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刊》细评王朔《美人赠我蒙汗药》(之八)
http://edu.sina.com.cn 2000/08/16 中华文学选刊
把王朔所批判所痛恨的那些作品找来看一看,就不难发现,这些媚俗的文化作品,无论是主流的、大众的还是传媒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煽情。凡是煽情的,就必定是媚俗的、伪善的和无理性的。试想,如果不是为了取悦大众,为了挑逗起他们愚昧的激情,费那么大劲儿往大众眼睛里、耳朵里塞那么多“语言伟哥”干嘛?
在现代,这类煽情者的一个突出代表就是余秋雨的散文。他用那种“文革”大字报混合戏曲台词式的语言,以往文化高层次上带人为诱惑,煽情媚众,让愚昧者佩服,令明眼人作呕。
面对余秋雨散文的这种媚俗现象,王朔当然不会不批。在以往各媒体对王朔的报道中,都说王朔骂了余秋雨的散文,其实在他和老侠对话之前,他只是受评论家朱大可先生的影响,谈了一点自己的感觉,并没有有意识地去批他的散文。而这次在他和老侠的对话中,他才开始正式痛批余秋雨,痛批那种“轻松地游山玩水,忧患地伏案媚俗。”
王朔:像余秋雨一开始,像我这样对传统文化不知道或知道一点的,他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里有很大的迷惑力,你会觉得他很正派、很正直,好象做人就应该这样,起码他是一本正经地严肃地对待一些事情。后来我看了朱大可写的关于余秋雨的东西,说他写的是文化口红、文化避孕套,说他实际上像歌星那样煽情。其实,传统文化也能提供好多媚态的东西,只要把这东西吃熟了,只要瞧准了上之所好下之所悦,什么都可以做成媚态,金庸的壮怀激烈呀,余秋雨的忧患情怀呀……反映到销售上就是卖点儿,主流要这个,老百姓也要这个。他们只有自我标榜起来,把一切都上升到民族伤口的高度,才能更被人所接受。可能中国这些年的媚态百出,就缺余秋雨这类忧患媚态了,所以才迫切地需要他,他也就轻松地游山玩水,忧患地伏案媚俗。
老侠:还有更恶心的,一般谈余秋雨的人从不注意。余的《文化苦旅》中动不动就提到当官的,某某市长、某某局长之类的,而且都是在感慨了一番古人的情怀之后,最后画龙点睛地提到某某市长现在的作为,不正是古人的忧患情怀的当代传人吗?绝对到位,绝顶聪明,想必他这一路“苦旅”,皆有市长局长们接风饯行,陪同他一起忧患中国文化曾有的辉煌和现如今的暗淡。像小生余杰巧妙地夸自己的导师们一样,老余者秋雨先生夸市长们局长们的笔法也极隐秘,有春秋笔法的微言大义之余韵。不知道这老余和市长们杯盏交光时,感没感觉到受器重为王者师的感动和自豪。目前文化界最时髦的二余,老余满腹忧患地向市长们献媚,小余嫉恶如仇地向先生们献媚,一深沉,一亢奋,而媚态则一。……余秋雨的东西说穿了,就是传统文化的琼瑶,他是用琼瑶的方式解释传统文化。那种调点儿小情,泪光闪闪,很有点男女主人公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劲儿。刘再复的随笔《问苍海》,那个语言就跟余秋雨的差不多,大段大段的空洞抒情,这种文风对中国的散文写作影响很大。以前的文章中的结尾常有类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只不句式。只不过像余秋雨的文字中,多了点儿港台的软语。比如像“殷殷地企盼着”整个儿是流行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