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一只“骆驼”在中国(3)

一只“骆驼”在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5/06/29 16:15  EF英孚教育

  西方人眼里的中国

  你想知道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吗?我可以谈谈我自己以及在西方人那里所听到的。大部分的西方人似乎并不太了解具体的中国,也许知道,但也只是有限的一点点。在他们的脑海里对中国还存在着许多想像。有些人把中国想像成一个奇怪的国家,他们猜测中国人的生活和自己家的生活完全不一样。文化、语言、饮食以及社会结构,处处存在着不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所以西方人对中国的感觉必然是陌生的。

  我接触到的大多数西方人,几乎都没到过中国。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是一个遥远的国家,正在贫困中挣扎,受着人口过剩、失业、污染等问题的困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感觉不无道理。中国确实是像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一样,有许多当务之急的事情需要解决。

  但是似乎又有许多人认为,中国是一个神秘的、有趣的地方。因为他们对中国只知道一点点,所以就足以使产生无限的想像。他们在脑海中想像的中国,可能是一幅朦胧的图画,画面是一座座透过迷雾隐约可见的丛林茂密的险峻群山; 可能是一幅中国的山水画,庭台楼榭,雕梁画栋,配着红灯笼,夏夜里撒在地上的一束黯淡灯影的风景。在他们的想像中,还有穿着中山装的老人,或者是从神秘的中药铺里散发出的中药的草香。 当然还可能有从大量的中国功夫片中所看到的忍者、武士。

  说实话,我对中国的想像也是这样的。甚至到了北京以后,某时某刻这种曾经想像过的某个风景突然出现在眼前时, 我才会恍然大悟。啊! 我确实是踏上了中国这块土地,我是真真实实地在北京了。

  那是到北京后的第一个星期六,我去了大栅栏。这是我第二次去那儿,一年以前我曾经去过,但现在已经记不太清楚了。我喜欢闲逛。那天我漫无目的地逛来逛去,走着走着,突然一个女孩儿走过来和我说话。她告诉我她是学美术的学生,她为我会说汉语而感到吃惊,她问我是不是可以和她一起去看看她的老师的画。

  看着她友好的样子,我欣然答应,便跟着她到了一家很小的店铺,那是她学画的地方。她的老师刚好在那儿,也是个和蔼的人,他高兴地和我交谈。“哦,你会说汉语吗?”“会说一点点儿。”我迅速地回答。我说:“你画得真不错。”他笑了笑。在前门的一条街道上,在一个小画店里,可以欣赏中国画,还可以用中文和店主人交谈。我当时还不习惯自己是在中国,每一个感觉都很虚幻,意识中朦朦胧胧的。

  店主拿出了许多不错的画让我挑,但是我告诉那姑娘,我不打算买画,她说:“不买也没关系。”我欣赏了一会儿小店里的画,时间已经不早了,我得回去了,回到学校路上至少要一个小时。我问他们怎么走才能到前门地铁站,那女孩儿说:“不远,我带你穿胡同。”和她的老师道别之后,我们又走到了街上。我是第一次走那儿的胡同,我自己从来没有走过这样的地方。要是我自己走的话,不仅会迷路,还会招来过路人们的注视。我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路。

  现在不同了,和一个中国人在一起,就没必要担心那样的事了。走进胡同,就好像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看不到一点儿现代化的踪影,连一张时髦的广告也没有。大街上的那种噪杂、喧闹声被寂静代替了,在这种寂静中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已经过去了的时代。

  在狭窄的胡同里走,就好像是在走迷宫。我向一个院落里望去,我看到了一家小商店,窗户好像好久都没有擦洗过,窗户后面隐隐约约有人。我似乎看到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住在这个大都市深深的一个角落里,游客们不会来到这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永远是在用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着。

  走进胡同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就是这么一瞥在我的记忆中也是不朽的,我就像在看一部旧电影。我们的前面出现了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有点儿驼背,穿着一件中山装。他看到我们过来就停了下来,打量着我,在午后的阳光下我看到他那斜视的眼睛。我又听见他自言自语地嘟囔说:“外国人。”

  我们继续穿过另外一条胡同,拐过一个弯儿,经过一家食品店。那姑娘带我进了食品店,那里的食品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然后穿过食品店从另外一个门走了出来。怎么?眼前就是那座“前门”。望着那些高楼大厦和街上飞跑的汽车,我突然觉得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呀!一切都变得如此明亮而清晰,我们又回到了现实的生活中。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仿佛钻进了一部跨世纪的时间机器里。

