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稳中有变
变中出新
重庆一中政治教研组组长 张群力
一、稳中有变
2004年政治考纲共有161个考点,今年的考纲共有168个考点,删除了2个考点,实际新增加了7个考点,另外有5个考点提法有变化,充分体现了政治高考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的特点。与去年相比,考点变化主要集中在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部分。
1. 经济常识:新增加了“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建立健全
社会信用体系”5个考点。把原“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改为“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 哲学常识:新增加了“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等4个考点。把原“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改为“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把原“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改为“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3. 政治常识:把“国际法”改为“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把原“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改为“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二、2005年政治高考大纲的启示
1. 处理好常考点与新考点的关系,处理好新考点与旧考点的关系,处理好一般考点与重点考点的关系。
2. 突出核心考点,在一百多个考点中不妨仔细筛选排查,寻找规律,把握重点,既不要面面俱到,也不能随意增删、另起炉灶。做到点、线、面结合,但切忌平均用力。
3. 分析考点与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搞好学科内的综合。分析考点与热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活学活用”。分析政治考点与历史、地理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力求文科综合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4. 善于在新增和提法有变化的考点中捕捉新的高考信息。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考点与易错、易混点的关系。
5. 多运用考点去透析重热点时事的同时不可忽略冷点。每年高考的热点与冷点总是相对的,既有持续追踪的,具有“恒热”的考点,如“三农问题”、“宏观调控”、“第三产业”等,又有结合当年重大时政出现的冷点,如今年的“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
6. 对新增考点和提法有变化的考点,不仅要落实在教材的原理、观点上,而且要注重它们的方法论指导作用。如新考点“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要与按劳分配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相结合,与我们的分配政策相结合,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等。
另外,提法变化的考点如“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心放在对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比如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搞好国企改革,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等;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即允许它们进入的范围领域扩大,发挥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支持即给它们以宽松的政策和环境,与公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引导即加强对它们的服务和监督,发挥积极因素,限制消极因素。
三、2005年高考政治重、热点展望
根据今年考试大纲和时事发展,可以对高考政治考试结合点作出如下预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纪念小平百年诞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构建和谐社会、“三农”问题、宏观调控、《反分裂国家法》、台商包机与祖国统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自主科技创新、关于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强改进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思想政治建设、打造法治政府、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区域协调、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与东西互动、高度重视社会公共安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民族精神教育、打造节约型社会、创建诚信社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奥运、科技若干成就、反恐问题、净化网络环境、绿色GDP、交通、环境、资源等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石油安全、都市经济圈、中国与欧盟关系、中法、中美、中俄、中日关系、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等。
考生还要结合一年来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尤其是结合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内容,扎扎实实地搞好后期的专题、重热点的综合复习,争取考出政治的最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