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方:一块引发雪崩的石子?
贺卫方放弃了作为一个中国语境中的尴尬教师的责任,但他却承担起了作为一个先行者式的合格公民的责任。他的行动并不一定要让决策者震颤改悔,也不在于要谋求什么宏大的结果,他的意图是极为低调的——这是从甘地开始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一贯的低调,但正是这种低调加重了这一思想的可操作性,成就了它的意义:“当一个社会有不合理现象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表达我们的不满,这也就是德国的法学家耶林所倡导的‘为权利而斗争’。这种表达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如果大家面临不合理的东西都忍气吞声,不去表达自己的不满,其实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而且包括社会的整体利益。”——这种召唤个体觉醒的声音是极为个性化的……>>更多
我要说两句
我对贺卫方先生为何如此“恶意”?
我现在仍然坚持认为,如果贺教授能够以另外的身份选择在媒体上发表公开信或者是文章来表达对现有教育体制的不满,那才符合一个知识分子所应有的切实的态度,教授之衔,虽然不再像以前南书房行走那般庄重,但对于一个有着一定知名度、其言行能够影响相当一部分人的贺教授来说,您以不再招收法律史专业的研究生来作出抗争真的是欠妥当,因为你的这种做法极有可能被教育部门视为一种威胁,你在以后接受的采访中也说,可能会最终选择辞职,但是,请相信并且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民众的呼声向来难以左右政府作出最后的决策,有焦的例子在前,有陈的决绝在后……>>更多
我要说两句
透过北大贺卫方暂停招硕士生拷问招生自主权
陈丹青的无奈成分居多,而贺卫方的举动,却是有意为之。作为一位知名的北大法律教授,作为一位颇有号召力的公共知识分子,贺卫方应当很清楚,他的做法注定会引起波澜……>>更多
我要说两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