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资格考试 > 正文

名师指点05司考法理冲刺:命题有一个规律

http://www.sina.com.cn 2005/08/11 22:19  新浪教育

  主持人:往几年的法理学和法制史的命题特点和规律有哪些?

  杨帆:就法理学来说,我们牵涉到的考点大概有100多个,从大纲来看,法理学的内容主要分为四章,自从司法考试,或者说过去的律考,命题有一个规律,法理学基本上集中在法的本体和法的运行。从法理学考试的侧重点来说,大致分为四类题目,一类是概念类题目,这主要是对基本概念的含义、特征以及分类方面进行考察。第二是关系类题目,对基本范
畴的关系,主要包括联系区别两个方面,比如说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价值判断和事实之间的判断。第三类是专题题目,对重要的论点进行考察,主要涉及法的本质、作用、原则,以及法的产生的标志点。第四类比较简单,教材中提到的也不多,比如说史实和学说类题目。前三类题目,从命题的趋向来看,考察的方式,题型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第一,记忆型考法。比如说给你一个东西,说法律是善良公正之术。这句话是谁说的?黑格尔对法的本质是什么样的观点。这要完全靠考生的记忆。第二,应用型考法。给你一个小的案例,这种案例用一句话就可以表达,让你根据法律关系的概念判断它是否构成法律关系。比如说法理学中这类题目,最近几年是占主流。第三是拼盘类题目。这就像一个果盘一样,把很多水果拼在一块。主要出现在不定项选择中。第四是判断型的选择题。一般情况下的表述方式是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给你A、B、C、D四个选项,每个选项都是一个知识点,它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因为考察的知识点覆盖面比较大。法理学的考试体现出一个规律,就是重者恒重,轻者恒轻。过去第一章和第二章比较重要,自从2003年出现论述题之后,最后一章也就是第四章,分值逐渐上升。比如说法律与科技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与人权的关系,逐渐成为司法考试的重点所在。因为在这里往往容易出论述题。

  法制史是2003年才开始考的一个新的科目,法制史相对于大学本科所学的法制史的内容,

司法考试的法制史已经比较简单了,从过去两年的考试情况来看,2003年纯粹是考的面上的知识,没有细化。2004年开始,已经走向了字里行间。考察教材中所提到的细小知识,比如说去年有一道多项选择题,就是考察法国和德国法律发展出现的特征,比如说特别提到了在法西斯时期颁布的法律,比如说“消除国家痛苦法”这样的法律。一般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都没有注意。

  法制史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中国法制史,一个是外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又以1900年为界限,分为古代和近代两个时期。古代时期,我们又可以分为四个线条,一个是立法线条,立法中有两个内容,一个是立法的指导思想,一个是法典的沿革变化。司法考试中法典的沿革变化是我们考察的一个重点。比如说《法经》中的具律如何变化为《北齐律》中的名例律,这是古代的第一个线索。古代的第二个线索就是刑法制度。中国古代是一个刑法比较发达的国家,刑法中要求我们重点掌握这样几个问题:一个是一些具体的刑法原则和一些重要的罪名。比如说,西周时期的司法官的责任“五过”,唐代中的“六杀”、“六脏”,还有唐律中的“十恶”,这些都是考察的重点。刑法中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刑罚制度,如何从奴隶制五刑到封建制五刑转变。一些特别重要的刑罚措施是如何演变的,比如说宫刑是什么时代废除的,凌迟刑是什么时候上升为法定刑的,什么时候被废除的。这些都要求大家重点掌握。古代部分的第三条线索就是民事法律。民事法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婚姻家庭,一个是契约制度。相对来说,婚姻家庭在两个朝代提到了,一个是西周,一个是南宋。契约制度也是两个朝代,一个是西周,一个是南宋。大家要重点看看,过去两年都考到了这两方面的内容。古代部分第四个线索就是司法制度。古代的司法制度掌握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中央司法机构的沿革变化,比如说如何从廷尉演变为北齐的大理寺,如何从唐代的三司演变为明清时期的三法司。第二个就是司法原则。比如说化外人犯罪、法官回避制度等等。

  法制史的近代部分,主要是掌握预备立宪中制定的两个宪法性文件,成立的三个机构。民国部分主要掌握它的宪法。近代部分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领事裁判权的相关内容及中国为了收回司法主权所作出的回应。

  外国法制史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

罗马法,大家注意罗马法的发展、渊源、分类和复兴。第二部分就是大陆法系,一共讲到了三个国家:法国、日本和德国。今年大家要注意法国和日本的宪法,法、德两国的民法典,这是考试的重点。英美法系中大家要注意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司法制度,以及美国法律中的特殊之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