  我,在那最后的几分钟里感到如此的激动。这与我以前的生活有多么的不同啊!从胡同出来的最后一刻仿佛我离斯德哥尔摩很远很远。斯德哥尔摩是一个到处都充满着现代化、干净整洁、人们衣着时髦的城市。而在北京的胡同深处,我看到的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我看到的一切好像是一幅距今久远的古画中的一部分。你并不知道那个地方叫什么名字,但你对它又多少有那么一点模糊的概念。这就是我当时的一闪念,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一闪念。

  无论什么场景,无论什么样的期待,我所遇到的差不多每一个来过中国的外国人都非常愉快。在他们眼里,现实的中国比他们想像的更美好。我常常听一些外国人说,他们特别喜欢那些美丽的庙宇,喜欢中国古建筑的风格。著名的故宫、颐和园、天坛、万里长城,无一不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大多数的西方人,无论他们来中国之前对中国存有什么样的想像,一旦他们真正地看到了中国,就都无不欣赏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接触中国人,看看中国的少数民族,几乎是大多数旅游者来中国旅游的目的。大部分的西方国家没有那么多的少数民族,即使有也没有那么好地保护住自己的文化。在中国,大部分的少数民族仍然保持着他们固有的传统,穿他们自己民族的服装,举行他们特有的典礼,庆祝不同种类的节日。我接触过的旅游者都说,中国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国家。他们为能接触到异乎寻常、多样性的东西而深感兴趣,他们深深着迷于这种多样性的异国情调。

  我曾经去过许多亚洲国家,而中国又是怎样的呢?来之前,我有一些模糊的概念。我想自己的理解几乎是对的,但有一件事出乎我的预料 —— 我发现大多数的中国人比我想像的更友好、更开放。无论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我都可以确信,大多数的西方人在没有任何精神准备的情况下,看到中国之后会感到格外震惊。这一最初的反应或多或少是不可避免的。

  你知道为什么吗?最根本的应该说是因为国家的差别。在我们国家,所有的事情都是被组织好的。在瑞典什么事情都是整洁而有秩序的。瑞典人口很少,是一个非常民主的国家。不管是朋友之间,还是人民对政府之间,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都可以马上提出来。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理智和有礼貌的。在中国正好相反。中国的每一座城市在我们的眼里都是巨大的。因为是城市就聚集着许多人,而且大都是无秩序的、吵闹的,当然还有污染、尘土,什么事情都给人一种夸张和喧闹的感觉。

  如果你来自瑞典, 你就会发现这里的生活与你的日常生活存在着多么大的差异。 就说坐公共汽车吧。 在瑞典当然不会有那么多人在一个地方等公共汽车, 再说即使有很多人等车, 也是排好队等, 另外上下车也是整齐有序的,不会有人推推搡搡。可是你来到中国, 就要为你的上下车费点儿劲儿了, 你不得不战斗着冲出人群。

  在中国,人们好像不喜欢排队,却喜欢一拥而上。其实到北京不久,我也马上适应了这种情况,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入乡随俗”吧。这是不是因为人太多造成的呢?总之,在中国要想做什么,没有比这更让人伤脑筋的了。大家很习惯这样做,如果你不为自己挤出一条路来,那你就什么也别想得到。

  我曾试图思索怎样才能弄明白,中国人们为什么总是推推搡搡而不排队,多少次我的思索都没有答案。比如说,一次我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大厅里到处整洁而有秩序,在那儿一点儿都不像在地铁站或公共汽车站那么乱糟糟。接着,只见有几个人大模大样地就插到队里来了,并且径直地就到柜台前去办手续。他们根本无视后面所有排队等待的人们。真是岂有此理。我意识到他们这样做是出于他们的习惯,但是难道他们就真的不知道我们在那儿排队做什么吗?

  除了人群以外,你耳边总有断不了的喧闹声。中国人声音的音量似乎被调到了最大,所有的人已经都习惯了这样的吵闹,他们并不在意。除了我和我丈夫这样两只敏感的“骆驼”以外,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反应。坐公共汽车时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司机踩刹车的声音,干涩的机械的磨擦声让人毛骨悚然。每次我和我丈夫都畏缩着去体验这种刺耳的声音,可我发现一般的中国人都泰然自若。

  不久,我结识了一位在使馆区附近经营家具的小姐。她们那儿有中国式家具,所以我常去那家店和她聊天。每次我都能在那儿呆上一段时间,很快我就发现那家店的后面是一间洗手间。因为当她们去开那扇门时,那门就发出一阵咯吱吱的响声。至今为止,我还从来没有听到过有哪扇门能象那扇门那样有如此刺耳的声音,以至于每次听到它,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堵上耳朵。看上去真好笑,因为在那里工作的小姐们没有一个人对这刺耳的、吵闹的声音做出反应。要是有一个西方客人在这家店里听到了这种声音,你一定能马上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一种畏惧的表情,有时客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喊出:“天哪,那扇门该上油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Annotation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4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