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材料题解答技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5/11 21:10 新浪教育 | ||||||||||||
政治材料题解答技巧 网友:经常问到的是材料体现的哪些哲学观点?有时候材料体现出很多原理,需要每条多答吗?方法论也需要每条都答吗? 舒嘉文:一般考哲学侧重点在方法论,如果答方法论就不要注意它的原理。你在回
网友:请问如果在辨析题里面遇到不大肯定的题,如果不明确写出辨析科学与否会不会有太大影响? 舒嘉文:一般辨析式的简答重点在分析,分析对错的理由,或者分析不科学、不完善的部分。所以重点在分析语言当中,即使不做判断,分析当中已经分清了对错或者完善与否就可以了。 网友:政治的语言是不是需要长期积累? 舒嘉文:政治语言主要是从教材和时政知识当中积累,不见得非得长期,短时间也可以做到熟练。比如说经济上的语言,非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股份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三资经济,这些看几遍材料就熟悉了。所以政治上的一些专门术语,只要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完全可以熟悉。 网友:你觉得在答政治大题的时候是详细解答还是答出要点就可以? 舒嘉文:现在的文综题不倾向于详细回答,是针对题所问设定几个简要的小题,一般设定的地理、政治、历史,对于设问简要扼要的回答就可以。 网友:我答政治总是时间不够用,我总觉得答的不够准,一道题往往答出六七点。 舒嘉文:从近期的训练当中应该学会把握一道考题的主干究竟有多少。如果说在一模考试前,我们主张多多益善。现在我们要总结,对一些考题要做到精确回答,不主张答的过多。尤其文综考试中的时间分配关系上,要分配好审题时间和答题时间。答题时间应该超过审题时间。不少同学往往是审题时间过长影响答题速度。所以从审题到做答都要精确算一下大概用多少时间,做答题提倡在适当周到、全面回答的同时,找准主干,抓住重点。 审题最好的办法是抓住主要概念 网友:刚刚提到审题问题,我审题总是抓不住重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舒嘉文:审题最好的办法是看材料的主要概念,抓住主要概念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发散。比如我们讲宏观调控。我们能想到的就是经济常识第二课,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看到宏观调控这个词儿马上就想到经济常识第二课提到的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往下重点可以考虑到宏观调控在哪一课展开比较详细,经济常识第五课关于国家财政。所以我们做答题的思路就是抓住问题中涉及到的主干概念把它理出相关的知识体系。刚才我说到宏观调控可以联想到经济常识第二册,进而联想到经济常识的第五课,还可以联想到第六课。需要的是你观察这道题可能涉及到的是经济常识哪一课。从概念到课,从课到节,这样整理出相关的知识体系,然后组织相关语言做答案,这样顺序就比较准。 网友:请问老师,你觉得今年考第三产业的角度热点会偏向哪些?是不是中部崛起的可能性。 舒嘉文:中部崛起不属于第三产业范畴,中部崛起是属于我们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你刚才提到的问题还是对题目中涉及的概念在哪个范畴没有搞清楚。刚才说到中部地区崛起是今年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热点问题。中部地区要想实现崛起就要涉及到中部地区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地区经济结构要涉及到经济常识第四课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中部地区的特点是农业优势、制造业优势。比如河南,河南的农业是全国大省,但是近年来河南的发展侧重点还是调整河南省的经济结构,重点发展河南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因为河南既可以接受东部的辐射,也可以向西部地区进行扩散。所以河南地区首先是交通位置非常好,这就是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所以要看涉及到中部地区是哪个省、具有什么优势,侧重点是不是发展第三产业上。因为高考题一般不会很宏观的考某个区域,会很具体的考某个省或者某个地区,所以这就可能涉及到三大产业结构。 网友:复习的时候怎么样才能形成清晰的思路? 舒嘉文:复习的时候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第一轮复习中重视的知识结构系统。你所学的知识政治、经济、哲学在你脑子里有没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比如经济高考考纲分八块和教材的课、节相吻合。哲学分四块,是打破教材八课的体系。政治常识也可以分为四块,是把一二课合在一起叫做国家知识。这些需要你在首轮复习中熟悉。今天是进行模拟考试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结合一些热点把知识重新组织,比如结合宏观调控既可以涉及到哲学上的全面协调的发展观,也可以涉及到经济常识二课、四课、五课、六课,还可以涉及到政治常识中关于党的领导方式,也可以涉及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利益关系等等。 现在我还是主张在这个时候运用热点或者重点的模拟题进行综合性的教材知识排序复习,这样对应考的针对性比较好。 网友:依据你往年的经验,要想达到一本线政治大概要达到多少分? 舒嘉文:起码达到80分。 网友:政治复习如何才能将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单纯看课本好象不太实际,有什么可行的方法? 舒嘉文:就是把现在各区的模拟题进行排序。我们现在做一个排序,今年到现在为止涉及到的热点、重点的专题,经济上的三农问题、国家宏观调控问题、政治上的党的领导执政能力建设、台海战略问题,社会发展上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文化上的科教兴国、自主知识产权这些都是近期考试重视的热点。 将来在高考中即使不出现模拟题的热点也是相类似的热点交换角度进行设问。还是运用现在的模拟题把重点知识回归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