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领航考研辅导专栏 > 正文

2006年考研政治邓三二类、三类复习重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01/09 11:28  北京领航考研

  第二部分 二类复习重点

  一、坚持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依据。

  (1)这是由我们党的先进性并且要在中国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决定的。

  (2)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发展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4)发展是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

  (5)发展是实现民富国强的要求。

  2.贯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基本要求。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2)坚持和深化改革,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开广阔通途。

  (3)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赢得发展空间。

  (4)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心一意谋发展。

  同时坚持以人为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1)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

  4.坚持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

  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对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这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3)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6)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5.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3)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4)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需要全面、辩证地认识和深刻理解。

  (5)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它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已经奠定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但总体来说,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实现工业化,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依据。

  (1)这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作出的重大决策。

  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传统的工业化模式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同时,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注重机械化、自动化,出现过严重失业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我们一直探索走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推进工业化、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同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加快工业化,既不能重复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也要认真总结和汲取我国以往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走一条有时代发展特点、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这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出现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不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使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开始进入信息化和智能自动化时代。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和资金技术流动加快,各国经济和市场进一步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特别是信息化以世界为舞台,导致了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党中央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做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定,充分说明我们党能够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3)这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

  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实践证明,在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推进工业化,不仅资源难以支撑,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而且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贻害子孙后代。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着力提高经济效益,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公平和政治稳定,必须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十分注意广辟就业岗位,努力扩大就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就业和劳动者福祉的增加,符合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4.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

  (3)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

  (4)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为什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大历史任务?

  “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主要是考虑:

  一方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突出抓好哪些方面?

  (1)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农村金融和土地征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3)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4)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必须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各地要制定科学规划,注重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扎实稳步地推进。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意义。

  (1)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的重要标志,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2)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

  (3)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

  (4)城镇化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共同进步,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2.加快城镇化的思路和措施。

  (1)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2)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3)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4)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5)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6)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

  (7)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

  (8)统筹做好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人居环境,保持地方特色,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东部地区发展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在率先发展中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经济。

  (2)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优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体现人民民主专政性质和要求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

  (3)人民代表大会不仅是最高立法机关,而且是最高权力机关。

  (4)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6)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依据和前提,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和要求。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历史地位。

  A.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B.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C.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

  D.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的巨大作用。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B.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C.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D.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正确处理和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民族工作的主题。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

  (4)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六、关于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首要条件。

  (2)理论联系实际,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

  (3)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核心内容。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石。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1)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

  (2)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目的和归宿。

  (3)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3.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4.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正因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所以我们必须以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5.党的理论和工作能否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各方面工作的创新。

  七、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这个目标,将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优越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建设纲领。这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的建设纲领。

  (2)根据邓小平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思想,对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初始阶段作出了全面规划,把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与第二步战略部署有机衔接起来,成为从小康走向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这一建设纲领为我们在现代化建设新的阶段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4)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也有利于向国际社会真实地层示我国的良好形象。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1)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4.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

  (1)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

  (2)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3)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4)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部分 三类复习问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多选题)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选择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与意义。(选择题)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选择题)

  5.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多选题)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选择题)

  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题)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选择题)

  9.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选择题)

  10.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选择题)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内涵,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基本框架。(选择题)

  1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形式。(选择题)

  13.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目标。(选择题)

  14.宏观调控的目标。(选择题)

  15.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选择题)

  16.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择题)

  17.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选择题)

  1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重点。(选择题)

[上一页] [1] [2]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