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教学参考:交际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21 11:19 英语辅导报 |
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常常发现多数学生虽能造出并讲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来,但表达方式往往不恰当或不得体,甚至违反所学语言的文化规则,导致交际失误.由此笔者感到:应改变英语教学中只重视知识文化而忽视或轻视交际文化的状况. 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文化背景知识应分为两种——知识文化(cultural knowledge information)和交际文化(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所谓知识文化,是指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不会直接影响对某些词语的理解和解释.如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哲学、科学技术的发明、历史文明、文学艺术等,类似这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将其称为"知识文化".所谓交际文化,是指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人们在交际时,由于对某些词语的联想意义、社会意义及运用规则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发生误解,乃至造成交际失误.这种直接影响交际的文化知识,我们将其称为交际文化.在教学中,我们对知识文化一直比较重视,许多教材都用大量篇幅介绍西方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大都属于知识文化范畴,而涉及交际文化知识的材料却寥寥无几.在课程设置上,"西方文化"、"文学欣赏"、"英美概况"等课程都是用以增加学生知识文化的.由此可见,英语教学中几乎完全忽视了"交际文化".本文拟就价值观、风俗习惯和词语的象征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说明交际文化的重要性. 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是符合社会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信念.作为文化构成的深层因素,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需要和行为方式.以美国人为例.由于美国的体制、制度以及环境的关系,美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即使是普通的约会,来访者总是准时的.美国人按时间表工作,一旦定了期限就千方百计提前完成.美国人总是匆匆忙忙而不知道停下来享受一下已有的东西.他们给人的印象是极度紧张,活像时间的奴隶.美国人常说,美国的生活节奏太快,没有时间去拘泥礼节.除了时间观念的差异外,美国人的劳动观念也是不同的.美国的商业广告常常描写中产阶级夫妇兴致勃勃地粉刷自己的房屋或擦洗自己的汽车或修整自己的花园.但美国人心目中的这种悠闲自得,在汉文化中,往往被认为是沉重的劳役或工作狂.在美国,人们对独立人格和行为自由看得很重,因此,美国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社会.他们不怕远离家庭和故土,很少受社会的约束.他们将个人尊严看成是高于一切的人生目标,把个人奋斗看成是最宝贵的行为准则.前美国驻中国大使伍德科克曾说:"中国人是个人主义化的集体主义;日本人是集体主义化的个人主义;美国人是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 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比如英语中的cousin一词具有汉语的"堂兄弟"或"堂姐妹"及"表兄弟"或"表姐妹"之意.而汉语竟把表亲关系区分得很严格,既要分出性别,又要分出长幼,不像英语简简单单一个词了事.这种语言现象归因于中国几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这种古老的传统高度重视血缘关系,等级间的差异,主张长幼有序,尊卑有序.亲属关系亲疏,长幼和性别等方面不同,权利和义务也不同,故称谓区分得严格而细密.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除了dad, mum, grandpa, grandma, uncle, aunt 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它的几乎不用.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常常直呼其名,以表示与对话人具有平等的地位.因为称谓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而追求平等是西方人的一贯做法.像称谓一样,英语中的敬语谦辞也远远少于汉语.在英语中,无论对方年龄多大,地位多高,you就是you, I 就是I, 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您、您老、张老、老爷子、老太太、敝人"等敬语谦辞. 在汉文化中,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愿突出自己,人们跟长辈或上级说话时,要用敬语,谈及自己时要用谦辞,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失礼或高傲.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献或论文的标题上也能反映出这一点.汉语文章的标题往往有表示谦虚的字眼,如, "浅谈……"、"试论……"、"……初探"等,而英语文章的标题往往直截了当,如Science and Linguistics.英语中敬语谦辞之所以少于汉语,这与西方人崇尚个人尊严、个人奋斗、个人价值及乐于表现自己的观念有直接原因.受以上观念的支配,中西方国家的人对个人隐私的态度也不一样.对英美国家的人来说,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打听年龄、体重、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问题被认为有失礼貌,这些所谓的个人隐私应尽力回避.而中国人见面后询问这些问题似乎是常事.这种差异取决于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英美人对个人隐私问题看得很重,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让别人干预.而中国人千百年来居住的距离很近,个人生活私事很难不被人知道或干预.此外,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汉民族文化的人认为,个人的事即家庭、家族乃至集体的事.因此,他们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别人也愿坦诚相告,以求得到帮助. 词语的象征差异 东西方截然不同的传统文化,往往赋予其语言不同的文化内涵.如夏日夜空中呈现的亮晶晶的白色带状繁星群,汉语称之为"银河"、"天河"等.由"银河",我们联想到民间故事中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这是条水深浪急,无法逾越的天堑.而英语则称之为the Milky Way.此短语出自希腊神话,天后Hera给Hercules喂奶时滴下的乳汁凝成的一条路,又可指人间通往宇宙宫殿的一条乳白色大道.这个繁星群带给东西方的联想竟有天壤之别.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夏天常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而莎士比亚在一首十四行诗中却把情人比作夏天,可爱而温煦.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 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 你啊比夏天更可爱更温煦.)"夏天"带给中西方人不同联想的原因是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等词语,这是因为中国人千百年来用牛来耕田种地.而英语中却用horse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如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等,因为早期的英国人是用马来耕作的.牛和马在生产过程中分别成了两国人的好帮手,词语中也就有了如上用法.中国人习惯用"黄色"象征低级下流、有害人的身心健康的影视书画作品,以致有些学生一看到yellow pages 就想当然地将其理解为黄色书刊.实际上,英语中的yellow pages 是分类电话簿,上面有商店、企业、机关、医院等的电话号码,由于用黄纸印刷,故称为yellow pages. 汉英语言丰富多彩,中西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由于笔者的精力与学问有限,仅就几方面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简单的对比与分析,从中窥见英汉语言背后的深层文化差异及交际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知识文化,而且还应注意传授学生交际文化,使学生真正学会礼貌而得体地完成不同语境中的"言语行为",从而达到英语教学与学习的最高目标. (文/钱莉 英语辅导报大学教师版04~05学年第25,26期;版权归英语辅导报社所有,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新浪教育,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