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 > 领航考研辅导专栏 > 正文

北京领航:2006年考研政治邓三部分备考预测

http://www.sina.com.cn 2006/01/09 11:28  北京领航考研

  第一部分 备考预测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1)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总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为什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新进展,既是对党执政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国外一些执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借鉴;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1)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3)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六个必须)。

  (1)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5)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6)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状况。这是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现象。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机制,而不能让矛盾积累和发展起来、以致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7.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要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

  (2)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

  (4)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5)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6)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二、坚持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1)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2)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凝聚力,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3)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

  (4)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这揭示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最高标准,始终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中去。

  执政为民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执政为民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要条件。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4.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的关系,我们就能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5.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衡量一个政党的进步与落后,最终要看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是不断增长的,人民利益的构成也是多方面的。我们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保障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并善于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6.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要保持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都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所决定的。由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通过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 历史过程。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情的新变化)。

  (1)我们党历经80年发展,产生两大历史性变化:

  A.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B.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或成为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党的现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

  A.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B.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3)实现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实现上述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必须解决好两大历史性课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党的建设总目标。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防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衡量我们党执政兴国成败的标准。

  3.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1)党的建设是我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2)社会主义时期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以及和平演变的考验。

  (3)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党的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

  (4)党的建设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

  4.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根本原则,同时,深刻反映了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历史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三个代表”进一步指明了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的方向和途径。对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新要求。

  5.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之中。在新时期,还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

  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现代化建设任务,迫切要求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8.党的先进性建设。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这揭示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谛的精髓。一个党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归根到底靠的是党本身理论和实践的先进性,一旦失去先进性,党的执政地位就无从巩固,就意味着失败。在新世纪、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面前,党的先进性的内容、标准应当增添新的内涵。必须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联系。

  (2)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实践表明,党的先进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先进性建设才能得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与时俱进的,必须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和特点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我们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放到当代世界发展的大势中去考察,放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中去衡量,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在实现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的进程中进一步体现我们党的先进性。总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我们要把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贯穿和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含义。

  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与集约型两种。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要素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机器设备、增加劳动力等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的实质就是以数量的增长和速度为中心。集约型增长方式则是指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实质就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中心轨道上来。

  2.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要切实抓好的关键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此要有强烈的紧迫感。要从推动科技进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科学管理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性。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经济增长需要资源的支持,而资源是有限的。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贫乏,一些重要的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靠大量地消耗资源来维持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使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后劲。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方式越来越显露出其弊端。现在,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的体系,这在客观上要求经济增长必须以提高效益和质量为中心,即要以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来取代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客观要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各国的市场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中国经济要走向世界,只有切实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在激烈竞争的世界市场上有自己的位置。

  4.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

  (1)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和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并有利于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2)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从根本上抑制需求过旺和成本攀升,有助于减少财政赤字,消除通货膨胀。

  (3)可以提高消费品质量和档次,增加消费品品种,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4)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活力。

  (5)可以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适应国内外竞争越来越依靠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的需要。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在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以及产业园区和若干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健全法律法规,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2)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加大“三河三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积极防治农村水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综合治理大中城市环境,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重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3)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荒漠化沙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侵害。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五、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

  1.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1)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把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启动一批重大专项,力争取得重要突破。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在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战略领域超前部署,集中优势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增强科技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若干重大科学工程,支撑科学技术创新。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整合科技资源,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加强科学普及。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推动理论创新,进一步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

  (3)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规范人才市场管理,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

  (1)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点:一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要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三要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四要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五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需要特别强调的问题。保护知识产权,对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减少与国外的知识产权纠纷。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要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增强科技竞争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在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和信息等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要着眼长远,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在一些前沿高科技战略领域超前部署,培育新兴产业。实现科技发展的目标,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各种科技资源的潜力。

  (4)从根本上说,加快科技发展,全面推动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加快教育结构调整,着力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