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四六级的另类门槛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01 11:27 东方网-文汇报 |
●任何一个较大规模的外语测试的实施都是与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联系在一起的。要完全改变目前四、六级考试的现状,唯一的办法就是改革。具体说来就是要还考试的原来功能 ●改革的第一步,固然可以为考生“减负”,但要防止某些高校用另一种方式来挂钩,他们可能会设立新的门槛,如达到多少分才可毕业等等 ●我们不妨建议下一步改革是分清考试性质,给予明确定位,要么是教学考试,要么是社会考试,不能集两者于一身 教育部近日宣布了全国大学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方案。内容主要有:用发成绩单替代发合格证书、记分体制从100分制变成710分制、提高听力和非选择题比重等。教育部并考虑逐步将考生范围限制在校内,降低考试的社会权重,突出考试为教学服务的功能。这一改革方案,如同四、六级考试一样,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应该看到,这一考试对于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地位起着积极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随着考试的社会权重日益增大,其弊端逐渐显示出来。 其一,应试教学的产生。不少学校从新生一进校起就组织他们参加考试,抛开教材,大搞“题海战术”。即使不停课备考的学校,教师也有意识以考试内容与形式来安排教学重点。应试教学是对考试的使用不当造成的。但是当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低于周围的大学,影响学校评估和排名,影响教师职称和经济利益,作为学校领导,作为教师又奈如何? 其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并没有提高。由于四、六级考试偏重于语言知识和阅读能力,因此不少基础稍差的学生,索性放弃听和说的学习(听占考试20%,而说是不考的),甚至放弃写的学习(写作虽然占15%,但全国平均得分只有7分)。何况标准化考试不仅选择题可以蒙,主观写作题也可押。因此,即使通过考试,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还是很差,听不行,说不会,写是满篇错误。 其三,浪费了教育资源。由于四、六级考试是全国统考,不少大学又都把考试通过与否和毕业文凭、学位挂钩,结果使学生把大部分专业学习时间用来对付四、六级考试。可以说英语学习成了大学生耗时最多的一门课程,通过考试成了大学生压倒一切的学习任务。由于考试已经涉及到学生毕业、就业和晋升等人生重大利益,而每次考试的通过率还不到30%。因此这几年考试泄题、枪手作弊事件屡屡发生,而且愈演愈烈,不少人甚至不惜铤而走险。 正因为如此,在外语界乃至社会上始终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是四、六级考试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向前发展的绊脚石,应当取消;一种认为不能取消,应该在改革中继续前进。 我认为,任何一个较大规模的外语测试的实施都是与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联系在一起的。当一个考试一年达到1100万的考生规模,就远非是单纯的学术问题。在我们国家,四、六级考试不仅存在一个巨大的需求群体:有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学校的需要,教育部门的需要,而且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市场:社会培训市场、教辅出版市场等等。因此要完全改变四、六级考试的现状,在目前取消这一考试,不切合实际或还不是时候。 唯一的办法就是改革。具体说来就是要还考试的原来功能。 考试有两种功能:检测质量和选拔人才,显然四、六级考试是属于前者,即是一个测量的工具,为教学提供信息。而现在这个工具竟然异化成学生毕业、就业的“生死符”,异化为学校评估评奖的“硬指标”,这违背了考试设计者的初衷,扭曲了教学考试的目的。因此作为改革的第一步,就应减轻其非教学功能,降低社会权重,如严格禁止社会考生(包括毕业了的本科生)报考,规定只有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并且学完了大学英语才能参加考试,并限制同一考生的报考次数、只报考生的成绩,不发合格证书等。这固然可以为其“减负”,但要防止某些高校用另一种方式来挂钩,他们可能会设立新的门槛,如达到多少分才可毕业等等,而且这个门槛在攀比中会进一步提高,应试教学的根源依然存在。同时成绩单的社会功能并未失去,用分数替代合格证书,透明度反而增加,竞争会更加激烈(用人单位要求的不再是一张合格证书,而是600分、650分,以分数高低来录用人)。要求重考的人会大幅度增加,考试规模更大。那么,根本的出路何在? 我们不妨建议下一步改革是分清考试性质,给予明确定位,要么是教学考试,要么是社会考试,不能集两者于一身。作为教学考试,搞成全国性统考,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产物。“四、六级考试成为世界上单科规模最大的考试”本身就是对教学考试的一种讽刺。一定要搞的话,要么降低标准:难以想象大学一门课程的教学考试可以把一半以上的学生关在及格线外而不出乱子;要么转为抽样性:检测学生的学习,为教学提供服务,这一功能完全可以通过抽样性考试达到,即只需在各个地区,或各个学校,在每一届学生中抽取一部分学生参加考试即可,检测评估和收集信息并不需要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至于对每一个学生的水平评估则是各个学校的事情。我国1000多所本科院校,2000多万学生,学生英语基础、教学资源水平相差甚远,不应也不能用统一的、同一个教学评估尺子。 而如果明确是社会考试(以往一贯的做法就是社会考试,只是非要在名称上把“社会”换成“教学水平”,而根源就在于此),那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你可以和美国的TOEFL、日本的STEP和英国的IELTS一样,严格坚持标准,通过率可以很低。由于和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没有直接关系、社会上任何人(可以主要是大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报考,合格者给予统一证书。这样做并不会影响把四、六级考试打造成我们中国的民族品牌,而且是在公平环境里和国外考试竞争。 无论哪一种办法,都有可能从源头上解决目前考试带来的负面作用,由于不要求每个学生参加,挂钩就没有意义了,应试教学自然终止。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会使我国的大学英语学习返归理性。试想参加不参加四、六级考试完全成为个人的事情,学生就不会担心通不过考试而把大学里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英语上,或不会因为要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都过关而不惜荒废专业课的学习。各个专业的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技能学习训练,选择投入的不同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有效地减少目前英语教学中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的极大浪费。(作者: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蔡基刚) |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大 中 小】【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