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考后报志愿:了解专业内适合为第一

http://www.sina.com.cn 2005/07/15 14:36  《高校招生》

  第四壶:了解专业内涵 适合为第一

  专业告白 我们成百上千个兄弟姐妹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有人喻为“集装箱”。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每一个名字,就代表一个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内容,你是否了解?千万要注意,不要认错了哟。

  我们在填报志愿时,除须了解政策、高校及招生章程和自己外,还必须详细了解欲报考专业的实质性内涵,看和自己所想学的专业和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是否一致,切不可只看其名不看其内容,切忌简单地从专业名称的字面上望文生义。

  志愿兵法之十——避虚就实

  兵法演绎:避实就虚→避虚就实。在选择专业时,重要的就是要了解专业的本质,即专业的内涵,以前我们可能凭想象来猜测某个专业是学什么、做什么的,一旦了解其内涵后,就应以专业的实质来代替过去的想象,以免错选专业。

  兵法展示:

  现在有些大学为了在招生时能吸引考生,将一些不易吸引考生的传统专业的名称改成了很“前卫”、“动听”的名称,如在专业名称中加上了“国际”、“工程”、“技术”等诱人的字眼,以期吸引考生报考。我们一定要睁大眼睛,把专业内涵查看明白,不要糊涂选专业。如某省曾有一位获物理竞赛一等奖的考生,看到某著名以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想象该专业应当是研究航天火箭推进器和燃料的,于是抱着从事航天事业的幻想,毫不犹豫地填报了这个专业,入学后才发现该专业就是过去的锅炉专业。虽然锅炉专业也是国家建设所必需的专业,但其本人对此专业的学习毫无兴趣、厌学,且由于该校是工科院校,专业面很窄,转系、转专业均不可能,为此后悔不已。

  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还必须详细了解欲报考专业的实质性内涵,看和自己所想学的专业和将来打算从事的职业是否一致,切不可只看其名不查其内容,切忌简单地从专业名称的字面上望文生义。

  根据自己的来选择专业,这是选择专业时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选择志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在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职业。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是我们在选择专业前要回答的问题,否则,选择的志愿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志愿兵法之十一 ——有的放矢

  兵法演绎:盲目跟从→有的放矢。选择专业,切忌盲从,把专业与潜质结合起来,自己对哪些感兴趣,就可选与此相关的专业,不能错位,即有的放矢。

  兵法展示:

  兴趣是“点”,潜质是“面”。前者可转移甚或消失,而后者则可随知识、阅历的扩展而激发、扩展,我们建议有条件的话去做一次潜质测试,以备参考。常有人“误撞”入某专业(行业)激发潜质后有所成就——这就是为什么要关注面而非点的原因。所以专业选择时,不应该被点遮面,陷入思维定势,人为地桎梏了自己。

  上大学,对未来的出路和前途当然要精心谋虑。但考虑的重点不应只看所选专业是否热门走俏,而应该考虑学什么专业最适合自己。因为任何热门专业都有激烈的竞争,不见得学了热门专业就一定找到理想的工作,但如果所选专业虽不热门却符合自身意愿和潜质,那就比较容易学好,在同类学生中拔尖的可能性也大一些。所以,选专业和找出路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即“不求热门,但求合适”。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在一个批次,各高校的办学条件、特色、培养目标也存在很大差别。所以考生对自身的优势和弱势要有清晰的认识,要搞明白自己适宜学习的专业是什么、最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自己就读的学校和专业。丁肇中在念中学的时候勤奋刻苦,高中毕业被保送进了台南的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但在大学学习了一年以后,他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不是机械工程,而是物理,物理学上的广阔天地经常令他心旷神怡。这时他开始反复思索自己的前程问题,并渐渐地产生了想转入物理学系的念头。暑假回家时,他向父亲谈了自己的想法,他父亲深知自己儿子的性格,知道当物理学家比当工程师更适合自己儿子的特点,更能发挥自己儿子的特长,同意了他的想法。于是,一个对世界物理学界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产生了:丁肇中正式决定从机械工程专业转学物理学专业。后来他只身到美国攻读物理方面的学位,经过十几年的刻苦学习和努力工作,终于为人类首次发现了丁粒子,并于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友情提示:有条件的话,建议考生做一次潜质测试,以备参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