪读就成了唯一选择。
通常家长陪读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父母有一方在国内工作,另一人(通常是母亲)和孩子一起出国,充当全职陪读的角色。
所谓的全职陪读,即意味着一方家长要完全放弃自己的职业生涯,以此作为孩子前程的赌注未免代价太大。
另一方面,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夫妻长时间异国分居也实在不是良策,两人也势必要为此承担非常大的感情风险。
本来是为共同的孩子规划美好前程,如果反搭进了家庭的和睦团圆,未免有些买椟还珠。
家长陪读的另一种情况是父母至少有一人在国外工作,据了解,这种相对比较理想的状况在国内有留学需求的家庭中为数不多。
同时,负责监护孩子的家长本身就脱离国内环境过久,本国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退化非常明显,而孩子又非常自然地融入到了外国的大环境之中,渐渐丧失了“根”的意识,“留学”变成了一种变相的“移民”,违背了它东西文化兼收并蓄的初衷。
此外,孩子在大学期间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减少。
孩子很早就摆脱了留学生身份,无疑将损失国外大学专为留学生所设的名目众多的奖学金,并且留学生本该享受到的一切奖励、兼职等政策也都大打折扣。
由此可见,低龄留学仅从经济角度考虑也未必是笔划算帐。
留学,似乎从来都是高端人才教育的必经之路。从前人们将留学看作“镀金”,“洋学历”不过只是镀在国内学历内核之外的一层闪亮的光泽。
“镀金”时代日渐式微,但留学市场却持续升温。而今的留学不再只为衣锦还乡,而是更明显地表现出一种主动追求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趋势。
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孩子早早送出国,内外兼修地打造纯金,低龄留学的浪潮随之形成,国际高中也由此应运而生。
外国高中有点贵,国际高中更实惠
12岁~18岁
“留学要趁早,高中刚刚好”,不少家长以此为信条,孩子初中刚一毕业就急着将其送出国门,编入外国高中生的队伍。对于家长的这种选择,国内的国际高中大多持中间态度,尽管并不反对这种留学计划,但同样非常理智地指出这种计划存在一定的风险。
经济上,出国读高中的选择性价比低。
以美国为例,美国教育体系里最昂贵的就是高中教育。一所美国私立寄宿制高中,一年的学费通常是6万美元,并且美国高中的学制还是4年,略一估算便不难看出,孩子在国外念高中,家庭要承担的经济负担非常重。在高等教育之前过早在经济上拖垮家庭,从长远角度看绝非明智之举。
孩子处于青春期,此时出国风险也很大。
15岁的初中毕业生正处于敏感多变的青春期,最离不开的就是成年人的正确引导,否则便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国外高中虽然都配有心理顾问,但毕竟这些心理顾问面向的主要受众不是中国孩子,很多情况下未必能起到良好的心理指导作用。因此对于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特别是女孩子,负责任的家长必须考虑到此时出国的危险性。
孩子各方面未达到国际标准,出国时机不成熟。
刚从国内初中毕业,对国外的语言环境、学习方法都不适应。美国高中用的英语已完全达到了日常语速,没有经过一定有针对性的培训,中国学生很难通过语言关。
美国高中对入校留学生一律视作是具有和本国学生相同学习能力,一般不会对留学生进行特别培训,这对语言方面落后的小留学生们是极大的不利因素。
此外,美国高中采取开放式、走班制学习方法,这对绝大多数习惯在老师监督下学习的初中生是个跨度太大的飞跃,也常常成为学生向自主学习过渡的最大障碍。
如果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成问题,并且孩子本身承受压力的能力及独立性很强,并不是不能在初中毕业就考虑出国留学,但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而国内的国际高中正是为想早日留学的孩子提供一种中间路线的解决方案,兼收国内国外高中的优势,帮助学生在出国之前做好准备。
大学毕业有点迟,高中缓冲最及时
22岁后
历数了过早留学的种种不利后,不少家庭开始倾向于最为保守的大学毕业后留学方案。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大学毕业后再留学也非零赔稳赚的最优股。
高考选择国内高校,放弃的也许是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高中时就以国外大学为目标的国际高中学生,相比通过高考杀入国内高校,显然在教育资源的选取范围上更具优势。
举例来说,一个优秀的学生本来可能进入美国排名前100的高校,如果中规中矩地参加高考,甚至未必能顺利考入国内的211院校,更不必说国内大学的学术现状在国际上并不具有竞争力,即使是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在国际上的排名也要在百位之后了。
大学毕业后再出国,留学的效果并不突出。
这种情况的留学生,目的通常是“深造”,手段一般是“中介”,结果往往是“海归”。这样的镀金族很难有实力在国外拿到绿卡实现技术移民,带着一两年的国外留学经验回国就业,仍然是与没有留学经验的毕业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且又损失了宝贵的工作实践经验,未必会在职场上占得先机。
相比之下,直接读取外国大学本科的国际高中毕业生,则能在更广的世界范围内做职业定位,是既不浪费宝贵的青春,而又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不二之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