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在中国见闻:“你吃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11:51   EF英孚教育

  “你吃了吗?”

  除此之外,中国人还问我一些不太习惯的问题,或以一种不太习惯的方式和我讲话,以一种不太习惯的方式和我打招呼。“你吃了吗?”这样的问候很常见。在别的国家,你会说“你好”,或“你过得怎么样?”在中国,你要说“你吃了吗?”人们告诉我,以前,中国很穷,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人们见面时最重要的事,就是问问那个人那天吃饱了没有。

  对于外国人来说,知道了这个原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问你吃了没有。但我仍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我问了很多人,都没得到一个直接的答案。我想中国人有非常严格的饮食习惯。比如说,他们好像都在同一时间吃午饭,准时似乎也很重要。

  在西方,就不那么重要了。多数人大概在12点左右吃午饭,但有的可能在下午1点或更晚些,或者根本就不吃午饭。我自己的饮食习惯就很特别。 我只在感到饿的时候才吃饭,而具体什么时间,那要看情况而定了。在中国,不管你下午什么时间见到别人,他们总会问:“吃饭了吗?”因为我白天从不吃饭,所以我总是说:“没吃。”跟我打招呼的人显得很奇怪,就问我为什么没吃饭。我解释说,白天我不吃那么多。他们又问我,你不饿吗?我说,下午晚些时候,吃一块三明治或淡一点的东西,或者喝一些巧克力牛奶。

  他们好像没法儿接受一个这样的答案,马上会说:“不行。”我接着笑了起来, 因为我知道他们会给我上一堂课, 讲一通合理的饮食有多么重要。我想告诉他们,我都快40岁了,现在不活得很好吗?但我一直没说出口,因为我知道他们是对的。而且不管怎么说,是我错了,因为我不太清楚该如何回答那种古老的、传统的打招呼方式。

  中国人的问候方式和很多西方人所熟悉的方式有诸多不同。讲完要说的话后,比如“你好”,我们总是习惯地再问一两个问题,比如,“你好吗?”“一切都好吗?”“过得怎么样?”这种问候方式表达了人们对谈话人现状的关心,可以指任何事,诸如工作、人际关系、爱好、体育运动及其他活动。我问了几个中国人, 见了面, 问过好后, 要说的第二句话是什么?可他们总是说: “在中国,人们一般不那么说。人们只是习惯地问声好,仅此而已。”对于这种说法,我很难接受,因为我感到这样做有点太唐突,像少了点什么似的。有人建议说我可以说:“你正忙什么呢?”或更

幽默点儿,“你还活着呢?”我很喜欢后面这句话。在瑞典,有时我们也这么说。当人们很久没见面时,会以这种开玩笑的方式打招呼。有时给一个很长时间没通信的朋友发电子邮件,我也会这么写:“嗨,你在干什么呢?你还活着呢?”

  同样,一些西方人还经常发现, 中国人表达拒绝的方式也有点唐突。 在遇到他们不想要的东西时, 大多数人只是说“不”,或“不要”。这种说法让我们感到有点费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说“不,谢谢。”这样说感觉有点不一样。我们认为,恰当地运用拒绝方式很重要, 因为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街头商贩、人力三轮车的车夫或其他卖东西的人,他们都希望我们能买他们的东西,而我们不要买那些东西。虽然不要,我还是喜欢说话委婉一些,因此我不太喜欢“不要”这个词。我想,这样听上去有些粗鲁,给人一种断然拒绝的感觉。

  然而,我很快就发现,最好的拒绝方式就是说“不要”。所以,我决定接受这种说法。但一年后,我丈夫初到北京时,他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他这个人很有礼貌,因而,他过去总是面带笑容,友好地用我们家乡的方式说“谢谢,不要。”可那样礼貌没有用。 人们听了有点摸不着头脑, 因为刚听到谢谢, 人们很高兴,接下来又意识到他说不想要,顿时感到很失望。后来,我告诉丈夫,只用说“不要”这个词,毕竟这是中国人的习惯嘛。

  本文选自瑞典记者李琳《金发碧眼看中国》一书

[上一页] [1] [2] [3] [4] [5]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