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政治理论名师课堂 > 正文

一部分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6)

http://www.sina.com.cn 2005/11/21 15:49  恩波教育

6. 所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点在于它们

  A. 都为社会存在所决定 B. 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C. 都反映经济基础,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D. 在任何社会中都具有阶级性

  7. “自私是人的本性”这一观点

  A. 把剥削阶级的本性普遍化了

  B. 是对人类本性的一种如实反映

  C. 是对阶级社会所有的人的本性的一种正确的说明

  D. 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则

  8. 在下列事物中,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有

  A. 政治观点和法律观点 B. 议会 C. 法庭 D.

图书馆

  9. 群体意识是

  A. 一定的人群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 B. 社会存在的反映

  C. 集体主义意识 D. 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物

  10. 个体意识是

  A. 个人独特的社会实践的产物 B. 社会存在的反映

  C. 个人主义意识 D. 自私自利的意识

  11. 社会心理之所以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因为

  A. 它是不包含任何理性因素的感性认识

  B. 它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C. 它是直接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不系统的、自发的社会意识

  D. 它表现为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的倾向和信念

  12. 在下列关于社会意识的判断中,哪些是正确的

  A. 错误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 并非所有的社会意识都属于上层建筑,只有反映经济基础并为其服务的社会意识即社会意识形态才属于上层建筑

  C. 原始社会没有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于阶级产生之后逐步形成

  D. 艺术、道德、宗教、哲学、政治法律思想统统属于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13. 经济基础在一切社会的社会关系中都属于

  A. 经济关系 B. 物质关系 C. 思想关系 D. 阶级关系

  14. 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表现为

  A. 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 B. 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发展

  C. 直接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D. 通过经济基础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5. 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

  A. 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C. 现实存在的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总和

  D. 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总和

  16. 历史观中的唯意志论的错误在于把人类历史看成是

  A. 人们任意创造的过程 B. 没有客观规律性

  C. 纯粹偶然的 D. 人们的主观意志所主宰的

  17. 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意义在于

  A. 宣告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B. 为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开辟了道路

  C. 提供了识别历史唯心主义锐利的思想武器

  D. 以此为基础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18. 自然科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相比,它的独特之处是

  A. 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B. 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C. 它是以抽象理论形式出现的社会意识 D. 它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探索自然界的活动

  19.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在于

  A.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

  B. 任何国体都要采取相应的政体

  C. 一种国体只能采取一种政体,一种政体也只能为一种国体服务

  D. 政体影响国体的巩固与发展

  20. 区分社会意识先进还是落后的标志,要看它是否

  A. 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B. 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C. 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 D. 反映并服务于新的生产方式

  21.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

  A. 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始终的社会意识形式

  B. 最集中最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

  C. 社会意识诸形态的核心

  D. 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

  22. 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 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 社会意识并不决定于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D. 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23. 在阶级社会中体现着阶级关系的概念有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经济基础 D. 上层建筑

  24. 社会之所以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因为

  A. 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B. 地理环境的好坏,可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发生变化

  C. 地理环境可以直接推动社会的变革

  D. 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三、 分析题

  1. 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把它摆成两摞五十的,也可以把它摆成四摞二十五的,还可以把它摆成十摞十个的。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英国庸俗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于18世纪末提出了他的人口理论。该理论认为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与人口的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前者按算术级增长(1、2、3、4、5……),后者按几何级增长(1、2、4、8、16、32……)。因此,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失业、贫困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为了解决人口过多与生活资料匮乏的矛盾,马尔萨斯提出了两种抑制的方法。一种是道德抑制,即用晚婚、不婚、晚育、少育乃至不育来限制人口的增长,但是这种方法属于扬汤止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种是积极的抑制,即通过战争、瘟疫、恶劣的儿童保护等手段大量地消灭人口,以实现人口数量与生活资料数量的平衡。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荒谬的,它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辩护,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口过剩的真正根由。

  材料2恩格斯早就提出过两种再生产的理论,即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与人口的再生产,认为二者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然而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一度忽略了恩格斯的这一主张,我国人口过度增长。针对这一状况,一些有识之士如马寅初先生发出了警告,指出人口数量应当予以限制。但是,这一观点遭到了批判,被指斥为中国的马尔萨斯主义。后来,我们尝到了人口过度增长的苦头,包括耕地紧张、

能源紧张、住房紧张、人均资源迅速下降以及大量有劳动能力的人不能充分就业。痛定思痛,党和国家倡导计划生育,并把它视为国策。在主张少生的同时,还主张优生,同时发展多种经济形式,以实现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充分就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何以掩盖了资本主义人口过剩的根由。

  (2)根据材料1、2,辨析下列说法:有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人口过剩,社会主义社会也会发生人口过多的现象,因此,相对人口过剩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

  (3)根据材料2,说明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根据材料2,说明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对于解决我国人口过多这一问题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一、 1. C 2. C 3. B 4. D

  二、 1. ABC 2. BD 3. BCD 4. ABD 5. BCD 6. ABC 7. AD 8. BC 9. AB

  10. AB 11. CD 12. ABD 13. AB 14. BD 15. B 16. ABCD 17. ABCD 18. AD

  19. ABD 20. AD 21. BC 22. CD 23. BCD 24. ABD

  三、 1. 【答案要点】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决定历史发展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使历史的发展进程呈现出一种必然的趋势。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人的主观意识对于历史的发展过程是起作用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左右历史,改变历史的进程。人的意识能否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符合规律,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本命题用一种比喻鼓吹唯意志论。唯意志论夸大了个人的作用,否认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唯意志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2. 【答案要点】(1)相对人口过剩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同时增强竞争能力,不断地更新设备,致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样,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缩小,而劳动力的供给却因小生产者、中小资本家的大量破产增大了。另外,相对过剩人口作为产业后备军也可以调节资本在不同时期对劳动力的需求。

  (2)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社会出现的人口过剩则是由于违背人口再生产规律造成的。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3)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适度的人口促进社会的发展,不适度的人口阻碍社会的发展。此外,人口的质量、比例、分布、构成,也影响社会的发展。在今天,只有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和民族的腾飞。

  (4)我国人口众多,劳力资源丰富。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经济形式单一化,造成大量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无法正常就业。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后,劳动者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遂使这一矛盾缓解,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