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级考试最后20天备考方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 11:36   点点英语

  三、最后20天的备考方案

  1、材料:6套真题+2套模拟+作文复习(2篇写作+6—8篇的范文背诵)(模拟题做题的时间一定要选择在每周六下午,与考试时间相仿,进行临考模拟,强调一点,作文一定也要写,这样可以使你对考试的时间流程更加了解和适应,但是最后的分数不要在乎,模拟题的作用就是练习速度的,因为其题目的质量、信度和效度都与真题不具有可比性)。

  2、复习进度:2---3天复习一套真题,如果真题还没有成套做的,就按考试时间做一下,如果做过了就进行研究真题,从前往后研究,保证在考前的几天接触到08年6月和08年1月的最新2套真题

  3、复习重点:传统阅读+作文+听力

  第一部分:传统阅读的复习

  步骤:(两个层面:从题目层面和文章本身)

  1、首先把阅读理解按照规定时间做一遍,一般是8---10分钟一篇。关于做题顺序,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我建议是先看一下题干,然后回到原文中进行查找,定位与替换;(因为六级考试中,细节题居多,关键定位词比较明显)

  2、核对答案;

  3、对5道题目进行超精分析,从正确选项的获得到干扰项的设计都要做到了如指掌,这样可以提高你的抗干扰能力。对于正确选项的分析,应该是定位与替换,把答案中与原文的替换词和同义转述的句子仔细体会,并做好笔记,烂熟于心;而对于其他3个干扰项,一定要找出命题人是通过什么手段进行干扰的,比如说是与原文偷换概念、扩大范围、缩小范围、绝对化等等干扰项设计方式。这一点至关重要。对干扰项的分析和对正确选项的同义替换分析决定了你的六级考试阅读理解的得分,因为定位与替换是阅读理解的精髓所在。

  4、对文章本身的超精分析:

  阅读理解的文章的选择都是经过命题专家精选的,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示范性,因此我们除了题目分析之外,还必须对文章本身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熟悉和掌握英美文章的行文特点、常用词汇、文章题材以及感情色彩的表达,虽然我们下一次以及以后的六级考试不可能碰到原文,但是英美人写作的特点、习惯和题材都差不多,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因此对文章的分析绝对不能忽视。

  几点建议:

  1)文章中不能出现一个不认识的词汇、短语和句型(专业词汇除外),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对单词的复习,因为以前我发现很多考生在考前死背词汇书,和念经一样,但是我们要清楚,词汇是活的,六级考试词汇的考查点是词汇的运用,并不是你的背诵,因此只有在阅读中的词汇才是活的,才有其具体语境中的用法,重点掌握词汇的搭配、熟词生意、由词汇所构成的句型,词汇的形象用法等,我的一个理念的就是六级复习不分家,也就是说你一定要积极复习,当你精读阅读文章的时候,如果你碰到一个词汇的搭配,句型,你就要主动的去运用它,利用它造个句子,这才说明了你掌握了。这就等于你在复习阅读的时候,词汇、作文一起复习了,能起到一石二鸟,甚至一石三鸟的功效。

  2)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关系,尤其是衔接词的运用,不要忽视小词对文章的作用和影响。这对理解文章、分清层次以及分清意群有很大的好处,最好能对文章的段落进行分层次,每层甚至每一段能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加强你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这有助于对文章主题类的题目的解题。因为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任何段落的阐述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的,或者用正面论证、或者反面论证、或采用引证等等手段。除此之外,有些段落和篇章结构还可以用在你的写作中,我认为一篇真题中的阅读理解就是一篇写作范文,里面有很多的养分值得我们去吸收和运用。

  3、注意作者观点的表达方式以及作者观点与专家观点的区分。在一般的英美文章中,尤其是六级考试所选的文章中,作者的观点表达方式基本上都是比较直白的,隐藏在字面意思背后的并不是很多,通常通过形容词、副词、以及特定的观点词和特定句型来表达,这些词汇和句型必须通过已考试题来把握和总结,熟记,对作者态度题的解答有直接的帮助。

  4、注意对文章中的主题替换词进行归纳整理,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5、对文章中特殊标点符号的含义必须做到心知肚明,这也是重要的考点。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四六级频道 四六级论坛 四六级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六级 复习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