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出的“方言辞典”怎么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4日 17:52   江南晚报

  “大麦头医生”是什么医生?“打的”为什么叫“喊差头”?“酱瓣豆”可以吃吗?这些有趣的无锡方言现在都有据可查了。历史上第一本公开出版的无锡方言辞书《无锡方言辞典》,昨天下午举行首发仪式。

  《无锡方言辞典》的作者是太湖明珠网上大名鼎鼎的“谜里喇嘛”,本名项行,今年41岁,是该网站的新闻采编人员。他的本门学业是会计,因为从小喜欢谜语,对汉字形、义、音的变化十分敏感。从事网络工作后,发现方言是各地论坛上的一个热点话题,2004年一时兴起自编了一套“无锡方言六级考试卷”,迄今总点击量已超过20万。还有单位甚至以此做为招聘外来人员的考题。通过3年多的搜集,项行在2万余条无锡方言原始资料的基础上遴选出6300条,并参阅了大量学术著作、历代吴方言文学作品,编就了这本《无锡方言辞典》,由时代文艺出版社作为“太湖文化丛书”一种正式出版。

  这种12万字的辞典,在表达方式上更多结合了当今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和和喜好。在方言解说中,包蕴了许多民俗内涵,如地理:“江尖渚上团团转”、“大桥下”。外来语:“回丝”、“司拨灵锁”、“老虎窗”。其中有许多因时代原因离我们远去的无锡闲话,更承载着太多的地方文化,如“灶披间”、“洋机”、“癞团车”、“放汤戏”等等。项行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数学老师作过统计,他教的班上会讲无锡话的本地学生只占35.7%。项行自己15岁的儿子,同样也只会听而讲不来无锡话。这本辞典收录的辞条为40岁以上无锡人群熟悉的方言,相对于一些老无锡,“苏BK”、“阿碍”等属于新词。但许多被明清吴方言著作所用的词语,因很少使用未被收入。

  市史志办方志处处长郁有满表示,吴方言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无锡方言又处在吴方言的常州小片和苏沪嘉小片的过渡带,非常有特色。历史上有钱基博、赵元任等大家研究过无锡方言。近年来随着地方文化的活跃,无锡民间关注、搜集方言的人越来越多,但能像项行这样汇编成册、公开出版的还属首次。这些活动以及电视、电台相继开播方言节目,都体现出方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正受到重视。他透露,新版《无锡市志》也准备对方言卷进行修订,重点反映1986~2005年间无锡方言的变化。记者汪自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