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存之惑:今天你的搜索关键词是什么?

说到“平等”,“妇女解放”等话题,拜科技和教育所赐,如果你会善用科技的力量,这早就是“人人平等”的社会。

网络信息时代,大到一个政治事件,小到个人的私人信息。因为社交网络平台,可以达到在短时间里被迅速传播。因此,它便于我们搜寻和了解资讯。这是社交网络平台带来的好处。但是,它的另一面的挑战却是:因为信息量过大,我们自我筛选信息量,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也随之要增强。

社交媒体的兴起和运用,理所应当被看成是年轻人的专利。但是随着时代的转变,国际跨国大公司,尤其是通讯和科技公司,纷纷将市场转向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妇女群体们。除了商业利润的考量以外,其社会意义旨在于,让家庭主妇们改变口口相传的信息来源模式,也帮助妇女们改善教育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根据国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调查研究显示,如果家庭妇女们采用网络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方式的话,不仅可以帮助妇女们从繁重的劳力劳动中解救出来,同时也可以节约家庭开支。

这是一个很好解释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但是,对于它的实际运动和推广,则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跟我谈到他们公司未来的商业和科技发展计划的K先生说到,在未来的10-15年里,他们将印度村庄里的家庭妇女们作为发展对象,对其培养和发展品牌忠诚度的同时,也在当地开展社会企业的教育活动。而无独有偶,和k先生所在的这间国家大公司相齐名的另一间跨国大公司,也在做同样的事情,而触角同样是东亚和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令我感兴趣的是,不同地区的妇女,或者受教育不同程度的妇女,获取信息的模式大相径庭,也因此导致了解读事件的能力和拓展度问题。例如,前阵子,我和另外两个朋友要去异地旅游。一个女生选择在网上查找好所有的交通讯息,将之纪录在自己的日记本上,然后带去旅行地可供自己翻阅和查看。她选择自己解决吃喝玩乐的问题,即使是前往完全陌生的异地。 但是另外一个朋友,选择找到曾经去过此地的朋友们相问,然后根据他人的经验,综合比较以后,再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路径。

当然,我喜欢前者的方式,因为其实所有这些信息中无不包含了个人的兴趣爱好,实在是很私人的东西,无法一一详实又“理性”的分享出去。所以,另一方的资讯接收人接收到的是一些很主观的信息,就算是相对理性的分析,也仍然是适合他人,而未必是适合自己的。这个过程中,后者的信息接收方式,少了一个自我筛选和独立思考的过程。

这虽然是件小事,但是,却几乎每天都发生在我的周围和日常生活的对话里。那些传统的,口口相传的信息模式逐渐被手机里和掌上型电脑的“google”所取代。 就像,如果突然想找最近的地方买一个冰淇凌,或者不知道下个路口怎么走,那就掏出手机来google map一下,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你可能再也不需要走好几条街,问好多人,然后凭借脑海里的记忆去找寻商店,结果走到商店以后发现商店打烊,没有冰淇凌可吃的怨气连连的周日下午了。

我突然想起来,好多女生朋友喜欢聊“女性主义”,喜欢谈到独立自主的开创性生活等。其实,说到“平等”,“妇女解放”等话题,拜科技和教育所赐,如果你会善用科技的力量,这早就是“人人平等”的社会。当然,前提是,你要知道和相信科技的存在。

(责编:路西)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