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是线下版社交媒体都可以适用“混”字

2012年11月02日14:18  东方早报    

  因着知名地产商、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老师的婚变传闻,EMBA教育又被推上风口浪尖。紧随其后,专栏作家木子美那篇大赚眼球的《EMBA的房卡故事》,更把整个EMBA都涂成了粉红色甚至猩红色。

  “EMBA变成了神器”,这是段子创作,还是果真如此?这还得从EMBA的社交属性谈起。

  毫无疑问,EMBA是一类社交媒体。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所有社交媒体的话,恐怕没有比“混”字更为生动也更为贴切的了。“混微博”、“混微信”、“混陌陌”……几乎所有的线上社交媒体,都可以适用这个“混”字;“混圈子”,当然也是EMBA不成文的标签。往白里说,“混”字恐怕可以当成一切社交媒体的诨名。

  花点时间比较一下EMBA、传统俱乐部和“微博”、“微信”,考察一下它们的社交媒体属性,可能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基本的,它们都有会员资格的安排,差别只在收费与否及收费的高低。会员费是社交媒体经营者的核心收入之一,你看,最近微博也开始弄收费了。而该收费的特点是,越靠近线下,收入占比就越高。现在一线商学院[微博]的学费已经涨到了60万元左右,其中的一多半就是隐形的会员费(同样的课程,2000年的价格在20万元左右)。

  会员的基础行为叫“扎堆”。EMBA的喝酒吃饭、异地聚会,与微博上的话题参与、热点追逐,其实并无二致,只是成本更不菲、形式更夸张。这是“混”字的第一层含义、基础的含义。

  “身份经营”,是“混”字的进一层含义。与任何社会群体一样,作为特定社交媒体的成员,也总是在不断地寻求、调整自身在群体中的定位、身份和角色。有意思的是,人们在社交媒体中扮演的角色,与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常常是有所区别甚至大相径庭的。更有意思的是,人们还会进行大量投入来经营这个身份,在微博中,投入的是时间和精力;在EMBA中,投入的还要加上金钱和大量其他资源。有人说,这不有点像在做游戏吗?为什么要这么当真地演戏?

  经济学的解释是,“身份经营”、“角色扮演”,是在建立一种专用程度很高的资产,这个资产的指向很明确,就是专用于“关系”的建立。这个资产经营得越好,所收获的“关系”的数量和质量就越高。微博上,对应的是“粉丝”的数量和质量;EMBA里,其回报则是“人脉”的广度和深度。

  “关系经营”,是“混”字的第三层含义,也是最受人瞩目的部分。微博也有关系经营,如“密友”,微信更有“朋友圈”的露骨玩法;相形之下,EMBA对关系经营更重视,也更为专业。这个重视甚至从学员招收阶段就开始了,并在分班阶段予以配比和强化。EMBA学员大致有四类出身:外企(高管)、国企(干部)、私企(多半是企业主、小半是高管)、政府(官员)。

  这四类人,尤其是后三类通常在各班中有微妙的比例分配。这造成了一类“后门”:某些学员为着接近某个特定学员而托门子换班,并不是罕见的孤例。混政商关系是关系经营的主体和大流,从比例上看,直奔资产重组而去的男女关系经营虽然很八卦、很谈资,毕竟还是花边和余絮。

  “混”还有一个有趣的特性,就是它会形成特定风格,这可以视作第四层含义。A商学院有A风格、B国际工商学院有B风格,两者差异颇大,美国法学家、社会学家凯斯·桑斯坦富有洞察力地称这种现象为“群体极化”。这个极化,大大增强了群体成员的行为一致性,从而伴生大量的商机,比如投资同一个楼盘、搞共同基金、建合股公司等所谓“同学经济”的兴起。

  “鬼混”或“越轨”,是“混”字的第五层含义。对传统主流社会规范的逾越,甚至会形成亚群体规范,这是“混”字的暗黑地带。与微博微信相比,EMBA群体中富有冒险精神、甚至行走在灰色地带的成员比例更大、浓度更高,再加上群体极化的作用,某些传统社会里惊世骇俗的行为,在这个小社会里,其冲击力会大为减弱、变得稀松平常,有时甚至变成了某种时尚和时髦。一个粉色版的例证是,女生钓金龟婿,在这个环境里得手的概率更高,至于其形式是不是香艳到“发房卡”,这个不敢妄评。但用数字说话,可能更有说服力:统计表明,EMBA女生的平均年龄超过35岁,接近40岁。大30岁的女生成为成功的小三——而且这还要成为普遍现象,这个可信度还剩几分,恐怕是不言自明的吧。

  既然EMBA是一种特殊的社交媒体,那么,经营EMBA的商学院,就是一个社交媒体的运营商。线下的商学院与线上的Facebook,原来是同一个商业模式,并且,似乎是同样的成功。

  高利民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