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当重拾师道 EMBA群体趋于精英化

2012年10月31日16:10  中国经济时报网    

  最近,许多热点事件跟EMBA教育、跟商学院[微博]联系在一起。真真假假的消息,也为EMBA这种昂贵的教育形式蒙上了一层阴影。

  EMBA,是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的英文开头字母缩写。相比于全日制的管理学硕士,相比于更偏门的会计专业硕士,甚至相比于近乎“兄弟”的MBA,EMBA教育因其特殊的学员群体,因其相当昂贵的学费,而备受关注和争议。

  EMBA学员,多为具有一定规模企业的企业主,或中高级职业经理人,或具有一定职阶的政府官员。EMBA的学制一般在两年以内,但其学费颇为可观。国内几所一线商学院的EMBA学费,基本在50万元以上。管理职位和高昂学费两道门槛,使得EMBA群体趋于精英化。

  国内EMBA教育的历史不长,最早的也不过十年左右。总体而言,这种教育形式的积极意义是明显的。从宏观角度来看,伴随着中国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度成长,EMBA教育为市场输送了一批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级人才。就微观而言,无论是为学员提供系统的商科知识,还是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其对学员个体的提升价值毋庸置疑。完整的教育更新了学员的理念,也打开了学员的视野。

  不过,从现实来看,EMBA教育当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有些商学院过多重视平台价值,以致被人称为“富豪俱乐部”,学员呆了两年,没学到多少真本事,倒沾染了不少坏习惯;有些商学院一味从创收出发,招生良莠不齐,只讲如何更好赚钱,不考究营利过程的价值判断;有些商学院教授不是从学员利益出发,而总想着如何将学员发展成自己的客户;有些商学院本身的功利化倾向日益凸显,只是将自己当成营利平台,却忘记了巍巍学府的本位与角色。

  在中国的EMBA教育经历了十年之后,这个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已经大大增强。目前,国内已有EMBA教育项目的商学院达到60多所。在争夺学员的背后,商学院的学生管理、考核要求等,是否会在竞争压力下放松、妥协?这是一个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商学院是否会为了创收而取悦学员,是否会为了现实利益而丢失师道尊严?要知道,源源不断的毕业生从商学院进入市场,能够影响到的不只是商业实务,还有市场的伦理。

  应该承认,今天的一些商学院,过于重视功能性教育,而疏于价值观教育。个别商学院甚至涂抹了太多的商业味道,比企业还企业。毫无疑问,商学院不是企业,商学院纵然有创收的考虑,但本质是一所学府。商学院可以少赚些钱,但不可少掉教育的底线;可以少谈些利润与效率,但不可少却对商业伦理的捍卫。不少企业缺创新、缺效率,这都是实情。但人们容易忽视的是,许多企业还很缺精神与秩序,缺少支撑商业运行的伦理基础。

  今天,发生在EMBA身上的一些事情,跟商学院在商科教育理念上的偏差是有关系的。比如,有EMBA学员在和同学合作项目时,不讲诚信,伤害了同学的利益这固然是个案,也跟学员个体的素质有关系,跟整体的商业环境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商学院多一份价值观的执着教育,就可能少一个学员不讲诚信的案例。商学院不断宣扬商业伦理,一个食品企业的学员老总试图使用过期原料时,或会多一份犹豫很多问题,不能只靠制度解决,还要靠伦理的力量。

  当然,EMBA群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不是商学院造成的,可能跟学院并无任何关系。但从商学院的角度来说,避免自身的过度商业化,重拾商学院的师道尊严,十分重要。商学院教育不该只谈效率,不能只看利润。为社会培养有道德的领导者与为学院筹措资金,两者之间理应秩序明确,不可颠倒。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